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1212 李云龙:给张宗灵上一课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1212 李云龙:给张宗灵上一课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4 10:23:50 来源:笔趣阁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李云龙的军事嗅觉本就异常的灵敏,特别是加强读书以来,那各方面的分析能力和长远的眼光越发出色。

既然是老对手,那到底能是谁呢?

他迅速的分析起来。

日军第六方面军的总司令官,如果真是铁三角的老对手的话,以这个老鬼子的级别,在此之前肯定不是籍籍无名的人物。

“难道是筱冢义男那老小子?”

李云龙推测着,但很快又把这道推测推翻了。

“不应该呀,听说筱冢义男这老鬼子,因为吃了败仗被调回预备役了,再说了,以他第一军司令官的级别似乎也够不上第六方面军总司令官吧?总不能打了败仗还升职了吧?”

“岩松义雄?”

“也不对,这老家伙才因为吃败仗丢了官职。”

“能够得上第六方面具有总司令官的级别,又或许是因为打了什么胜仗重新接任的老对手……”

“他娘的,该不会是冈村那个王八蛋吧!!!”

李云龙嘀咕着,忽地恍然大悟,从参谋部离开之后,他便将自己的推测告诉了一旁的参谋长。

参谋长听完也是一愣,随即笑道:“老李,按照你的推测,这的确是很有可能的。

听说冈村这个老鬼子后来被调到瓜岛,在瓜岛战役中指挥的不错,这次鬼子总部把这个熟悉咱们八路军战术的老家伙调任到第六方面军,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错不了了,肯定是这个王八蛋!”李云龙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下子咱忽然明白,为什么这鬼子第六方面军总司令官对外声称什么一号指挥官了。

八成是冈村这老小子怕咱们认出他来!”

接着说到方才在蒋军参谋部分析日军布局时双方的交流。

提起74军副军长兼58师师长张宗灵,参谋长还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的:“蒋军队伍里能真正打鬼子的精锐不多,他们一直对外声称的有什么五大主力,其中,号称虎贲军的74军更是五大主力之中声名最盛的强军。

这张宗灵也是年轻有为,指挥能力出众,率领58师可是打了不少硬仗,胜仗!”

李云龙却是呵呵一笑,不以为意道:“古代的精锐骑兵,一直是战场上的绝对王牌,上次我跟老赵学习的时候,老赵说,这历史上说到强悍的军队,有什么汉之虎贲、唐之玄甲、宋之背嵬的说法。

这74军号称虎贲军,想法倒是不错。

可当年人家汉朝的虎贲军,那可以说是当时整个世界的最强作战部队,相比之下74军可就差的远了,只能说是徒有其名。

至于你说的这什么张宗灵,在咱老李看来,他还未必比得上人家楚云飞呢!”

“哦,老李,这话怎么说?”

李云龙道:“人家楚云飞第一次见咱,一口一个云龙兄叫的亲切,第二次再见面,亲热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就凭这份气魄和胸襟就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

再说这什么张宗灵,这都是第二次见面了,还是一口一个李兄,你听听,他叫的多生分!”

参谋长:“…………”

随后,李云龙参谋长一行又在蒋军陪同军官的引领下,在**的防线阵地上参观了一番。

在随后参谋部的军事会议中,像是有意向八路军参观团成员们彰显部队的强悍。

张宗灵作为将军代表军官,就这眼前几乎包揽了**各大战区和防线的巨大的军事模拟沙盘,向李云龙一行介绍道:

“为了应对日军南下的攻势,我们早已经做好了全方位的筹备,第一战区驻河南开封一带,负责平汉铁路沿线的防御,共部署八个军三个旅,将近30万的兵力,沿着平汉铁路严格布防,绝不给日寇可乘之机。

第三战区驻武汉附近,负责防御汉口至长沙铁路沿线,共部署八个军一个旅将近25万大军。

第四战区负责防御湖南境内……第六战区驻广西桂林,负责防御广西境内……第九战区驻贵州贵阳,负责防御贵州境内……”

这五支队伍,就是**为了应对日军南下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攻势,而筹备的五大主力作战部队。

随着张宗灵自信的话语,百万大军就这样从他口中陈述,仿佛在日前还势如破竹,甚至已经攻陷长沙的日军,若是敢冒然进攻,也只能是自讨灭亡!

