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1198 学习成长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1198 学习成长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8 10:33:53 来源:笔趣阁

……在孔捷故意敲山震虎的策略下,华北抗日局势越发稳固。

华北方面驻守主要县城和交通线的日伪军整日里提心吊胆,随时提防着八路军部队可能发起的进攻。

不久之后又迎来春节。

八路军各根据地一片欢庆,一直在前线作战,精神紧绷的战士们,难得迎来了一场放松和喜悦。

按照总部的意思,这次春节,各根据地,各部队要大过,炊事班特别加餐让战士们过年吃几顿好的,另外多举行一些团体的竞赛活动,以活跃气氛。

多的不说,就是根据地养的肥猪就宰了几千头。

如此盛况,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在八路军抗日革命根据地还真是头一遭。

可惜,有人欢喜有人愁,相对于八路军根据地的一片欢庆,另一边,日军占领区方面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面对八路军故意放出的“春节不打仗”的消息,鬼子和伪军反倒越发的风声鹤唳,如同惊弓之鸟。

在畑峻六和冈部等老鬼子的特别要求下,占领区内的日伪军这个春节更是连半天假期都没有,全部派到各防线严防。

至于日军趁着冬季八路军根据地过春节发起主动大扫荡,借小鬼子几个胆子,如今的鬼子也再不敢了。

如此局势下,孔捷也是彻底放下心来,不久之后,便按照中央的意思赶赴延安学习,当然,一同前去的还有李云龙和丁伟。

出发的时候老李闹着要坐轿车,还吹牛说必须得给老领导们好好瞧瞧。

但孔捷表示还是要低调一点,不能因为铁三角部队得到了发展,就故意拉出去和人显摆吧?

李云龙一琢磨,的确是这么回事,也就点头答应下来了。

于是,出发这天……李云龙一亮相,也不知道从哪个街角旮旯里淘出来的,多久没穿的,当年的一身老军服,破破烂烂的,到处打着补丁却还是连那些破洞都补不上。

就连背在身上的公文包,也故意找了个破包袱代替。

配枪也从上好的勃朗宁换成了最次的王八盒子。

这副装扮愣是把孔捷和丁伟看的直发愣。

“我说老李,你这又是闹哪出呀?”孔捷表示无语。

李云龙却乐呵呵的说道:“老孔,不是你说的要低调吗?咱们铁三角穷啊,这条件有限,好歹没光着腚去延安学习就算不错了。

等去了延安,老领导老战友们问了,飞机?啊,飞机没有!坦克和大炮?嗯,通通没有,枪?枪倒是有一些,不过多是些几乎磨平了膛线的老套筒,就这,两个人还扛不上一条呢……”

“打住打住!”孔捷连忙叫停:“老李,你是懂凡尔赛的!”

“啥耳塞?”

“咳咳,意思就是那些明明很有钱,却装的特别穷苦,还处处叫穷的一类人!”孔捷解释道。

哈哈哈——

李云龙乐道:“这么说就没错了,咱老李就是啥耳塞。”

接着像是说起了伤心事,老李竟是感慨起来:

“说起来都是老毛病了,没法子呀,当年的情况咱们都清楚,好不容易拉扯出队伍,在前线从鬼子手上弄点装备,搞点副业,结果一回头还让旅长知道了,老旅长一个电话打过来,得,咱好不容易搞到的缴获立马能少一大半。

那能不叫穷吗?

俗话说得好,会叫穷的孩子有奶吃,最起码能在老旅长那保住自己的缴获不是?”

