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353 孔团长的细致教学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353 孔团长的细致教学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22:31 来源:笔趣阁

小院里,装备开始进行分配。

轻机枪和掷弹筒好说,刚好是五的倍数。

三十挺轻机枪,五个营各分六挺;二十门掷弹筒,五个营各分四门。

至于重机枪,五个营长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孔捷说道:“老牌营底蕴深,装备好,就不要和新营争了,三挺重机枪,三营、四营、五营各分一挺。”

“多谢团长!”五营长杜爱国连忙应道。

四营长雷大生也是笑逐颜开。

三营长王怀宝默不作声地收下重机枪。

一营长和二营长懵了。

王雷虎道:“团长,我们一营虽然是老牌营,可他也差武器啊,特别是这重机枪,一个连能多出一挺重机枪来,那整个连的火力强度立马就能提升一个档次,谁会嫌多的?”

二营长沈泉赞同道:“是这个道理,再说了,团长,要说老牌营,三营也是老牌营,怎么三营就能分到一挺重机枪?”

然后,一直默不作声的三营长王怀宝,抬起头来,就说了一句话:

“团长,我们三营虽然也缺少重武器,可我这做营长的,总不能不懂事,因为一挺重机枪就和一营长二营长闹矛盾,另外,老牌主力营额外加强一些火力,这我没话说。”

三营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实在人形象,一开口就把重武器让出去了。

营长王雷虎大笑道:“还是三营长大气,要说老牌战斗营,那肯定是我们一营。

当初咱们团里家底儿差,连轻机枪都没有几挺的时候,这武器装备可都是集中在我们一营进行作战的,我们一营那是当之无愧的独立团老牌主力营。

这挺重机枪,我们一营要定了。”

沈泉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黑着脸骂道:“我说雷虎,你小子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自个儿的舌头?

你一营是老牌主力营?你把我二营放什么地方了?

二营和你们一营是同时组建起来的。

这一和二也就是个编号,可不是顺序。

当时团长把武器集中在你们一营使用,那是因为武器实在不够使。

每次作战的时候,虽然打着你们一营的旗号,可我们二营不是照样有精锐参与了作战吗?

这到头来,你小子倒是把功劳全揽到你们一营头上了,要说你一营是老牌主力营,我沈泉第一个就不服气。”

王雷虎道:“老沈,你就是煮熟的鸭子,只剩下嘴硬了,你不服气有什么用?这是事实。”

沈泉道:“要说事实,我就知道一件事,我二营就是比你们一营战斗力强。”

“屁话,哪次作战我们一营不是冲在最前头?”

“我们二营,伤亡还最小呢!”

“冲锋的任务都是我们一营担任的。”

“主攻任务还是我们二营担任的呢!”

这对活宝一吵起来,那是没完没了,谁也不肯让步,谁也不服谁。

另外三个营长们是面面相觑,可谁也不好开口。

最后还是孔捷骂道:“行了,瞧你们这点儿出息,不就是一挺重机枪嘛,又不是你们自个儿在战场上缴获的,真要是你们在战场上缴获的,一营的归一营,二营归二营,有能耐的,你一个连装备十挺重机枪我都不管你。

眼下的装备是团部从五十七团那儿拿法币买回来的,怎么分配我说了算,就给三营。”

沈泉瞪着王雷虎,哼了一声,“团长,我没意见,只要不把这重机枪给一营就成。”

王雷虎不甘示弱道:“我看给三营是最合适的,比给他二营好多了。”

“三营长,重机枪你收着,我二营不要了。”

“对,你拿着,我一营也不要了。”

其余人:“……”

就这么着,最后这挺重机枪,顺利地到了三营长手上。

好一招以退为进啊!

三营长王怀宝一脸平静地接收了分配到手的武器,从始至终愣是没有多说一句话。

一营长王雷虎和二营长沈泉,全程都是大眼儿瞪小眼儿,谁也不服谁。

这一出闹剧看的四营长和五营长是目瞪口呆。

望着一脸平静中接收了装备的三营长,四营长和五营长吞咽着唾沫的同时,心里头齐声感慨:“这才是高手,这才是赢家呀!”