同在参谋部中的其余蒋军军官们,听着这番话,脸上也涌现出自信的神色。

会议结束之后,李云龙表示想深入前线观摩观摩**方面的防御工事。

老李还故意给张宗灵上了一剂眼药:“打仗靠的可不一定就是兵力,纯粹靠人多的话,咱们中国人这么多,岂不是早就把小鬼子赶跑了?

还得具体看看部队的情况,这命令下的再好,军事部署的再得当,可要是部队的战斗力搞不起来,一切都是白扯。”

张宗灵没有反驳什么,带着李云龙一行赶到前线,参观了蒋军精锐部队部署的防御工事。

随着一路参观,李云龙也不得不承认,作为蒋军的五大主力,这些驻防的队伍,无论是从精神面貌,还是装备配置水平,以及防御工事的构筑方面,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从整体上来讲这些,这些蒋军精锐的装备水平不错,各种迫击炮,山野炮,李云龙一路走来时不时的就能看到。

这可比八路军当初打鬼子的条件好了太多了。

张宗灵在一旁介绍着:“连直属火炮有60迫击炮,还有火箭筒,营直属的有较大口径的一些迫击炮,还有美方援助的高射机枪,战防枪,可以保证部队在作战的时候随时得到有效的火力增援。”

李云龙唏嘘道:“还是张师长的队伍富裕呀!想当初咱老李带部队的时候,别说是这些迫击炮和各种战防枪了,就是老掉牙的破机枪,全团也一挺没有。”

只是如今嘛……

嘿嘿,也就是李云龙没好开口打击张宗灵。

就这些个装备,人家老李那是真心看不上,不说是铁三角精锐钢盔兵几乎配属到班牌级的直属炮火了。

即便是第二档次的一些太行地区的主力作战部队的装备水平,也足以碾压眼下张宗灵特意带李云龙一行参观的隶属于58师某营的所谓精锐部队。

这正是随着八路军的军工发展,各根据地的兵工厂如同雨后春笋纷纷露头以来,可以自产自足的底气所在。

随着老李再次发问:“那到了班排级作战的时候,可有对应的炮火配属?你们营直属和团直属的炮兵共有多少门?是否有较大口径的可以起到远程压制的炮火?身管炮弹的准备是否充足?每门火炮能配发几个基数的炮弹……”

这一连串的发问当真是把张宗灵给问懵了。

实际上,这些年,随着中日战争的持续,尽管日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眼见着快要黔驴技穷了。

但为了在正面战场上顶住日军的攻势,再加上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蠹虫横生,蒋军方面同样好不到哪儿去,也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尤其是英美等盟国,简直就是猪队友,作战不力,直接把东南亚,缅甸等诸多防区先后丢了个干净。

结果还得中国帮着擦屁股。

委员长也是无奈,一面得在正面战场上抵挡日军的攻势,另一面还得帮着英美盟军对付缅甸战场的日军。

而经过多年抗战,内地部队又长期得不到资源补充,别说是装备水平高不到哪儿去,炮弹物资十分有限了,就连士兵们吃饱肚子都成了大问题,外加上后方景吃的蠹虫们吃空响,有的时候对外声称30万大军,但实际上在册的官兵,夸张点的或许连20万都不到。

各种走私买卖,中饱私囊。

一半士兵几乎都是营养不良的状态。

滇缅公路又被日军切断了运输线,好不容易通过日军的阻拦抵达的仅有的一点美援,绝大多数又被史迪威这个混球扣下。

干啥呢?

给了滇缅**,也好帮着他们在缅甸战场上拖住日军。

而内地**最终得到的盟国的援助,简直少得可怜。

所以这什么美援,别看名头上听着好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东西,就连史迪威自己也承认:“对于内地的**来说,这点东西简直是用一只麻雀的屎,去肥十英亩的田!”

