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938 罐头生产厂 奇袭之策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938 罐头生产厂 奇袭之策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0:20:06 来源:笔趣阁

孔捷一行吃饭的地方,是358旅的同志们专门为大家腾出来的休息的区域,离358旅其他部队的驻扎地并不算远。

甚至在不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其他连队炊事班的灶房里冒出的炊烟。

一行人赶到的时候,也正赶上这120师的同志们吃午饭。

孔捷带着一众连长、班长们赶过去的时候,张旅长自然也看到了,但是终究叹了口气,没有阻拦。

张旅长知道孔捷是个聪明人,这根据地内的情况他迟早也会发现。

等到一路顺着炊烟赶到了离得较近的一处炊事班的大院里,大家停下脚步,一眼望过去,看清楚这些120师的战士们大多都是带着缺口的窑碗里所盛的食物,当时就明白了。

大家吃的是什么?

杂粮饭,小米黑豆,还有各种谷物煮出的一锅稀粥。

然后就着堆在表面,貌似是蔬菜,仔细一看,明明是山上随处可见的野菜,又根本不见油水,用大锅干炒出来的配菜。

这就是120师的同志们日常所吃的午饭了。

即便条件如此艰苦,可人家120师的同志们拿出来招待孔捷一行的是什么呢?

那是人家本来储量并不算多的土豆,还有榆子面。

可以说是把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129师的战士们了。

这是什么?

这就是革命战友的情谊呀!

就在孔捷一行看的心情有些沉重的时候,李云龙也带着新二团的一些干部赶了过来,等到望见120师的其他战士们所吃的都是什么的时候。

李云龙沉默了。

在返回驻地之后,老李经过一个战士身边时大骂道:“他娘的,碗里头还有几根面呢,没看到吗?把他给我吃干净喽!

你小子进部队进的晚,不知道饿肚子的滋味,以前别说是这榆子面和土豆了,那就是树皮,有的吃就不错了!”

当李云龙和孔捷向张旅长问起385旅的战士们,生活水平为什么还是这么艰苦的时候?

张旅长一脸苦涩的回道:

“我们这里的情况比不上你们386旅啊!

总部其实让人送过来的良种高产的土豆数量不少,前前后后的少说也有个几十万斤吧!

可还是架不住咱们部队的数量太多,吃饭的嘴巴太多,咱们山区的土地又贫瘠,正好赶上这两年大旱,收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鬼子又时不时的来大扫荡,甚至来破坏咱们好不容易种出来的庄稼。

这一来二去的,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哪还奢望能过上多舒坦的日子。”

说到这里,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张旅长有转而笑着宽慰道:“不过呢,情况比起前些年已经好多了,前些年,部队甚至连树皮都得扒下来下锅,就着往肚子里塞。

今年以来有了你们太行根据地不断送过来的一些粮食的支援,还有良种土豆的种植,再加上咱们部队跟着精兵简政,队伍的负担小了不少。

好歹有杂粮面和野菜汤吃,战士们不至于饿坏了肚子。”

听到这里,颇有些真性情的李云龙忍不住开始抹眼泪,一边抹眼泪,一边扭头对孔捷说道:

“老孔呀,啥也不说了,咱们华盛公司必须得把120师的同志们给他包圆了,最起码得让咱们同志们吃饱饭吧?”

张旅长却是一脸的困惑:“华盛公司?”

“旅长,其实老李的意思就是往后呀,咱们120师可以和咱们129师方面多进行一些互通往来,进行一些生意上的来往,军工上的合作,促进彼此的经济共同的发展。

让咱们战士可以吃饱饭,可以穿暖衣!”孔捷解释道。

“真的可以做到这一步吗?”张旅长竟是有些紧张的问了起来。

看着这位为部队操劳,甚至连发丝都有些斑白的老旅长,孔捷郑重的点了点头:“请旅长放心,我们别的能耐没有,但是让部队的每一张嘴巴都能吃饱饭,这点自信我们还是有的!

