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1132 特别航空研究领域——无人机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1132 特别航空研究领域——无人机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0:20:06 来源:笔趣阁

其实关于八路军航空部队的建设,关于如何针对性的与日军的飞行部队交锋,以争夺中日战场的前线制空权。

除了根据八路军航空部队自身发展的情况,做出的对空游击战术之外。

孔捷还有些特别的想法。

只是眼下这个想法还没有完全成熟,目前还在初步的尝试阶段。

一支队根据地,孔捷赶到秘密航空研究基地视察指导工作。

一支队航空基地负责人董三,以及杜立特中校,不,现在应该说是杜立特上校了,正带着基地的研究人员们讨论着八路军航空部队建设的下一步发展。

如今的杜立特似乎已经融入了一支队这个集体,甚至可以在研究讨论的会议上学着八路军将领们一样,拍桌子瞪眼的争论,以坚持自己的理论。

董三认为,现阶段一支队航空部队的发展当以应对日军,打赢这场抗日战争为最终的目的。

毕竟八路军在航空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没有日军那样雄厚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持,各方面的研究资源有限,如果从一开始就把研究领域定为现代先进战机的方向,根本无法有效地将航空部队的力量应用在后续的军事作战之中。

杜立特则是坚持认为,应该以现代先进战机为最终研究方向,不应该把资源和时间精力浪费在现有阶段的普通战机身上。

应该打造出战略性的,未来性的,长远性的航空体系。

两人各执己见,据理力争,争的是面红耳赤。

正好孔捷赶到,董三气得不行,对孔捷嘀咕道:“这些美国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这就好比城里的孩子到了咱们乡下农村,咱们只想着铺一条普通的小路呢,人家都想着铺设沥青路面了!可关键是根本就不符合实际情况!”

杜立特也是一肚子委屈,找到孔捷解释说:“孔,你们国家的航空领域,要想真正的起步,就必须要制定明确的未来的研究方向。

如果一开始就只想着多造几架飞机,多打些日本人,就算你们打赢了眼前的战争,对于未来也是不利的。

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把太多的时间都浪费在基础研究上,这肯定会被其他军事强国远远的甩在后面的!”

杜立特这人倒是真性情,能处,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他和董三自然不会料到,这场在他们这些当局者看来恐怕还遥遥无期的战争,再要不了几年就会戛然而止了,因为一系列特殊的原因。

再往后就是各国发展军备,相互竞争的局势。

打造空军优势自然是很关键的一步。

对此,明显是被两人作为公证人的孔捷在思索过后笑着说道:“老董,杜老哥,你们的争论我明白了,老实说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咱们的部队着想。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两边中和一下呢?

咱们先进战机,先进航空领域的方向要做研究。

针对日军作战的一些基础战机和基础战术以及基础空军打击方式一样可以做研究。”

此话一出,杜立特愣了愣。

一旁的董三则是无奈道:“可是,老领导,问题的关键是咱们手头的资源有限,这既要研究对付日军的基础战机,又要研究先进战机,咱们怕是要捉襟见肘了。”

孔捷笑道:“资源的有限更多是体现在复杂战机的生产和制造上,但是一些可以应用于当下抗战环境的特别技术的攻克,是不会受到资源短缺的限制的。”

“老领导,我有些不明白您的意思!”

“还记得前些天咱们的飞行部队秘密偷袭日军华北方面的各大机场时,用牵引绳拖拽的木头和铁皮伪装飞机吗?”

董三点了点头,依旧是一头雾水。

孔捷道:“这些木头飞机和铁皮飞机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很大吗?相对于寻常的战机,甚至是一些比较先进的战机来说。”

“这自然不大,像这样的伪装战机咱们想造多少就造多少!”董三回道。

孔捷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可以把这种木头飞机和铁皮飞机作为基础研究方向,专门用来应对日军。

至于其余的资源和精力,则可以用来研究未来的先进战机领域,进一步提升咱们航空部队的硬实力。”

“木头和铁皮飞机?”

此时不止是董三傻眼,一旁的杜立特也是一头雾水。

孔捷不再废话,丢出了一沓子草稿,草稿是他连夜画的,关于无人机研究领域的一些简陋的基础稿,主要是一个大的方向,作为引导。

“咱们的航空部队起步晚,发展慢,再加上底子弱,如果和鬼子比战机的生产和制造,在航空方面硬碰硬的话,咱们自然不是对手。

那就要想办法出奇制胜。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鬼子研究常规的战机,甚至是先进的战机,咱们就研究这种甚至可以用木头和铁皮作为材料的无人机。

以数量优势和特殊的作战方式给鬼子制造麻烦。

相比于打造常规的战机,生产这些木头和铁皮材料的无人机我想要简单的多,另外还可以省掉飞行员培养的麻烦,避免咱们飞行员的伤亡。

这个领域若是研究透了,往后咱们再针对性的偷袭鬼子的机场,就未必需要咱们的飞行员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驾驶战机去偷袭了,直接动用类似的无人机进行军事打击好了。”

随着孔捷的话语,杜立特和董三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了他所画的草图上。

草图上画着一些简单的图画,真别说,孔捷的画功还是不错的,寥寥数笔,却把图画中的一些简单的无人机画的是活灵活现。

草图上呈现出以无人机战术偷袭日军机场的一场战斗。

一瞬间有大量的无人机向鬼子的机场偷袭过去。

日军原以为还是八路军的伪装飞机,纯粹吓唬人的,谁知道这些无人机竟也搭载了一些定时爆炸的炸弹,直接打了日军一个猝不及防。

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

董三和杜利特作为航空研究领域的人才,很快便领略了这种无人机的神奇之处。

杜立特见识更广,当即反应过来:“我听说德国,包括日本方面其实也有偷偷研究无人机领域,只是大多都用于一些侦查和情报搜集方面的工作,直接用于军事作战的倒是不曾听说。

孔,只是这无人机的研究可是很需要技术支持的,无论是无人机的机体结构,相关材料,飞行控制以及如何进行无线通信遥控,这都将是很难的课题。

即便是我国,也还没有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一旁回过神来的董三却是神采飞扬起来。

他惊喜道:“对喽对喽,这个研究方向就对喽!

