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340 顽军 讽刺 骑兵连出击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340 顽军 讽刺 骑兵连出击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22:31 来源:笔趣阁

沈泉返回临时指挥部之后,向孔捷汇报了去三五八团的情况。

“当时,那方立功脸上的神情应该很精彩吧?”孔捷笑道。

沈泉道:“谁说不是呢?那方立功满脸都是怀疑,还以为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楚云飞呢,有没有让你给我带什么话?”

“有,团长,楚云飞让我给您带了两句话。

这第一句是说,这次还装备的情谊,虽然团长您一再强调他楚云飞不必多心,但楚云飞表示,还是会铭记于心。”

孔捷道:“这就对了,我就知道这招欲擒故纵,楚云飞这小子肯定上当。再算上苍云岭那次,这楚云飞已经欠了我两次人情了。”

“这第二句话呢?”

沈泉道:“也就是团长您让我带给楚云飞的话,楚云飞是这样回复的。

他说,他想告诉团长您的是,他们晋绥军里面,有草包和蠢货,可同样不乏精忠报国的栋梁,希望团长您客观看待,不要笑话才是。”

孔捷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说道:“沈泉,你觉得这个楚云飞怎么样?”

沈泉想了想,回答道:“团长,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但是在这楚云飞身上,我看到了军人的骨气,就冲这一点,他就和别的晋绥军军官不一样。”

“苍云岭战役上,这楚云飞敢主动出手打坂田联队,还有上次咱们奇袭曲县的时候,楚云飞的三五八团主动出手,故意找茬,阻击日军,可见这楚云飞是有军人的担当的。”

孔捷道:“是啊,可惜他跟错了人,这么好的将领,就要浪费在晋绥军这样一支乌合之众的队伍里了。”

“如果可以……”

“算了,不说这些了,你们二营的队伍现在在什么地方?”

沈泉回道:“团长,我们二营负责的区域击退日伪军,又缴获了逃窜的晋绥军手中的枪械之后,按照您的命令,为防止日伪军的后续反扑,我将二营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咱们游击区外围的村子里,眼下只带了四连回来。”

孔捷点了点头,目光重新放在临时指挥部的沙盘上,“算算时间,其他几个方向的队伍,应该都已经投入战斗。”

接着,沈泉和孔捷就着临时指挥部的沙盘,讨论各部的作战情况的时候,通讯兵忽地赶到,汇报道:“报告团长,敌工部的同志过来了。”

“或许是王安那边又得到了什么情报,快让人进来。”

“是!”

敌工部的战士进了临时指挥部之后,当即向孔捷汇报道:“报告团长,我们得到情报,有一支顽军团正在向太原城的方向靠拢,而且在途中,这支顽军团似乎并没有遭受日伪军的突袭。

部长怀疑,这支顽军团与日军内有勾结,这次过去,可能就是集体投降小鬼子的,所以让我赶紧过来,向团长汇报情况。”

这消息来得突然,孔捷和沈泉略作分析。

得到的结论与敌工部部长王安的如出一辙。

眼下,日伪军突然发起反扑,不少晋绥军、**,还有土匪队伍,纷纷遭受日伪军的打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支顽军竟然敢直奔太原城过去,而且一路上还没有受到日伪军的阻击。

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路上的日伪军在故意给这支顽军放行。

一触即溃的晋绥军和**是混蛋。

这些主动投降过去的顽军部队更是混蛋。

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倒是喊得挺响。

结果转头就投入了小鬼子的怀抱。

孔捷不知道这事也就罢了,知道了,自然不会让这支顽军还有鬼子的奸计得逞。

孔捷甚至可以猜测到,这支顽军部队倘若真的投降小鬼子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连锁效应。

以小鬼子的尿性,肯定会借此大做文章。

或许又会拉起一次降日、亲日的风潮。

那些投降派、亲日派们,恐怕又要蠢蠢欲动了。

忘却的救世主该要降临了吧?

不久前八路军以大规模的破袭作战敲响的警钟,又能持续多久呢?

“太原城!”