……

这次从五十七团购买回来的,是三挺晋造三八式重机枪,是太原兵工厂当年仿制日本人生产的三八式重机枪所造。

缺点其实挺多的,比如射速低,供弹慢之类。

最大的缺点是,这种重机枪是气冷重机枪,散热效率远不如水冷式重机枪,一旦连续射击,很容易造成枪管过热。

战斗的时候,打上一阵子甚至就得更换枪管,十分麻烦。

但是优点也很明显,这种重机枪使用与三八式步枪通用的六点五毫米子弹,供弹相当方便。

退一步讲,至少也是重武器,难怪营长们谁也不愿意错过。

武器分配完了,这时候孔捷又说起另外一件事。

“这段时间咱们团里一直在回收铜元,这铜元呢可以做弹头披甲,只是因为咱们修械所的工业水平有限,这铜元的铜材料里面的杂质很难去除干净,做出来的子弹依旧呈杂质铜的红色,董三还给这种子弹起了个名字——红头子弹。”

“用铜元制造出来的红头子弹,后勤部方面应该也已经分配到你们五个营了,具体使用情况,你们这些营长和教导员们,心里头应该也有数了吧?”

二营长沈泉点了点头,率先说道:“团长,这种红头子弹,因为材料的原因,一旦打出去之后,飞行弹道很不稳定,射击精度不高,射程较近,近距离的射击还可以保证命中率,可稍远一些,那可就太不好控制了。”

“我们二营的战士们经过实战发现,这种子弹在一百五十米内进行射击的话,与正常使用的子弹算是差不多的。

可超出一百五十米的距离,再使用这种子弹的话,就会有很大的弊端,会导致战士们的命中率大幅度下降。”

孔捷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董三和我说过,因为这铜元毕竟是成品杂志铜,相对于常规制作弹头的铜材料本身比较厚,就算是拿冲子冲过之后,还是很难达到标准。

所以这种子弹其实更适合近距离的作战。”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换过来说,有弊也同样有利。”

“因为修械所在用这种铜元制作子弹的弹头披甲的时候,铜元本身较厚,以至于冲出来的膨胀程度不够。”

“所以这红色子弹被击发之后,弹头便会炸裂,在这种情况下,子弹一旦命中目标,特别是打在**上,铜元制作的弹头披甲就会裂开,从而对打击的目标造成一个局部的撕裂效果,增大杀伤力。”

“英国人曾经发明过一种叫达姆弹的子弹,基本上就类似于这种效果。”

“因为杀伤效果太恐怖,对于被打中的目标来说太过残忍,不够人道,所以国际公约中规定,不允许作战部队使用这种子弹。”

“小鬼子一旦被咱们这红头子弹打中,弹头在皮肉里裂开之后,到时候恐怕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就算是做手术,想把这样的子弹取出来,难度也会大得过,小鬼子在过程中也会痛苦得多。”

沈泉乐道:“团长,还真是这么回事,之前我们二营战士们在伏击日伪军,救援晋绥军和**的时候用过这种子弹,战士们纷纷反映,用这种子弹打中小鬼子之后,那小鬼子的惨叫声都比平时响得多。

至于残忍嘛,对小鬼子还讲什么残不残忍的?

国际公约说不能用,咱们就不能用了,活人怎么能被尿憋死?再说了,咱们这又不是什么达姆弹。”

孔捷骂道:“对于反侵略的正义部队来说,使用什么武器都是理所应当的。

再不拿起武器来反抗,都他娘成了亡国奴了,还谈什么狗屁的国际公约?”