杜上校,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你放心,这些对于我们八路军而言都不是难题。

如果暂时研究不出可以远程遥控的无人机打击方式,那么咱们就退一步,哪怕是用放风筝的方式把咱们的无人机放到鬼子的机场去,那也算是咱们的新型无人机打击战术了!”

在这方面,八路军干部们那是极有自信的。

咱八路军厉害在什么地方?

就是厉害在无论多么艰险的环境下,都可以利用特定的环境和现有的资源,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作战方式。

没抢的时候咱们就练大刀,练红缨枪,有了枪咱们练枪法,这有了飞机坦克,咱们照样能打造出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

当初资源短缺的时候,肥田粉都能用来制作炸药。

这应用于军事作战的无人机战术也未必就不可行。

董三和孔捷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

而实际上,通过系统所得,孔捷手头是很有一些无人机领域方面的资料和数据的,甚至包括无人机的结构设计技术、材料设计技术、飞行控制技术、无线通信遥控技术,以及无线图像回传技术等五项无人机核心技术。

哪怕是远程操控着装满了弹药,架满了机枪的无人机,飞到鬼子阵营的上空如同战争绞肉机一般疯狂扫射,在资源充沛,相关技术人才到位的情况下,也未必就不能做到。

正如杜立特所说,到目前阶段,即便是美方也还没有在无人机领域有什么突破性的成果呢!

以八路军目前的情况,想要在航空领域方面突飞猛进,甚至是直接越过美、德、苏、日等航空强国,基本没有可能。

但是在无人机研究领域方面赶超他们,有孔捷这些资料和技术的支持,却是大有可能。

即便不能研制出最先进的无人机,哪怕是研究出一些可以无人驾驶操作,就可以针对性偷袭打击日军机场的无人机作战模式也好。

后世几架木头飞机甚至都可以用来远程操控着摧毁敌方机场。

孔捷相信,如果八路军可以掌握这种无人机打击战术的话,甚至可以一举扭转日军在航空力量方面远强于八路军的劣势,对日军的航空基地造成更大的困扰和损失。

不过八路军一向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多大的锅就做多少饭,这无人机领域的研究自然是一步一步来。

至于一些核心的研究领域方面,孔捷甚至还得多做些准备,以保证机密。

……就这样,孔捷轻飘飘的离开了,留下了一脸愕然的杜立特,以及一脸兴奋的董三,以及足以让他们陷入狂热的后续的领域研究。

当然,对于八路军航空部队的建设和领域研究方面,孔捷还是非常上心的。

只是,这专业领域的事情自然应该交给专业领域的人才去做。

孔捷所做只是配合着总部方面从国立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南开等大学将一些特别领域的物理系、化学系、机械工程系的学生甚至是教授,给暗中转移到根据地来。

有了这些人才,即便孔捷手头没有足够的资料和数据,哪怕是一些简单的引导,也足以让他们开始对应领域的研究。

毕竟人才强国嘛!

……

……

另一边,老鬼子冈部如今算是体会到八路军的强势了,这和前些年他对八路军的印象截然不同,如今的八路大有些有仇必报,针锋相对的架势。

面对八路军游击战方式的空军偷袭,日军在狼狈招架之中,也不得不暂停了原计划的针对八路军各片根据地的偷袭计划。

暂时收缩兵力,加强各大机场的巩固和防御,以提防八路军的空袭。

冈部大将也不得不消停下来,暗中积蓄力量,再与八路一较高下。

双方难得的陷入了一个短暂的相对停战期。

可惜啊,对于日军而言,好景不长。

五一大扫荡刚刚结束没几个月,黎城空战的惨败似乎还历历在目。

大量的八路军敌后武工队闹得日军后方是鸡犬不宁。

浙赣会战到了九月底也接近尾声,日军原本占领的区域又重新被蒋军部队夺回——当然,主要是日军已经在浙赣会战中达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性的后撤。

此时,华北方面的日军还在暗中积蓄力量,巩固治安,加强核心交通线和占领区防守的筹备之中。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八路军方面,在总部为首的指挥机构的指导下,正式开启了针对日军占领区的秋季攻势。

各部作战计划立即按照各根据地部队作战任务拆解分发下去。

八路军华北根据地的战争机器立即启动,甚至包括包头的35军部,也在傅司令的全力配合下,进行了总动员。

各部队按照五一大扫荡时期的经验对后勤,支前,运输,作战几个模块进行编组,统一进行指挥。

最终,就连总指挥都被太行根据地的庞大动员能力惊讶到了,部队还没有展开,后勤保障已经陆续到位,大量军需物资从不同地区往作战区域运输,甚至是根据地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老百姓们都自发的团结起来帮忙,纷纷出人出力,协助运输。

到处都是各司其职的各级指挥机关,军民一体,大车夹杂着小车,在一条又一条的山路上运行,井然有序。

这在42年间,尤其是多省受到旱灾影响,百姓困苦不堪的情况下,是相当罕见的。

至少在蒋军方面,绝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将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全部准备就绪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