从阴谋论上来讲:

几大盟国实在卑鄙,只是拿这些所谓的援助作为幌子,就不断的鼓动着**去和日军死战,也好帮助他们拖住日军主力,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更多的利益。

回过头来,甚至还敢不要脸的忽视掉中国人民为了抗日而付出的巨大的牺牲和代价,然后轻飘飘的来上一句:中日战场根本就不是反侵略的主战场。

中国打赢抗日战争还像是承了他们多大的恩情似的!

战胜之后瓜分好处的时候,却又将中方剔除在外。

这当真是把厚颜无耻,卑鄙肮脏等词汇演绎的是淋漓尽致。

说到底,不过是王八蛋的小鬼子率先选择的侵略目标是中国而已,中国是战争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如果当初小鬼子率先选择进攻的目标不是中国,而是其他盟国,结果还未必会怎样呢!

……当然了,虽然蒋军的装备水平的确不咋样,和日军的火力配置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但确实是比当初在敌后艰难作战,被日军嘲笑为叫花子一般队伍的八路军的装备情况要好了太多。

李云龙要不是这些年跟着孔捷吃肉喝汤,部队的装备水平起来了,眼界和格局也彻底打开了,眼下参观**五大主力之一的虎贲军74军部队的时候,指不定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步三愣神呢!

此时明显避重就轻,只说有什么装备,却只字不提具体炮弹数量,火炮门数,资源筹备的张宗灵,的确是有些没脸开口。

诚如李云龙所说,他58师配属的装备,乍一听倒是挺唬人。

可实际上,各式火炮的数量,弹药的储备实在有限。

包括此次第四次长沙保卫战中,用此刻张宗灵一句话的总结来说:“如果咱们的部队再多上十万发……哪怕是五万发炮弹,结果也未必就是这样,说到底国力羸弱不堪,我们这些当兵的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那就抢呀,小鬼子有什么咱抢什么,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你们怕什么?”李云龙一瞪眼,大大咧咧的说道。

张宗灵道:“李兄说的容易,只是我们正面战场和你们敌面战场的情况大有不同,你们在敌后作战,可以借助山区的各式有利地形和日军打游击战,伏击战,时不时的缴获一些物资弹药。

可我们在正面战场上,两军对垒,安营扎寨,随意动兵,岂是儿戏?想要缴获敌军的物资,并不现实。”

“这是什么歪理?”李云龙反驳道:“这老话说的好,活人岂能被尿憋死?路都是尝试着走才能走出来的,想要缴获鬼子的物资和装备,你们不主动进攻,难不成还等着小鬼子巴巴的给你送过来?

咱老李就问张师长一句,除了日军主动发起的攻势,你们被动展开防御之外,张师长可有率领自己的队伍打过几场主动进攻的战役?

张师长可有想过收复一些失地,解救一些民众?”

“这……”

张宗灵又被问住了。

这些年随着中日战争的延续,日军展开多线作战,委员长的长远战略规划是以守为攻,以中日战场绝对充足的纵深彻底拖垮日军,同时期待着英美苏等盟国取得的进展,继而影响中日战局的走向。

蒋军各部队方面基本上奉行的是日军不打我,我绝不出击,日军进攻,我再着手防御,实在挡不住便退让领土。

反正地大物博,总有构筑新防线的区域。

李云龙不管三七二十一,朗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张师长也是读书人,应该知道普鲁士的军事理论家克劳维塞茨在《战争论》中说过的一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这句话说的好啊,要我说两军交锋比拼的不只是兵力,装备,战术等等,更比拼的是双方部队,或者说双方军事长官的勇气和胆魄。

被动防守只会落入下风。

老话也说得好,先下手为强。

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便是面对比自己强上十倍百倍的剑客,也应该有亮剑而出,殊死相搏的勇气。

要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他娘的能打什么胜仗?”

振聋发馈的话语。

泥腿子出身的李云龙,愣是狠狠的给科班出身的张宗灵上了一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