营长、教导员们纷纷点头,更是对这种红头子弹大加赞赏。

孔捷道:“红头子弹生产出来之后,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咱们独立团战士基础的子弹供应之一。

战士们需要熟练地掌握这种子弹的特性,并发挥它在战斗中的作用。”

“杀伤效果好,这是优点,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颗子弹打过去,鬼子只要中弹,非死即伤,这正是咱们想要的效果。”

“至于有效射程近的问题,这并不麻烦。”

“小鬼子在作战的时候,弹药装备情况,我想你们营长和教导员们,应该也都琢磨出道道了。”

“拿鬼子精锐士兵来说,在战场上常常是配发子弹一百二十发,前面的左腰和右腰有三十发子弹,而后背上挂着的更大的子弹盒,是装了六十发子弹。”

“我们和小鬼子打得交道多了,也就清楚,这日军士兵后方的六十发子弹,那是给机枪手储备的弹药,非特殊情况下,没有日军军官的命令,普通士兵是不能随便动用的。”

“这也就是我们在常规的认知中,认为鬼子的三八大盖儿和歪把子机枪的子弹是通用的原因。

但实际上是这么回事吗?

是,可又不是。”

“说是,是因为这鬼子的歪把子轻机枪,和三八式步枪,的确是通用的六点五毫米子弹。”

“但是不同的是,鬼子的歪把子轻机枪相对于三八式步枪来说,能够承受的子弹的压力较小。”

“这就导致歪把子机枪在射击的时候,枪膛根本无法承受满装药的六点五毫米子弹的压力,使用常规的六点五毫米子弹,很容易出现故障,甚至是炸膛。”

王雷虎道:“是这么回事儿,团长,抗战初期我们缴获了鬼子的子弹,还有着歪把子机枪,当时上了战场,一开火,有一回直接炸膛,咱们那名射击手还因此受了重伤,当时可是把我们吓了一跳。

同志们都骂着呢,说这小鬼子技术差,生产出来的武器也挫得很。”

孔捷道:“所以鬼子想了办法,为了减轻六点五毫米子弹对歪巴子机枪枪膛的压力。

小鬼子使用减装弹药的六点五毫米子弹。

这种子弹外形上与常规六点五毫米子弹没什么区别,只是实际的装药量要少上一些。

这样一来,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就能承受得住这种减装药子弹的压力了。

只是这么一折腾,这鬼子三八式步枪所用的子弹,和歪把子轻机枪所使用的子弹,内部的装药量就不一致了。

减装药子弹会导致子弹的射程缩短。

鬼子要是拿步枪打这种减装药的子弹,有效射程就会短上不少。”

“弹丸之地,资源缺乏,能省则省的小鬼子又想招了,除了士兵后腰上背的六十发减装药子弹,专门提供给歪把子轻机枪使用之外,在前腰挂着的两个装着三十颗子弹的子弹盒。

一边装的是常规的六点五毫米子弹,而另一边装的则同样是减装药的六点五毫米子弹。

至于到底哪边是左,哪边是右,看士兵的个人习惯。

在子弹盒上一般会有标号,让士兵们来区分这两种子弹。

这样,当鬼子士兵们需要打击远程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取用常规的那三十颗六点五毫米子弹,如果是近距离的打击目标,则是取用那三十发减装药子弹。”

王雷虎道:“团长,的确是这么个情况,抗战初期那会儿,我们从鬼子手上缴获了子弹,同样的六点五毫米子弹,有的打得就远,有的打得就近。”

沈泉回过神来,笑道:“团长,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咱们也学着小鬼子,到时候把子弹分成两种,这红头子弹咱们就打近距离的目标,常规子弹就打远距离的目标。”

孔捷笑着点了点头:“以前咱们缴获的弹药少,不管是正常的子弹还是减装药子弹,一共也没有多少,放在手里都能数出个来,这种情况下再区分这两种弹药没有必要。

但现在咱们条件充沛了,现在咱们独立团不说多,每个战士配发各二十发子弹还是有的。

我也早就交代下去了,再缴获的弹药要学会区分种类,咱们也得学着小鬼子,来划分远距离射击需要的子弹,和近距离射击需要的子弹。

这红头子弹和咱们常规使用的子弹相比,更好区分,这就简单多了。

红头子弹配发到战士们手中之后,咱们独立团战士们人均配发子弹甚至能够超过三十颗,就有必要将这两种子弹区分开,以提高作战的效率。”

“是!”

干部们齐声应道,心里颇有些感慨,团长果然心细如发,小小的子弹上面就能研究出这么多学问。

大家要从团长身上学习的,果然还多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