孔捷无奈道:“得,老李啊,我说不过伱,你也别折腾了,赶紧把你这身装头换下来。

不就是想坐车嘛,咱开一辆过去就是了,不过说好了,这坐小汽车就太高调了,干脆开一辆破卡车去吧,正好这次去延安学习的还有不少干部,咱这车弄大一点,一车就给拉上了。”

“哈哈,老孔,这就对了嘛!”李云龙立马眉开眼笑起来。

打定主意之后,几人都换了寻常的军装,接着开了一辆破卡车,拉着同样准备赶往延安学习的干部,顺着修往延安的大道,浩浩荡荡的出发。

大道平稳,车速不慢,路上兜兜转转的又在一些军区休整过。

直到次日下午,孔捷一行终于赶赴延安方面的军事学院。

亲自赶来迎接的是学院的陈副教育长。

双方碰面时,陈副教育长感慨万千:“哈哈,孔捷,李云龙,丁伟,同志们,可终于把你们等来了!”

望着眼前这位大佬,孔捷几人恭敬地敬了军礼。

“教育长!”

陈副教育长乐道:“不至于,不至于,孔捷呀,这次你们来延安方面学习,可不仅仅是以学员的身份,同样还以教员的身份,给咱们延安军事学院的学员们好好的上上课。

这些年你们在敌后前线方面的战绩可是辉煌的很。

想必是很有故事可讲,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次既然来了,可不能藏私呀!”

孔捷三人恭恭敬敬地应下。

随后,三人在延安方面住下,倒没有第一时间进入军事学院学习,而是率先参加了相关领导召开的哲学研究大会和战争研究大会。

参会的可全都是大佬,随便一个拉出来,只是轻飘飘地看上一眼,就能让不安分的李云龙立马老实下来的那种。

孔捷秉持着谦恭的原则,多听多看多学,少说而多做。

谁知在会议中本应该是资历最浅,辈分最后的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接着却是被领导点了名字。

领导特别要求三人各自发表意见在前线作战的经验总结和看法。老李其实早就憋不住性子了,既然是你领导让咱开口的,那咱可就不客气了,接着便就着这些年在前线作战的经验,尤其是指挥机械化作战部队,装甲部队作战的经验侃侃而谈起来。

丁伟也阐述了对于机动部队在敌后穿插迂回作战的看法。

最后则是孔捷提出的地空动态配合战术。

这倒是让会议上的众人觉得耳目一新,这地空配合的战术,大家倒是听说过什么。

可叫做地空动态配合战术呢?

原来,这次围绕着大同和张家口展开的违建关东军14师团的战役中,作为八路军航空部队指挥负责人的孔捷,特别做过军事试验,试验了地空动态配合的战术。

——由超长待机的水上飞机充当联络中继和侦查,在对鬼子14师团最精锐的师团部护卫联队发起进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主攻部队动态推进中,利用通讯系统,根据不同地型,可以呼叫挂载不同弹药的对地攻击机或者轰炸机支援。

空中侦查机也动态汇报战线推进情况和鬼子隐蔽火力情况给地面部队指挥员,方便地面指挥员呼叫炮火支援或者坦克支援。

“……简而言之,区别于传统的兵种配合战术,而是把步兵,航空队,炮兵,装甲兵动态结合起来,加强各兵种的联合作战,协助突破鬼子防线,不但弹药消耗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还能有效打击鬼子的有生力量。”

当时,围歼关东军14师团的时候。

井上老鬼子大概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一直隐藏的120毫米迫击炮阵地和99式105山炮阵地,还有剩下的半个大队的三式中战。

他自以为隐蔽的很好,其实从始至终都在八路军的侦察视线当中。

结果,这些部队一出现在战场上,便立即遭到八路军的炮击和空袭。

按照孔捷的说法:

“鬼子训练的作战方式,步炮协同这个大领域,基本都是静态的,都是先搜索目标,然后各类型火炮炸完以后再推进,推进中发现隐蔽火力基本都靠自己解决,打不掉的才撤退后再呼叫炮击。

鬼子的协同作战方式落后,归根究底,是缺乏通讯装备,无法有效联络友军。

从这个角度来讲,此次我们铁三角集团军能够顺利的打掉关东军十次师团,同样是占据了通讯方面的极大优势。

至于鬼子的空中增援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大队一级通过审批以后才能呼叫空中支援,等飞机来了丢完炸弹再进攻,要是前锋中队遇到突发状况,根本来不及呼叫空中增援。

就算来得及,也要先汇报大队部,大队部再呼叫机场航空队,黄花菜都凉了。

鬼子航空队基本上不会把宝贵的燃油放在陆军交战的上空长时间盘旋等待。

这也是为什么在围绕着大同和张家口的作战中,咱们八路军以有限的航空力量却能取得全面制空权的重要原因。

鬼子的这种静态协同战术,有很大的弊端,特别是对于日益复杂又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根本就不够用了!”