孔捷的眉头皱得很紧,迅速在沙盘上找到太原城的位置。

从阳泉附近赶到太原城,甚至还要经过李云龙和丁伟的防区。

与独立团这次的军事行动,大体的方向是相反的。

眼下孔捷身边能用的部队不多,倒是二营长沈泉这边迅速的完成了作战任务,退守回来一个连的队伍。

再加上警卫连、骑兵连的话,勉强能凑出一个营来。

只是那顽军团已经在向太原城方向快速进发。

按照步兵营的速度,想要及时赶到太原城,基本不可能。

想了想,孔捷迅速下了决断,当即派人去叫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和指导员陈大连。

……

……

“连长,指导员,咱骑兵连啥时候能有作战任务啊?”

“就是,就上次打了一个曲县,一直到现在,咱们骑兵连愣是连一次作战任务都没有参加过,我感觉手上的枪都快上锈了。”

骑兵连这边,虽然这次是跟随团部向前推进,暂时安排在临时指挥部附近,等待前线需要支援时,随时参与炮连的协助运输任务。

可说到底也够不上什么战斗,此刻,骑兵连的战士们正在苦恼着。

指导员陈大连是一脸苦笑,他当然能明白战士们,知道前方在打仗,却不能参与战斗的憋屈,宽慰道:“同志们,大家别急,眼前咱们就在指挥部附近,只要前线有了状况,团长肯定会派咱们上去的。”

“指导员,那就是上去了,也就是用咱们的战马,帮着炮连运送火炮,根本就没有咱们战斗的机会。”

“指导员,我们求您了,您去找团长说说嘛,我们不骑马,就和普通的步兵一样,只要能让我们打鬼子就成。”

陈大连没辙了,连忙甩锅道:“你们别找我,找连长哭诉去。”

“连长——”

看着战士们齐刷刷汇聚过来的目光,孙德胜黑着脸骂道:“行了,别叫唤了,你们以为老子不想去打仗吗?战前会议的时候,你们说的这些,我早就和团长说过了。

你们知道团长是怎么骂我的吗?

团长说了,孙德胜,你少在这儿给我卖乖,骑兵是咱们独立团的宝贝。

养你们一个骑兵,足够我养五六个步兵了,咱独立团用了这么多资源,把你们骑兵连打造出来,这好钢是要用在刀刃上的,可不是让你们和步兵一样赶到前线作战的。

你们骑兵连以后必须得给我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

咱独立团平日作战用到你们骑兵连的时候不多,但是是需要你们骑兵连的时候,那都是至关重要的时候,到时候你们骑兵连要是打不出彩来,我第一个撸了你这个连长。”

孙德胜这话说完,原本还叫嚷着要去打鬼子的骑兵连战士们,一个个沉默了。

指导员陈大连笑着补充道:“同志们,大家也听到连长说的了,团长说的不错,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我相信,咱独立团既然打造出咱们骑兵连来,就总有咱们骑兵连的用武之地。眼下咱们驻地周边多是山区,给骑兵发挥的空间不多,所以轮到咱们打仗的机会就少。”

“大家想上前线作战的心情我能理解,可咱们总不能丢下自己的马匹,独自跑到前线作战吧?

万一途中团长需要用到咱们骑兵连的时候,找谁去?

所以大家该理解团长的苦衷才是……”

陈大连话还没说完,通讯兵赶过来,人还没到便喊了起来:“孙连长,陈指导员,团长让你们抓紧时间过去呢!”

孙德胜和陈大连都愣了下。

“兄弟,团长叫我们去做什么?”孙德胜忍不住问了一句。

通讯兵战士望着骑兵连这边,战士们一道道殷切的目光,哪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笑道:“看团长的意思,你们骑兵连,怕是有大仗要打了!”

“真的?”孙德胜立马瞪直了眼睛。

“孙连长,我还能骗你不成?”

“太好了,嘛的,终于有仗打了,这些狗日的小鬼子,老子这次非得杀个痛快。”孙德胜大骂。

陈大连乐道:“老孙,咱骑兵连没仗打,你怎么把仇都记到人家鬼子头上去了?”

