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367 真相大白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367 真相大白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22:31 来源:笔趣阁

二五一团士兵们在戴勇的鼓动下,全部缴械之后。

那丢掉的枪支可不在少数,要说这二五一团这些年在日军和**之间来回周旋,这发展倒是真不错,全团基本上人手一把步枪。

眼前有多少枪?那就是两千多条步枪。

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孔捷带来的独立团部队,和李云龙带来的新二团部队,加在一起,眼前也只有不到六百号战士。

这也就意味着,想把这两千多支步枪带走,对于八路军战士们来说都不容易。

每人都得背上三到四条枪,再加上大家原本就带过来的枪支,那就得背上四到五条枪。

可你别忘了,还有从日军中队,从二五一团警卫营那里缴获的装备和弹药呢!

另外,张大彪缴获的七八门火炮,王雷虎缴获的十几挺重机枪,这些装备可都不轻,你得拿吧!

先前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士的遗体,你得带上吧?

再加上二五一团驻地储备的枪支、弹药。

这样仔细算起来,李云龙和孔捷怕是都得头疼,装备是好,简直发大财了。

可要是带都带不走的话,那可就尴尬了。

好在这二五一团的后勤部。也拥有不少的运输工具。

有二十几辆板车,还有一些自行车、摩托车之类的,全部用上,倒是能把这批装备轻松运走。

潜伏在二五一团的敌工部同志暗中策应,八路军战士们很快便从二五一团的后勤部取来了各式运输工具,将这些装备弹药全部拉上。

战士们一部分留在原地,继续手持枪械,随时提防二五一团士兵们做乱,一部分战士则是去收集二五一团士兵们缴下的枪械。

看着那不断被战士们收集起来的枪械,简直像是路边的大白菜一样,随便去捡,李云龙朝着孔捷挤眉弄眼道:“老孔,他娘的,咱们发财了!”

这是实话,孔捷心里同样狂喜,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这次来伏击日军中队,顺势拿下顽军二五一团,收获颇丰,远超过孔捷和李云龙的预料。

战士们打扫战场,缴获装备的时候,戴勇和孔捷、李云龙并肩站在之前二五一团警卫营的阵地上,望着下面忙碌着的八路军战士们,一面交谈着。

军人向来不失豪爽,三言两语之下,三人之间便改了称呼。

李云龙和孔捷的自来熟,甚至让戴勇有些不太适应。

交谈中时不时有大笑声传出。

孔捷道:“戴兄,就你所说,这次你们一行人来这二五一团驻地,算是掉进了鬼子和卢多贤的陷阱了。”

戴勇点头道:“是啊,若不是孔兄还有云龙兄你们来得及时,戴某此刻或许已经战死。”

孔捷道:“这二五一团驻地处在敌后,这里的变故隐瞒不了多久,此地是不宜久留的,戴兄,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戴勇道:“罪魁祸首卢多贤已经枪决,二五一团的军官和士兵们虽然也有过错,但罪不致死,我准备带他们返回晋南,再听上级的安排。”

孔捷道:“军官们的过错,士兵们的确不应该被连累。”

“只是这人多了,人心就不齐,眼下戴兄你手头兵力有限,怎么能保证将这二五一团的士兵们全部带回晋南?”

戴勇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麻烦事,想了想,他说道:“这事我也考虑过,我准备从队伍里初步筛选出一批具有爱国情怀的士兵,由他们协助我带领这些士兵们返回晋南。”

说到这里,戴勇看向孔捷和李云龙:

“孔兄,云龙兄,戴某有个不情之请!”

“戴兄请讲!”

“筛选出来的士兵,不会太多,我初步预计有一百人也足够了,这一百人的队伍,一来可以保证士兵们不会发生动乱,二来如果遇到敌情,也可以作为后卫部队。

只是手头没有枪械的话,恐怕不妥,所以我想孔兄和云龙兄,可否借我一百条枪,还有一些弹药?”

