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1155 孔捷的长远图谋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1155 孔捷的长远图谋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0:20:06 来源:笔趣阁

至九月底。

中国北方的天气已经日益转寒,尤其是连绵的暴雨落下,再加上一阵阵寒流抵达,天气冷的愁人。

仿佛寒冷的冬天已经提前来临。

这次八路军展开前所未有的秋季大攻势,各根据地出动的野战部队数量惊人,甚至不亚于当初的正太战役。

尽管在出战之前,八路军各根据地方面都尽可能的保证作战部队的后勤供应,另外也考虑到战役时间在持续拖延的情况下,天气转凉,将士们需要从单衣转换为棉衣的需求。

尤其是太行根据地的各路部队,在后勤的保障方面更是充沛。

像铁三角部队,尤其是富庶的晋西北抗日独立第一支队,也就是孔捷的队伍,将士们准备的更是充足,不仅准备了御寒的棉衣,还包括各式的生活物资。

但是各路作战部队的数量太庞大了,根本无法保证全体八路军将士们的后勤需求。

好在总部方面掐着时间点计算着战局的情况,约莫着在这天气逐渐寒凉的时刻撤回部队。

另一边,筹谋着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以一场规模性的战役,一举覆灭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的日军动作很快。

短短几日时间内便迅速的调动了关东军一部、华中方面军一部、以及华南地区的日军,迅速的形成三面合围,向华北地区八路军与日军交锋的各处战场合围。

再加上虽然不断战败,但依旧兵力众多实力强悍的华北方面日军。

日军在整体的实力上立马扭转战局,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根据地的联合指挥部的参谋会议上。

孔捷,李云龙,丁伟,王团长一行纷纷现身。

作为太行地区最为精锐的铁三角机动兵团,孔捷,李云龙一行队伍速度极快,不但在展开攻势的时候可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在撤退之时同样是毫不拖泥带水,迅速收缩。

日军即便是借助便利的交通线,从东北地区,华中以及华南地区迅速的调动部队,但总有一个时间差,这些时间差足够孔捷,李云龙,丁伟等指挥员们率领部队及时跳出包围圈,撤回根据地。

再加上八路军在这场秋季攻势中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甚至敢围绕着保定一带展开规模性的平原伏击战,打的日军的一些机动集团都落花流水。

这唬得日军原本准备在援军支持下火速追击的部队立马偃旗息鼓,生怕推进太快跟大部队脱节后,被八路军运动包围。

各路大军更是谁都不敢出头。

只要增援主力部队没有赶到,谁也不敢孤军深入,贸然向八路军追击。

这与抗战爆发初期,日军几千人,几百人的队伍,就敢追着蒋军几万人乃至十数万人追击的情形可是截然相反。

就这样,鬼子是有心无力,只得目送八路军主力部队从保定经井陉撤退回太行根据地去了。

……随着前线日军各方调动的消息一道接着一道传来。

丁伟感慨说:“这小鬼子的动作还真是够快的,咱们前脚撤离,他们后脚就把各路大军调动合围过来了,要不是咱们撤的够快,说不定还真被鬼子给围住了!”

李云龙则是唯恐天下不乱,照例吹起牛来。

“小鬼子来的是快,但明显是被咱们打破了胆,根本都不敢死命追击。”

“嘿嘿,说句老实话,要不是总部的撤退命令催的急,咱老李还真想在平津地区和鬼子来一场硬仗!”

更不甘心的王团长随即附和道:“老李说的一点不错,这鬼子的华北方面军眼看着已经快坚持不住了。

三天,只需要再给我们三天时间,咱们未必就不能攻破北平,把冈部直三郎那个老鬼子抓到咱们的战俘营去。”

“我说老孔,你怎么一直盯着地图不说话?这次要不是你主张立刻撤离,咱们说不得还能再打几场胜仗呢!”王团长有些遗憾的说道。

孔捷回道:“我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老李,老丁,老王,你们说说,即便这几年来咱们八路军各路部队都发展的不错,尤其是咱们太行地区的作战部队,但是从整体形式上来讲,我们和日军相比是优势呢还是劣势?”

这问题问的李云龙,丁伟几人沉默了,就连吹牛号称给我一个师就敢打太原的李云龙也不得不承认。

“瘦死的骆驼比他娘的马大,这小鬼子从整体实力上讲还是比咱们强的!”