光脑袋的孙德胜挠了挠头,咧嘴笑道:“没办法,谁让咱和小鬼子有大仇呢?这一天不杀鬼子,这仇恨就没办法化解,积累起来,就更加的恨这些狗日的小鬼子了。”

哈哈哈哈——

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孙连长、陈指导员,团长还等着你们呢,你们可要抓紧些,我先走了。”通讯兵战士说了一声,转身离开。

孙德胜扭过头来,一脸严肃地对骑兵连的战士们说道:“先前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一个个叫得厉害,现在打仗的机会可就在眼前了,丑话老子和你们说在前面,等上了战场,要是你们打不出彩来,返回驻地之后,日常训练量加倍。”

有战士喊道:“连长放心,要是我们给您丢了脸,回来练死都成。”

“就是,团长都说了,咱们是好钢,得用在刀刃上,不用就算了,只要用,那必须是打的最精彩的!”

陈大连笑道:“都别耍嘴皮子了,上了战场见真章,我和连长去见团长的时间,你们抓紧时间准备准备,武器装备、战马全部就绪,随时准备出发。”

“是——”战士们齐声应道。

临时指挥部。

“报告!”孙德胜和陈大连,在临时指挥部门外,齐声喊道。

“进来。”孔捷道。

两人进了屋,见了团长孔捷,当即敬了军礼。

孔捷道:“知道叫你们来做什么码?”

孙德胜挺直了身子,眼睛瞪得很圆:“团长,是不是有仗打?”

孔捷笑道:“你老孙倒是机灵,一直惦记着呢?”

“团长,我做梦都惦记着呢!”

“好,那就长话短说,孙德胜,我还是那句话,好钢得用在刀刃上,眼前需要你们骑兵连发光发热的时候到了。”

孔捷说着,拿手一指沙盘上太原城的位置,说道:“这次你们骑兵连的目标地点太原城附近,敌工部传来情报,有一支顽军部队正在朝太原城方向推进。

我们经过分析,怀疑这支顽军是过去投降日军的。

抵达太原城之后,我推测,太原城方面,日军肯定会与这支顽军有后续交接。

你们骑兵连这次火速赶过去,主要任务就是破坏这支顽军与日军的投降交接。

至于具体的作战中,是对日军,还是这支顽军进行军事打击,由你们自己判断。”

真有仗打!

而且还是去太原城这么刺激的任务。

孙德胜顿时大喜,当即应道:“请团长放心,骑兵连保证完成任务。”

孔捷肃然道:“别把话说的太早,这次你们骑兵连过去,尽量派老兵参战,另外空出一部分的马匹,供突击队和四连老兵随行。

咱们这次利用战马过去,能派去的人数有限,只能尽量组成一支最精锐的队伍。

为保证机动性,重武器就不要带了。

轻机枪、掷弹筒这些轻型武器,加强配备。

二营长这次跟你们一起过去,全权指挥这次的战斗。

从咱们这里抵达太原城的具体骑兵穿插路线,方才我已经与二营长探讨过,途中,二营长再向你们具体说明。

我在指挥部等你们的好消息。”

“是!”孙德胜和陈大连应道。

出发前,孔捷最后嘱托沈泉,说道:“沈泉,你小子是营长里边鬼点子最多的,这次派你过去,我也能放心一些。

到达太原城附近之后,多动动脑筋,军事进攻是最后的无奈手段。

能用其他的方式终止日军与顽军的这次投降交接,就用其他的方式。

那毕竟是太原城附近,一旦暴露,就算骑兵连机动性很强,也会冒很大的风险。

把突击队用好,或许能够事半功倍。”

沈泉应道:“团长放心,我记下了。”

“去吧!”

“是!”

……………………

同一时间,在阳泉到太原城的中段,**二五一团正在团长卢多贤的率领下,朝着太原城方向进发。

这二五一团,其实是一支**顽军部队。

啥是顽军呢?

