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489 边路炸弹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489 边路炸弹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22:31 来源:笔趣阁

是夜。

月色介于皎洁与昏暗之间,朦胧的月光像给世间的一切都裹上了一层轻纱。

大眼望去,静谧的山林,婆娑的树的影,一一片死寂,就连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也鲜有传出。

离清河村较近的南山公路的某处,坐落着日军的一座中型据点,据点里原本有一个小队的日军驻守,外加上一个排的皇协军。

这些时日,为了针对性应付独立团的偷袭,这据点也得到了特别加强。

先是兵力上,日军又增强了两个小队,再加上原有的一个排的皇协军,日军的人数超过两百三十人。

对于日军常规的中型据点来说,这样的兵力额外多了不少。

除了兵力上的变化之外,日军又在该据点的周边增修了两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堡工事,内射机枪,专门用来应对独立团手中握有的攻坚火炮。

不仅如此,在据点内部,日军也相当精明地学着八路军的模样,挖设了不少坚固的地道作为防炮工事。

这是为了预防独立团使用集中炮火的偷袭,对集中在据点的日伪军造成较大的伤亡。

而除去这些常规的兵力部署之外,这个据点里还隐蔽地潜藏了五名日军的狙击手。

这与日军部队编制中的特等射手可不同,日军在侵华初期对士兵的枪法训练中要求极高,甚至要求三個人之中至少要有一人的枪法达到特等射手的程度。

而此刻,这据点里的五名狙击手,则是筱冢义男下令在各部学着八路军的模样,组建狙击手编制,并以狙击小组战术对敌之后,从这两支日军小队里边挑选出来的五位枪法最好的老兵,并配发九九式狙击步枪,配备四倍光学瞄准镜。。

这可要比鬼子特等射手们手中使用的九七式狙击步枪的性能要好得多。

另外对于这些狙击手,日军方面是专门训练过两日的,主要是战术上的教学。

要求革新往日的狙击战术,不能固定在一个地点上,不断开枪,导致自身的暴露,要舍弃往日以撤退为耻的武士道精神。

要学习八路军的狙击小组战术,两个人一组,配合作战。

这些狙击手同样配备有以测距望远镜侦查目标的观察员。

另外,这五名日军狙击手的战场并非是固定在据点之中。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狙击手的作用,近日,亲自编写了日军狙击战术革新的山本一木提出,可以在据点内部挖设一些暗中的通道,用来转移据点内部人员。

一旦据点遭遇八路军的进攻,这些狙击手可以通过通道迅速转移到据点周边的区域潜伏起来,伺机出手,打击更有价值的目标。

再加上为了应对独立团的突袭,日伪军额外增强的火力配置,在独立团周边的日军的据点,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小鬼子为了应对独立团,的确是下了硬功夫。

……

傍晚时分,据点里的鬼子们骂骂咧咧的吃过晚饭,进入通铺休息,往日还算宽敞有余的居住环境,如今随着兵力的增加,反倒显得有些臃肿,也难也难怪这些士兵们忍不住抱怨。

这些日子,据点增强了驻军火力配置,又修建了混凝土结构的碉堡以来,倒是没有遭遇过八路军的突袭。

所以,入夜之后,日伪军们照旧是怀着警惕,却并没有过多的忧虑。

照例是在据点的炮楼还有各处要地设下哨卡,有哨兵二十四小时换岗巡逻,另外,据点炮楼顶层的探照灯会在据点及周边来回探查,随时提防敌人的偷袭。

在日伪军看来,如今得到增强的据点守得像是铁桶一般,再加上白日里巡逻队四处巡逻,就算是那独立团恐怕也找不到办法进攻,要不早就来打据点了。

眼前的谨慎更像是在做无用功。

深夜两点左右,正是据点里的日伪军睡的最熟的时候。

在日军据点外围六百米外的树林里,忽然传出时不时的一阵窸窣声。

只是这微小的声音很快便融入广阔无边的山野之中,再听闻不到半丝动静。

独立团战士们借助夜幕的遮掩悄然出现,带队的是独立团一连的某位排长,身后跟随的排成一条长龙的战士们,与平日的全副武装却又不同,几乎人手抱着一个炸药包。

眼见着六百米外便是日军的据点,排长扭过头来,将身边的几位班长、副班长聚拢,低声说道:

“小炮组留下,一班、二班、三班,每班负责一段,开始埋设炸药包,埋设地点离日军的据点不用太近,放在白天日军巡逻队会经过的路段就成,另外配合木盒地雷使用。”

“是!”