这次既然过来,咱们西北军区又亲眼看到了咱们同志在吃饭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作为兄弟部队,我们自然不然袖手旁观。

眼下需要先想办法打通咱们西北军区,到咱们太行根据地的通道,这条通道顺利打通之后,我可以安排车队先运送个几百万斤粮食过来,解决咱们120师部队吃饭困难的燃眉之急!”

好家伙,这一开口就是几百万斤粮食。

张旅长直接傻眼,这比咱师长还牛呀!

李云龙则是迫不及待的招呼道:“老孔啊,先别说这么多了,这饭咱们也吃了,话咱们也唠了,赶紧把咱们带过来的礼物送给咱西北军区的同志们吧!”

“对对对,是这个理,差点儿把正事儿给忘了!”

回过神来的孔捷当即扭过头来,招呼了一声。

各连长排长们当即带队,从开进驻扎地的各式作战车辆上卸载货物。

看着像是变戏法一般,从一辆辆运输汽车的车厢里被战士们抬出来的箱子麻袋之类,张旅长诧异道:“这是?”

孔捷道:“旅长,这是我们太行根据地129师的全体同志们对西北军区同志们的一点心意。

主要是一些罐头粮食之类的,另外就是一批军火,包括一些枪支火炮。

这次我们的机械化作战部队,为了避免中途转移的时候目标太大,容易暴露,所以先后分了三批进行运输,这是第一批运输过来的物资,后面还有两批应该陆续会在这两天抵达。”

张旅长一听这话,坐不住了,这次一眼看到孔捷和李云龙带过来的全副武装的装备。

他就知道这129师的队伍发展的可比他们西北军区好得多。

人家孔捷和李云龙送过来的礼物,那能差到哪去?

想到这里,张旅长连忙带了358旅的一些干部,就朝着那些军用车辆赶去,要亲眼瞧一瞧孔捷和李云龙所送的物资。

打开一口口大木箱子,排列的是整整齐齐的一排又一排的罐头,而最让张旅长等干部们感到诧异的是,这些罐头上写的并不是日文,也并不像是从小鬼子里那缴获的罐头,反倒是写着一些中文。

仔细一瞧,上面标注着各种的配料,包括鸡肉,鸭肉,鹅肉,鱼肉之类的,看来是各种肉罐头。

“这些关头难道不是从小鬼子那里缴获的吗?”张旅长惊讶极了。

李云龙乐道:“老队长,这你就不知道了,靠着从小鬼子里那缴获,咱啥时候才能想吃就吃上罐头?

这是我们特别打造的罐头生产厂,咱自己生产的罐头。”

“自己生产罐头!!!”

张旅长险些目瞪口呆,这两年早听说386旅发展的飞速,特别是晋西北铁三角,尤其是孔捷率领的一支队。

可这耳闻不如眼见。

这亲眼见识过后,才意识到这一支队的发展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

他西北军区的120师的部队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头疼发愁,所建的工厂也大多都是一些为了前线作战方便的一些最基础的修械所之类。

可人家386旅的一支队连罐头生产厂都给搞出来了。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有这些资源,有这样的厂子和设备,为什么不投入到军工生产之中?”张旅长忍不住问了一句,这他娘不是白瞎了资源吗?

孔捷解释道:“负责军工生产的工厂也有很多,只是这罐头加工厂其实也很有必要。

咱们根据地上下各部队建了很多的饲养场,养了大量的牲畜,家禽,外加上通过生意,又从鬼子的占领区大批弄回来的一些肉食。

这么多的肉类资源,如果不能妥善保管,一旦天气热了,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浪费掉,所以不如加工做成罐头,保质期更长不说,还可以通过生意链卖出去,为咱们获取更多的资金。

回头也可以换到更多,咱们部队发展需要的军需物资。

这是一种全面发展的观念,反而更能促进咱们军工的发展!