戴勇这话说得实在客气。

就在几分钟之前,李云龙还拍着胸脯对戴勇说道:“戴兄请放心,缴获的这些武器,咱老李只是暂时替你们**保管着,等到以后找到机会,会再还给你们的。”

眼下好了,人家需要一百条枪,又说的这么客气——借!

你到底借不借?

戴勇看着李云龙,李云龙紧闭着嘴巴,只字不提,心里头在骂娘。

“他娘的,你看我做什么?这次到手的装备,老子就分三成,多一条枪孔二愣子都不会干的,你看老子像冤大头吗?想要枪,找孔二愣子借去!”

见李云龙没有表示,戴勇苦笑了一声,又看向孔捷。

眼前装备的事情,戴勇这种聪明人又怎么看不明白?

眼前这两位八路军团长,明显是看上缴获的这批装备了。

这二五一团这么多年在鬼子和**手上,两面得利,手头的装备可不差,这么大一批装备和弹药,搁谁谁都眼红。

戴勇对此是很理解的,另外,这次二五一团叛敌,要不是人家八路军及时赶到,他戴勇此刻已经效忠党国去了,更别提眼前这批装备。

再加上此刻掌握了主动权的是人家八路军。

戴勇又对孔捷和李云龙二人,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气概相当的佩服,所以此刻很是客气。

孔捷被戴勇看得有些不太自在,心里暗道自己果然不如老李脸皮厚,表面上一派正气道:

“戴兄太客气了,按理说,虽然这二五一团叛敌,这次是我们八路军缴获了装备,但这批装备理应是你们**的,只是眼下不太方便,我和老李也只能替戴兄你暂时收着。”

“不就是一百条枪,还有弹药嘛,这事儿请代兄放心,包在我身上。”

说着,孔捷望见不远处的突击队副队长叶民,朝着叶民招了招手,喊道:“叶民。”

“到,团长,您找我!”叶民连忙小跑过来。

孔捷笑道:“叶民这小子办事稳妥,我是最喜欢的。”

“叶民,你带战士们去缴获下来的枪支里挑选出一百条枪,要最好的,然后把弹药配备足了,给戴兄准备好。”

“抓紧点时间,记住了,枪支要最好了,弹药必须得充足。”

“是!”

叶民是一脸正气,肃然应道,说着转身就去准备。

戴勇看得感慨,连忙感谢道:“孔兄,大恩不言谢,这份人情戴某记下了!”

“客气什么,你我都是军人,都是为了打鬼子,保家卫国,应该的。”孔捷笑道。

一旁的李云龙没有开口,只是望着叶民远去的背影有些狐疑。

叶民这小子可能是受孔捷的影响,和孔捷的性子很像,蔫儿坏蔫儿坏的。

他能老老实实的按照老孔的命令,挑选好枪,还有充足的弹药,拿给戴勇?

李云龙正想着,思绪被一旁的戴勇接下来的话语打断。

“孔兄,此次承蒙救命之恩,又帮助戴某平定了二五一团的反叛,戴某无以为报,倒是有份名单,或许可以与孔兄分享。”

“哦?”

戴勇凑在孔捷的耳边说了一阵,接着后退了一步,说道:“说来惭愧,去年五月份,因为我军统太原组全组成员被日本宪兵逮捕,日军顺藤摸瓜,我军统山西站几乎全部被破获,共计一百二十多位成员被抓,被鬼子宪兵处死四十多人。”

“这一系列的事变,导致我军统在山西的力量几乎毁于一旦,针对日寇组织的情报活动基本上都被迫停滞。”

“而我们**内部又派系林立,并不是一条心,这导致很多事情,戴某虽然心知肚明,却也是有心无力。”

“就比如眼前的二五一团,类似这二五一团与日军勾结的情况,在滞留敌后的许多**部队之中,并非是个例。”

“我给孔兄说的这些名单都在其中行列。”

“我想远水救不了近火,在敌后战场上,还是你们八路军做起事来更加方便,孔兄如果有意的话,我想请孔兄助戴某一臂之力。”

一旁的李云龙直接懵了。

啥?