几位班长和副班长应了一声,当即带着各自的队伍去执行命令。

排长又挥了挥手,带着小炮组的几位成员,外加上四门五零小炮,向前推进了一段距离。

“两人一组,把咱们的四门五零小炮分开,分成四个方位,按照咱们多日的侦查,天色放亮之后,鬼子的巡逻队就会从据点里走出来,等到鬼子的巡逻队遭到咱们埋设的炸药之后,后续定有日军援兵增援,鬼子出来并聚集之后,咱们再用炮火突袭。”

“是!”

安排完毕之后,排长又看向身旁的八人,这八人并不是他的兵,而是从狙击排那边支援过来的四位狙击手。

排长道:“老周,你们狙击小组有你们自己的战术,我也不太懂,我就不安排了,你们就自主发挥吧!”

老周应道:“请姜排长放心,来之前我们排长再三交代过,三排的同志们把掩护的任务交给我们四人就是了。”

“好!”姜排长点了点头,这些狙击手的厉害他是亲眼目睹过的,绝对震撼,别看人家只有四个人,他却相信老周没说大话。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借着夜幕的遮掩,外加上战士们训练有速,动作隐秘小心,又是离了日军的据点教远,一切的部署手段完成之后,据点里的日伪军对此毫无察觉。

次日,昏暗了一整夜的天色从遥远的天边泛起第一抹白鱼肚开始,迅速放亮,白昼再一次代替了黑夜。

日军士兵常年沉浸在较高强度的军事化管理之中,早已形成习惯,天色放亮之后,鬼子士兵们按照上级下达过的命令,按照时间点迅速起床,并相当傲慢地将一个个不愿意醒来的皇协军叫醒。

“巡逻,到点巡逻了,你们这群懒货!”

几名日军小队长咆哮着,对于这些军纪差劲的懒散皇协军,他们可是丝毫不带客气。

巡逻开始了,按照日军指挥部近期调整的政策:

天亮之后,各据点要出动一支巡逻队,将所在的公路巡逻上两遍,确保在昨日夜里,公路没有被八路军部队动什么手脚。

鬼子的据点与据点之间隔得并不算太远,这些鬼子巡逻队外出巡逻,是在据点与据点之间,有两座据点作为保护,巡逻队的日伪军们倒是没有太过担忧。

另外,除了对所在的公路、铁路线的某段进行巡逻之外,鬼子巡逻队还会进入据点周边的村庄进行巡逻,提防昨夜有八路军部队暗中在村子里集结。

几支巡逻队就这么走了出来。

每支巡逻队打头的是五六名伪军,后面跟上五六名日军,基本上都是一个班的兵力。

据点六七百米外的树林里,姜排长一行已经等了一整夜,望着从据点里走出来的日伪军,战士们再无困倦,满怀着兴奋,期待着昨夜的忙碌取得成效。

姜排长所在的路段,两边是树木葱笼的山坡,一条山道夹在其中,一支日伪军,十三人的队伍,就这么缓缓地巡逻了过来。

毫不知情的日伪军一路从公路上行进,顺利地踏过姜排长一行埋设了远程起爆炸药包的区域。

这些炸药包是通过起爆器,由战士们直接进行控制爆炸的,炸药包与起爆器之间用电线连通,是通过电流进行起爆的可控制爆炸手段。

至于炸药包的埋设,为了不破坏日军修建的公路表面,而露出痕迹让日军察觉,是从公路的侧面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将炸药包横向埋设在公路的边缘,再将连接了炸药包和起爆器的电线掩埋在一路的泥土浅层或者杂草灌木之间,布设起来简单方便,战士们给起了相当形象的名称——边路炸弹。

这边路炸断是可以通过起爆器远程控制的。

在日伪军巡逻小队经过炸药爆炸区域的时候,姜排长一行并没有立刻启动爆炸。

再往前还有好戏等着鬼子和伪军呢!