孔捷道:“单从这次秋季攻势的战局上来讲,如果不是鬼子的东北军、华中方面军,以及华南方面的鬼子及时增援,咱们是不是可以放开手脚在华北地区全面击溃鬼子的华北方面军。

甚至是直接收复整个华北呢?”

丁伟点了点头,一脸沉思道:“这已经不是可能性多少的问题,如果集中咱们八路军所有力量,仅仅是对付鬼子华北方面军的话,战斗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在这方面我们有绝对的自信。”

“但是日军的增援部队总是到的很快!鬼子的关东军,华中方面军,华南方面军平时作战的时候各自分化战区,处在不同的区域作战。

可一旦某片战区遭受危机,其他日军依旧可以借助交通线迅速的增援过来。

大家说说,鬼子凭什么可以这么猖狂?”

孔捷问出了问题的核心。

李云龙一听这话直接就骂开了:“还能是怎么回事?因为除了咱们之外,其他的队伍都他娘是怂蛋。

就说华中地区,浙赣会战之后,日军已经达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紧接着人家是有条不紊的撤回占领区。

蒋军方面不过是重新收复失地,基本上没有遭到日军的什么有效抵抗,可人家就吹了,在报纸上大肆的宣传,是打了大胜仗,取得了浙赣会战的最终胜利,一举击退日军。

瞧瞧,说的多好听啊!

包括华南地区。

这次鬼子为了应对华北的危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日军大举的调动,我就不相信蒋军没有收到消息。”

李云龙是越说越气愤。

“说句老实话,要是蒋军能和咱们同心同德,咱们八路军在华北方面以全部实力拖住华北方面日军,甚至调动华中,华南方面的日军作战,造成华中和华南方面的鬼子兵力空虚。

蒋军方面再抓住时机,一鼓作气,咱们两军配合作战的情况下,鬼子固守不顾尾。

说不定一举就能把小鬼子占领咱们中国的大好山河收复大半!

这他娘的抗日战争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结束了。”

“可结果怎么样?咱们也收到消息了,这华中华南地区的日军调动,兵力空虚之后,人家蒋军那是照样按兵不动,就当作啥都没发生似的。

搞不好人家还觉得是鬼子故意设下陷阱引诱他们主动出击呢!”

“得了吧,抗日战争打了这么多年,这老蒋的队伍是什么尿性小鬼子怕是比咱们还清楚。引诱蒋军主动进攻,我估计小鬼子早就放弃这个打算了!”一旁的王团长揶揄道。

丁伟说:“所以就像老孔说的,假如咱们八路军集合全部力量在华北地区与日军作战,我想要不了多久就会发展成为咱们八路军与华北,华中,华南关东军,甚至可以说是举日军倾国之力的作战。

蒋军说不定还暗自拍手称快,就等着我们两败俱伤呢!

可要等到咱们八路军被击败之后,蒋军孤木难支,说不定眼下咱们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抗日大好局势,就这样一朝葬送了。”

接着说到东北地区的局势。

丁伟说道:“自从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之后,日军在东北地区的经营更加的稳固了,鬼子修建了大量的永备防御工事,一直提防着苏军的偷袭。

但实际上,苏方目前正忙着和德军作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正打得如火如荼,也根本没有那个精力和实力来对付日军。

随时可以迅速南下增援的关东军,对于咱们来说会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孔捷道:“老丁,听你这字里行间的意思,难道是把解决东北的希望寄托在了苏方身上?”

丁伟没有承认,但是也没有否认。

这何止是他丁伟这么想,包括八路军的许多将领们,在考虑到东北地区的困难重重,考虑到在东北地区盘据多年的强悍的关东军,以及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的伪满洲国时,常常都有些望洋兴叹。

王团长也是无奈的承认道:“以咱们的实力,大家也看到了,对付华北方面的日军尚且勉强。

再加上华中,华南还有各方战区的小鬼子,咱们的实力还是显得有些单薄,至于蒋军的队伍,自保勉强有余,进取根本不足,怕是指望不上。

等到他们奋起,发起反击,收复失地,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东北地区作为日军经营了十余年的大本营,强大的军事防御基础,强大的工业基础,对于咱们来说真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啊!”

“只是难以逾越,并不是不能逾越。再雄壮的大山,终究还是会被意志坚定的人踩在脚下。

当年长征路上那么苦,抗战爆发之后,咱们在敌后生存那么苦,还不是一步一步壮大到了现在?