“而咱们利用动态协同配合的战术之后。

井上老鬼子的反击部队,重武器一露头就挨炸,预备队一增援也挨炸,咱们的精锐战斗工兵团和警卫团一边绞杀鬼子部队,一边利用火力增援打击和封锁鬼子预备队前进道路。

配备42式冲锋枪、手枪(54手枪)、防翻滚手雷弹、轻机枪、半自动步枪(m1改进型),42式半自动霰弹枪,42式重型防弹衣等新式装备而组成的突击小组绞杀下,鬼子最后的精锐预备队就这样被打崩了。

本来,这支鬼子预备队为了对付咱们铁三角部队,特别装备了大量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就算是普通钢盔兵,短兵相接下也未必就能啃下这支小鬼子。

然而,面对咱们以动态协同战术展开的实验部队的进攻,这支鬼子精锐却是很快败下阵来。

这足以说明新式装备和动态配合战术的好用。

所以说咱们应该在军事领域方面积极进取和改革,争取可以做到动态协同作战,我认为这将是咱们军队未来建设的新方向!”

孔捷的提议得到了领导们的特别重视。

在之后的会议讨论中,孔捷又利用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较为长远的优势和目光,将未来一些较为先进长远的军事发展方向都给提前提了出来。

有一些方向甚至因为太过超前,听得不少干部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孔捷话锋一转:

“这些可以说是咱们未来军事上的建设方向,而现在嘛,还是要立足于如何打败日军,争取民族独立,建设起一个新中国的问题!”

有干部笑道:“同志们,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但是我从孔捷同志的这番话里可是听出了额外的意思!

什么意思呢?

在这孔捷同志看来,咱们打败日军,取得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仿佛就是顺其自然的必然事件啊!

为什么这么说?

咱们还在头疼着怎么打败小鬼子的时候,孔捷同志就已经在考虑咱们国家建设之后,部队的建设方向和发展方向问题了!”

话毕,干部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最终,孔捷,李云龙,丁伟一行在延安方面学习,一口气待了将近三个月,这才在次年初春时分重新返回根据地。

期间有学习的时候,除了军事方面的学习还包括政治方面的学习;也有当教员传授前线作战经验的时候,孔捷几人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讲述着各种军事方面的作战理论和思想。

用李云龙得意的话说:“好不威风!嘿嘿,回去之后你们猜猜咱老李是怎么和秀芹说的?

咱说了,以前咱老李是个粗人,那是因为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去学习,可如今不一样了,咱老李那是文武双全,上能前线杀鬼子,下能学院讲课程。

好家伙,那给咱婆娘听的,两眼冒金星,看着咱的目光那全是崇拜啊!”

孔捷也跟着笑了,看得出来,这老李十分享受和秀芹在一起之后的婚后生活。

这是实话,哪个男人最享受的不是自己的女人对自己的崇拜呢?

这恐怕是按照原有的轨迹和李云龙在一起的田雨,很难带给李云龙的。

再加上这还只是43年初,老李也就30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和秀芹的结合,小日子别提多幸福了。

说到田雨,时间线上暂时对不住,好像到四八年左右,她才会弃学从军,到部队的医院工作,目前暂时还找不到人。

后来李云龙在战斗中负伤住院,十八岁的田雨作为护士照顾李云龙,两人结识的时候李云龙都三十七八岁了,也难怪在情感的共鸣上多有不同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