那是独立传修械所新产的木盒地雷。

装置简单,结构简易,半开的木盒里布置了炸药和引信手段,当盒子的顶部受到一定的压力,木盒关闭,立马便会引爆炸药。

木盒的体积不大,便于埋设,浅埋在路面的表层下面,表面再做自然处理,肉眼很难察觉。

另外,这木盒地雷最大的好处是,内部的整个炸药装置基本上没有使用什么金属物质,鬼子的探雷器也很难起到作用。

这就令鬼子防不胜防了。

轰隆——

行进的伪军顺利地踩响浅埋在公路表层下的木盒地雷。

好在这木盒的体积有限,内部的炸药量有限,威力上是远不如炸药包的,爆炸发生过后,当头的四名伪军炸死了一个,伤了三个,后面的鬼子竟是安然无恙。

鬼子伪军更多的是惊恐,他们意识到,久违的独立团的进攻终于来到了。

“小心敌袭,后撤,后撤!”带队的鬼子军曹大喊道,伴随着被炸伤的三名伪军士兵的惨叫哀嚎声,活着的伪军们,拖着两名伤兵,一具尸体,一路心惊胆战地朝着据点的方向回撤。

“炸——”

回撤中的五六个鬼子顺利地踏入了远程起爆的炸药包所在的区域,潜伏在公路右侧四五十米外的战士,收到观察员的手势命令,一把按下了起爆器。

轰隆——

这一次爆炸的声响要比先前木盒地雷的爆炸剧烈得多。

这远程起爆炸药包内含的炸药的分量,不亚于十颗常规手榴弹内部含有的炸药总含量,爆炸的威力更是要远大于十颗手榴弹组成的集术手榴弹的爆炸。

那般威力是相当惊人的,六个鬼子在爆炸中,除了一名受了重伤之外,另外五名鬼子被大爆炸直接笼罩,当场死亡。

原本还算平整的路面,从路边区域被炸出了一个大坑,六名鬼子被爆炸的冲击力掀飞,有的砸落在路旁的山坡上,有的翻滚在路边的田野下,重伤的那名鬼子没有立刻死亡,可也是进的气少,出的气多,眼看着也活不成了。

剩下的几名伪军,早已经被独立团这神鬼莫测的偷袭手段吓得肝胆俱裂。

同一时间,日军据点方向听到了爆炸声。

而且,这爆炸声并不止一处,是从多条路段传来,接着,据点里的鬼子哨兵便用望远镜注意到,几条路段的巡逻队纷纷遭遇了突袭,在爆炸中伤亡惨重,大量的伤兵急需增援。

坐镇据点的鬼子中队长不敢犹豫,连忙派兵增援几支巡逻队,企图将伤兵抢救回来。

据点里的日伪军也早已经炸开了锅,四处搜寻着可能潜伏的敌人的踪影。

却终究一无所获。

姜排长这边始终使用地雷和远程控制起爆的炸药包手段,全程极其隐蔽,只要不主动暴露,借助山林的掩护,鬼子伪军很难察觉。

并明白八路军是用什么手段偷袭了几支巡逻队,那日军中队长还以为是巡逻队不小心踩响了地雷,新派的援兵之中,鬼子的工兵一同跟随,还背上了探雷器。

增援的队伍却依旧在途中遭遇了爆炸。

这是姜排长等人利用远程起爆器手段引发的大爆炸。

什么时候爆炸由战士们说了算,鬼子的探雷器根本来不及对炸药包进行探测,鬼子防不胜防。

炸药包爆炸的瞬间,躲在山林里几十米外起爆了炸药包的战士,甚至还悠哉悠哉地将爆炸过后,遗留的电线重新拽回去,回收利用。

先后**次爆炸过后,日伪军还没有见到半个敌人,便已经伤亡四十余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