简单一点解释,就是顽固的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甚至是放着小鬼子不打,咱先去打八路军的那些**部队。

这二五一团,是忻口会战战败之后,留在敌后的一支顽军部队,当时兵力只有不到一千人,后来又发展到现在的三千多人。

当然,并不是每一支留在敌后的中国武装部队,都会积极参与抗战的。

比如眼前的顽军二五一团,在团长卢多贤的率领下,就没怎么发展抗日的事业,倒是没事儿就捣鼓着怎么军事进攻周围的八路军根据地。

当然,大的根据地他是打死也不敢去的。

没事了也就打一打村镇周边的民兵队伍,八路军游击部队。

这些事情他还是很在行的。

说到这里,也就有了令人困惑的问题。

这二五一团算是发展的不错,三年多时间,全团兵力愣是翻了三倍有余。

也有三千多号人马,只是打一打地方的八路军、民兵或者游击队,这团长卢多贤是怎么把这三千多号战士给养活的呢?

很简单。

一个是靠着**政府方面,还有晋绥军这边,时不时的补给。

毕竟对外宣称的时候,卢多贤可是一直表示,自己的二五一团,那可是坚持在敌后与日伪军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的。

更令人感到戏剧化的是,就这样一个昏庸无能,表里不一的顽军团长率领的顽军团。

甚至还他么成为了**敌后抗战的典型!

蒋老板甚至亲自下令嘉奖,并在《民国日报》上,用了相当大的篇幅。

表扬了这二五一团在敌后抗日的光荣事迹。

而实际上呢,这二五一团会打鬼子和伪军吗?

嘿嘿,出乎人意料的是,人家真打!

是相当有默契的打法,类似八路军和一些互有默契的伪军的打法,双方对着空气打空枪。

意思意思就得了。

这叫光打雷,不下雨。

不知道情况的听见了枪声,或许还得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句,这**二五一团真是好样的,能跟小鬼子打得热火朝天的。

这是日本人和卢多贤之间的默契,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暧昧。

这就要说到这卢多贤的二五一团,之所以能够养活三千多号人马的另一项重要物资、经济来源——与日本人的暗中交易。

二五一团这边,或者是出卖一些八路军的情报。

或者干脆暗中帮着鬼子对付八路军。

再加上可以偶尔卖一些枪支弹药什么的,换取二五一团需要的物资和军饷之类。

从忻口口会战战败之后,这么多年,也就从敌后过来了。

而日本人为什么要放任,就在眼皮子底下的二五一团,在自己的占领区存活这么多年。

还允许其明目张胆地发展呢?

用太原城日军特务机关长武田英二郎的原话说:

“留下**二五一团,并与二五一团保持私底下的暧昧关系,可以称之为养鱼政策。”

“二五一团一直主张对付八路军。

即便是留在占领区,对帝国部队也没有任何威胁。

相反,他们的存在还可以牵制周边的八路军、**,甚至是晋绥军。

拿着他们中国政府的军饷,却帮助我们帝国部队,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所谓养鱼政策,自然要把二五一团这条鱼养的光鲜亮丽,养得人尽皆知。

或许有一天,这二五一团甚至会成为中国部队敌后抗战的模范部队,就在全中国的老百姓都把这二五一团当作是抗日英雄的时候,如果二五一团突然选择投降了我们大日本帝国。

这是否会对中国人的抗日决心造成很大的冲击?

同样也是传递给那些中国内部投降派,亲近我大日本帝国派系的中国人的信号。

对于我大日本帝国而言,绝对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所以,二五一团相当优秀地在敌后存在了三四年的时间,都没有被日伪军给剿灭。

而在《民国日报》中,则是对此大加褒奖。

内容写道:“二五一团于敌后抗日之艰苦卓越,几难想象,根据地开辟三载有余,经历日伪军扫荡共计二十八次,却是依旧存在,且规模越发壮大,全体将士抗日之决心,历久弥坚。

所取敌后抗日之成效,更为楷模……”

云云。

意思很明了,人家二五一团能够在敌后抗日,经历过日伪军那么多次的扫荡,依旧坚挺地存活了下来,甚至越发的壮大,继续进行抗争,这在敌后的抗战部队中也绝对不多见。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都要盖过了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风头。

也难怪民国日报上对此大吹特吹了。

看来,这**政府,连八路军游击战的风头,也要抢上一抢了。

可惜,淳朴的百姓们不清楚具体的真相。

事实被揭露的那一天,又该是怎样的讽刺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