换句话说,这一个罐头厂甚至可以让咱们作战部队的战斗力额外提升三成!”

明白了。

孔捷这么一说,张旅长是个聪明人,自然也就明白了。

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你根据地得发展起来,要不连兵工厂都还建不起来呢,你拿什么建罐头生产厂?

这只能说明人家386旅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夸张的程度。

接着,孔捷又带着张旅长参观了送过来的一些大米和小米,并表示,这是由根据地的一些育种专家特别培育出来的一些良种的作物收获的。

最后则是孔捷和李云龙从铁三角三个团凑出来的一些装备。

包括相当数量的步枪、机枪、火炮。

不止是日军的装备,包括蒋军的装备,晋绥军的装备,甚至美式装备。

这下子又把张旅长给看傻了眼:这小鬼子的装备好理解,这又是蒋军的,又是晋绥军的,甚至是美方的装备,孔捷和李云龙究竟是从哪里搞来的?

最终,孔捷给出的解释只有一句:“做生意!”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对于蒋军和晋绥军来说,他们的军火装备甚至连日本人都敢卖,我要是有钱,他为什么不愿意卖给我呢?”

对此,张旅长还能说些什么呢?

只能是高高的竖起大拇指,再回首望向跟在自己身边的团长、营长们,张旅长忽然觉得有一种“子不如人”的惭愧。

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最终,张旅长十分欢喜的接受了李云龙和孔捷送出的这批物资和军火,因此,对于李云龙和孔捷的感激和看重,自然不必多说。

也越发的坚定了张旅长要和一支队进行各项生意合作的决心。

用张旅长的话说:“不止是我们358旅,我们整个西北军区,甚至我们整个120师开辟的各个根据地,各作战部队只要有可能的话。

孔捷呀,你可务必要帮帮我们。

至于说服他们的问题,你放心交给我,我全都给你办妥了。”

孔捷自然应了下来,但是也补充了一句:“不过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还是根据地的稳固和军事上的胜利,旅长,这一点咱们可不能本末倒置。”

“放心放心,这点道理我自然明白,咱们部队里人尽其用,各种人才都有,这做生意的和打仗的不会相互耽搁的!”张旅长满口答应下来。

……

一二零师,师部。

当张旅长带着孔捷,李云龙二人出现的时候,让一二零师的干部们有些诧异的是,张旅长对待孔捷二人的态度,那叫一个热情。

好的就跟哥仨似的。

事有轻重缓急,孔捷和李云龙此次过来自然不是主要奔着做生意来的,而是奔着奇袭大同的作战任务来的。

这一话题直接展开之后,立马成为了整场会议的核心。

当双方交流过后。

孔捷表示:“现在的战局主要围绕在太行根据地一片,日军此次筹备良久的阴谋是奔着我们的黄崖洞兵工厂去的,小鬼子的注意力基本上全部都放在这一片。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悄无声息的蛰伏,先将咱们的机械化作战部队,分成三批,秘密的安置在西北军区境内。

接下来就是等待太行根据地一片战局的变化,等待我们机械化作战部队适合出战的契机。

当然,这个契机不一定非要去等,只是等待,或许等不来,我们需要主动去争取,去营造,去创造机会。

按照总部的指示,此次我们的机械化作战部队趁机齐袭大同的时机恰恰要放在日军驻扎长治的26师团,包括驻扎包头的骑兵集团南下,与太行部队交战之际。

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让大同的守军不断的向外抽调,削弱大同守军的力量。”

张旅长深以为然道:“是啊,大同是座要塞,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鬼子这些年在大同打造的防守几乎固若金汤,除非防守兵力空虚,否则咱们很难有机会把它打下来下。”

师长拍板道:“那就想尽办法,把鬼子在大同驻守的兵力尽可能多的调出来。”

干部们当即展开讨论。

在座的可都是120师的中流砥柱,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你一言我一言。

头脑风暴之下,很快就有了具体的策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