还有这好事?

意思是,像眼前顽军二五一团这样暗中和鬼子勾结,等着自己去缴械的队伍,还有不少?

可是这戴勇是什么意思?

这么重要的消息,这么好的发财机会,只悄悄的说给老孔听,生怕老子听到似的,这是几个意思?

难不成就因为那一百条破枪?

因小失大啊!

老李忽然有些后悔,但心里想着,老孔既然知道了,肯定少不了自己的,也就没有急着开口。

孔捷也有些意外,没想到一百条枪换来了这么重要的消息。

这戴勇的作风同样令孔捷有些诧异。

这得是对**有多失望,这才想要借助八路军队伍,来对付这些叛敌的部队?

孔捷甚至开起了玩笑:“戴兄,**军官里边难得遇到像你这样真心为国为民的将领。

戴兄如果有意,不如加入我们八路军如何?”

眼前只有孔捷、戴勇、李云龙三人,但是当孔捷这话说出口,戴勇还是吓了一跳,连忙道:“孔兄,这玩笑可开不得,投八路戴某是万万不敢的,戴某平生也最恨叛徒。”

孔捷笑道:“加入我们八路军怎么就成了叛徒了呢?我们八路军是真心打鬼子,为了老百姓的队伍。”

戴勇无奈道:“政治不同,我辈军人也无可奈何。”

“那戴兄为何要把这些情报告诉我?孔捷反问。

戴勇笑道:“让我投八路,戴某是万万不敢的,但是,如果可以借助你们八路军的手,除掉一些暗中投敌的叛徒杂碎,戴某义不容辞。”

孔捷正色道:“这么说的话,请戴兄放心,这个忙我孔捷帮定了!”

一旁的李云龙连忙应和道:“没错,戴兄,这事儿你交给我和老孔就对了。”

孔捷撇了李云龙一眼。

老李面不改色。

好吧,老李这家伙脸皮实在够厚。

……

不远处……“叶队长,这么好的枪,真要挑些好的,还给二五一团?”

叶民骂道:“笨,团长当时下命令的时候,那是特别强调要挑好枪,把弹药给足了,你以为这是原本的意思?告诉你,你真要是挑了好枪,配足了弹药给送过去,回头团长一准儿得骂娘。”

“那团长的意思是?”

“这还不明白吗?随便挑上一百条枪,能使就成,最好是挑那些有毛病的,或是打不准的,或者是少一些零件儿的,当然,大体上要看得过眼,别太过分。

另外,弹药方面,每把枪配上五颗子弹也就够了。

当年咱们八路军抗战艰难那会儿,有上三五颗子弹就算不错的了。”

“嘿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叶队长放心,我们这就准备。”

……

“报告团长,一百条步枪还有弹药,全部准备完毕,按照您的命令,是挑选的最好的枪,又按照咱们队伍的标配,配足了弹药。”

完成任务的叶民,返回向孔捷汇报情况道。

孔捷点了点头,笑着看向戴勇,“戴兄,事不宜迟,战士们打扫战场也差不多了,我看咱们也该启程了。”

戴勇郑重地朝着孔捷和李云龙敬了个军礼,说道:“孔兄,云龙兄,感激不尽!”

三人正说着,不远处咔嚓了一声。

孔捷和李云龙稍怔,向不远处看去,一个年轻人拿着个照相机走了过来。

孔捷很不高兴,老子的照片从来没有泄露出去,鬼子里悬挂的悬赏自己的告示都是大概画的样子,这小子拍摄照片是什么意思?

戴勇笑着介绍道:“孔兄,云龙兄,这位是晋南报社的于记者。”

于明连忙小跑过来,很是自来熟地和有些发愣的李云龙、孔捷分别握了握手,然后满脸笑容道:“孔团长,李团长,久仰大名,你们好!”