我始终坚信事在人为,只要咱们不放弃,总还会有机会。”

孔捷的话语铿锵,像是在给几位老战友打气,也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危机同样伴随着机遇,咱们想彻底收复东北地区,击败关东军,彻底覆灭伪满洲国,的确是困难重重,但是一旦成功,这也意味着有巨大的收获。”

“东北是一块大蛋糕啊,小鬼子经营了这么多年,打造的工业基础,经济基础,这些可都是最丰厚的胜利果实。”

“路总归是要靠自己走出来,咱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能把这丰硕的胜利果实拱手相让。”

“老战友们,你们再想想,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此次咱们发起的秋季大攻势,见好就收,以主动的退让,避免部队更多的牺牲,而是退回根据地之后,进一步发展根据地,壮大部队,以图最终的全面胜利,甚至可以一举胜利收复东北。”

“这是不是更加的明智呢?”

此话一出,李云龙,丁伟,王团长几人果然陷入沉思。

如此一想,执着于此次秋季攻势的大胜,果真没那么重要了。

有些话孔捷还没有说。

老大哥,老大哥,别看咱们叫的好听,可人家未必真把咱们当成老弟。

先不说目前苏方正在与德方苦战,自顾不暇,即便等到苏方战胜德方之后,即便是中国方面多次请求增援,人家老大哥依旧是不慌不忙的吊着你的胃口。

干啥呢?

寻求最终利益的最大化呗!

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罢了。

拖一拖可以让中方做出更大的让步,拖一拖,中**队还能消耗更多的日军,再加上东北地区除了苏方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邻国可以随时干涉。

人家何必着急呢?

最后再抓住时机,不紧不慢的在关键节点上出手,轻而易举的击败日军,取得中国人民的感激,赢得伟岸强大的国际形象不说,还能顺利的摘下伪满洲国这颗硕大的胜利果实,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这方面,孔捷甚至坚定的认为,如果由八路军成功的接手东北,收复失地,并全面接手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话。

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少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速20年。

甚至更多。

从滚雪球的原则上来讲,这是原始资本积累的指数爆炸效应。

有了东北地区,全面接手鬼子留下的工业基础、经济基础这张大盘,中国的发展有了跳板,自然会变得越发迅速。

只是这一切尚且任重道远呀!

……

……

日军所期待的大战终究是没有爆发。

当鬼子迅速调动着南下的关东军,西进的华中方面军,以及北上的华南方面军,迅速抵达华北地区之后。

不断的张网下,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扑空。

坐镇北平的老鬼子冈部原本还在为北平的危急而焦急,不久后便得知消息,津门的八路军主动撤离,附近的帝国部队已经重新占领了津门。

接着是保定,张家口,大同、邯郸等重城。

八路军直接舍弃了原有的大好攻势,放弃了这些重要的县城和交通线的固守,而是选择主动撤离,在鬼子的三路主力合围之前跳出了包围圈,退回了根据地。

就连原本在太原方面活动的大量八路军部队,也如同潮水一般退却,短短两三日的时间里便不见了踪影。

秋季攻势展开时,八路军大举围攻太原,闹得是声势浩大,眼下迅速的撤离,转瞬间销声匿迹,一切竟像是梦幻似的。

八路军果决的魄力再一次让日军方面为之震动。

如此大的战争攻势,这么多丰厚的战果是说丢就丢。

最终换来日军集中兵力的合围,功亏一溃,扑了个空。

小鬼子们在郁闷的同时,却又对八路军这种能打也能撤的果决无可奈何。

空留下鬼子关东军、华中、华南各方面军抵达之后,却没有见到八路军主力,打来电话询问敌人究竟在何处时,老鬼子冈部浮现在满是褶皱的老脸上的尴尬和羞愧。

以冈部直三郎为代表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的脸面,这一次是彻底的丢尽了。

不久之后。

八路军的宣传部门迅速运作起来,各条消息满天乱飞,鬼子的占领区也不例外,大概意思是说:

“鬼子关东军、华中、华南以及华北方面集中兵力的攻势之下,八路军苦战之后无奈败退,只得撤回根据地!”

这是占了便宜,打赢了架,还反过来叫冤。

得到消息的老鬼子冈部气的咬牙切齿,可为了大日本帝国的颜面,为了维持日方在国际方面的形象,为了不影响太平洋战场与东南亚战场的作战,也只能借坡下驴,顺着八路军的意思继续宣传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