戴勇道:“于记者是个很有骨气的记者,我们被困在院落里之后,于记者随我们一起作战,今日二五一团叛敌的经过,到时候怕是还需要于记者他们通过报社刊登出去。”

孔捷点点头,但脸上还是没什么笑容。

“于记者,我们八路军处在敌后,相貌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希望你刚才拍的照片,可千万别落到日本人的手上。”

“不然下次我再进县城的时候,鬼子悬赏我的告示,怕是就要贴上真人的照片了。”

于明恍然大悟,难怪这位孔团长从一开始就不太高兴的样子。

“请孔团长放心,这张照片我会作为私人收藏,绝不会外漏。”

孔捷这才点了点头,想起来一事,问道:“我记得不久之前,你们晋南报社发行的《抗日国报》中,提到过二五一团叛敌的事情。”

于明道:“是这样的,那则通讯是我报社的同事报道的,也不知道我那位同事从哪里打探到的消息,当时我们还都觉得不可能呢,这明明是英勇抗日的队伍,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叛徒了?”

“今日回去,我怕是要向她当面请罪了,她所说的果然是实情。”

话语顿了顿,于明抓住机会道:“我们报社处在后方,与你们八路军将领接触不多,孔团长,我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孔捷道:“你问。”

于明是说做就做,作为一个报人,那是相当的敬业。立马打起精神,一脸正色地向前走了两步,做出采访着姿态来,询问道:“孔团长,近期一直有传言,说你们八路军消极抗战,游而不击,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不愧是热血青年,于明这话问的是一针见血。

“孔团长,您不要介意,我也是心里想到什么,就直接问了。”

孔捷点头道:“无妨,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你应该去问问小鬼子,他们更清楚,到底是谁游而不击。”

“不久前我们八路军大规模发动的正太战役作战,消灭鬼子伪军何止上万?几乎让整个华北日军交通线陷入瘫痪,这就是他们口中所谓的游而不击?”

“前些日子,我军主动出击,击退日伪军,消灭鬼子共计千余人,营救打劫鬼子占领区败退的中央军和晋绥军,这就是他们口中的游而不击?”

“纵观我们八路军部队,在没有**政府的物资供应情况下,能够获取装备和物资的很重要一个来源,就是打鬼子,从鬼子伪军手上搞缴获。

包括我身后,这些战士们手中使用的枪支弹药,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基本上每一条枪,每一颗子弹,都是从鬼子手上缴获来的,这是他们口中的游而不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再联系上处在敌后,类似**二五一团这样的部队,我大概是明白什么叫做贼喊捉贼了?”

“处在敌后的某些顽军部队,不打鬼子,而处处针对我们八路军,我不知道这样的现象,**政府看不看得见?”

“二十多天前,皖南的事情,我不知道**政府又会作何解释。”

“到底是游而不击,还是欲加之罪,又或者公报私仇,谁知道呢?”

“说这么多,我其实希望你们作为记者,当有报人的担当,民众们的目光被当局者蒙蔽,看不清真相,能够让他们看清真相的,也只有你们了。”

于明听得心中大震,连忙回答道:“孔团长放心,今日所见所闻,我也一定会如实报道!”

孔捷道:“好,我愿意相信于记者,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于明道:“孔团长,有传言说,你们八路军处在敌后,物资来源,大多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抢过来的,对于这种扰民欺民的传言,您怎么解释?”

孔捷忍不住笑了:“于记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你如果有这工夫,不如随便在我们八路军根据地附近的村庄,随便找一位百姓问问情况,哪怕他是个孩子,我想他也会告诉你,我们八路军是有铁的纪律,不拿民众一针一线的!”

“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对待父老乡亲们,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难道你们谁会去欺压自己的父母吗?”

他娘的,说得好!

一旁的李云龙猛拍大腿,忍不住在心底为孔捷叫好。

于明被这番回答说得有些发愣,下意识退了两步,认真道:“孔团长,我明白了。”

“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于明摇了摇头,脸上的神色很坚定,说道:“没有了,再问下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纸永远包不住火,功过是非,总有一天它是会真相大白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