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668 增援冀中 传奇之路的开始——学霸孔团长

谈起杀戮之王——阔剑地雷研究的进展。

董三的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自从孔捷提出这款定向反步兵地雷,董三就像是着了魔一般,立马在军工部召开了研究会议,专门针对性地研究这款新式地雷。

“团长,您说的那个效应简直绝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地雷还可以利用这种构造去杀敌的。”

“以前咱们的边区造比起小鬼子的手榴弹,为什么威力差得多?人家小鬼子的48瓣手雷,爆炸时能飞射出去48块破弹碎片,而咱们的边区造呢,基本上一炸两半,有些干脆还是哑弹,好多我看着是把鬼子给砸死砸伤的。”

“眼下咱们利用这种炸药爆炸之后,可以将弯曲的钢板定向飞射出去的原理,无疑可以大大地增加咱们这种新式地雷的杀伤破片的数量。”

阔剑地雷,或者说定向反步兵地雷,这种武器自然恐怖。

孔捷问道:“已经出成品了吗?”

“报告团长,一代杀戮之王已经初步定型,目前炸药生产厂共计生产了300枚,就堆积在炸药仓库里。”董三连忙汇报道。

他接着为孔捷介绍道:

“一代杀戮之王,在外观上,是呈现弧形、凸面的方形薄钢板,另外底部加装外壳角架,整体的长度在二十五厘米左右,宽五厘米左右,高度十厘米左右,重十斤左右,内部按照团长您给的设计图要求,装填了数百枚的钢珠、铁刺球、破片等各类杂物堆砌的零散杀伤碎件。”

“另外,为了确保战士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弄错杀伤敌人的方向,在钢板凸起的一面,我们印上了‘此面向敌’的字样。”

孔捷听罢,满心好奇道:“走,带我瞧瞧去。”

“是!”

片刻之后,董三带着孔捷到了炸药厂的炸药仓库,见到了摆的整整齐齐的300枚杀戮之王——定向反步兵地雷。

此面向敌的字样清晰地映入眼帘,深知其威力之恐怖的孔捷看向眼前这震撼的一幕,甚至都忍不住头皮微微发麻。

孔捷拿起一枚杀戮之王掂量了一下,又仔细端详了一阵。

与后世的阔剑地雷相比,这杀戮之王已经是有模有样了,只是在重量上还要重得多,不比后世的阔剑地雷,甚至可以用塑料做外壳。

孔捷手中所拿的用薄钢板作为外壳的杀戮之王,上手稍微重了些,单兵恐怕携带不了多少。

当然,孔捷相信后续修械所会加以改造,使其性能更加优越的。

“太重了些,不比咱们常用的手榴弹和地雷,一个战士能携带两三枚已经接近极限了。”孔捷开口评价道。

董三笑着回答道:“团长,您别看它重了些,但咱们的杀戮之王的威力,那可不是同质量的炸药能比得上的。”

“同质量的炸药,了不起在爆炸周边的20米之内能够对敌军造成杀伤。”

“可咱们的杀戮之王,正面飞射出去的破片甚至能够覆盖到正面200多米远的范围,50米范围内,如果类似冀中平缓的地形,没有掩体,来多少鬼子都是送菜,100米的距离内,只要擦着就能将目标重创,200米的扇形距离内,鬼子进来,不死也伤。”

孔捷乐道:“臭小子,这么自信的。”

“自信是团长给的,团长,这可是从咱修械所出产的,我认为最具威力的一款地雷。”董三回答道。

孔捷问道:“试验过了吗?”

董三单:“试验过了,200米外的稻草人身上都被镶嵌了多枚钢钉,这要是小鬼子的血肉之躯,一准儿得玩儿完。”

孔捷道:“具体的威力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验证。我准备送上一批给冀中方面的部队,咱们修械所再加快速度生产一批,这可是咱们独立团的大杀器,总会派得上用场。”

“是!”

接着,在董三的陪同下,孔捷视察了军工研究所的各项新式武器的研究与生产。

其实这段时间冀中军区中日局势的悄然转变,日军动用装甲车和坦克对付冀中部队地道战的情况,孔捷也早已经收到消息。

此次来军工研究所视察,孔捷也是想看一看,军工所在反坦克作战的武器装备上研究的进展如何。

“那批从鬼子手上缴获的37mm速射炮改造的怎么样了?”孔捷问道。

日军炮兵部队常常配备的火炮有75毫米的山炮,有70毫米的九二式步兵炮,还有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

鬼子的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其实是德制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彷制品。

小鬼子是拿到了德制37毫米反坦克炮的一些设计资料,彷造生产的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

鬼子设计这种火炮,自然是为了对付装甲目标。

可八路军部队压根儿没有装甲车之类的利器。

资源短缺的鬼子,就把这37毫米反坦克炮当作常规的火炮,并入一些炮兵部队进行作战。

第一支队如今连炮营都拉起来了,自然不差一些37毫米的速射炮。

又考虑到后续随时可能面对的反坦克作战。

孔捷便调用了一批闲置的速射炮,交给研究所进行改造,希望可以将性能提升到德制37毫米反坦克炮的程度。

最不济也要达到**37毫米战防炮的威力吧?

董三回答道:“团长放心,这批37毫米速射炮已经改造完毕,可以作为咱们第一支队反坦克作战的中坚火炮。”

“我们彷制了德制的披帽穿甲弹,发射的37毫米被帽穿甲弹,一百米距离上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就算是五百米的距离,也能击穿将近三十毫米的装甲。”

“够用了!”孔捷笑道:“这样的穿甲能力对付欧洲的一些优质坦克的装甲自然是不够的,对付鬼子的薄皮坦克却是绰绰有余。”

“日军装甲最厚的97式改中型坦克的装甲厚度,也只有25毫米而已。”

“97式坦克,鬼子常用于正面战场,在敌后对付咱们八路军部队,小鬼子常用的是**式坦克,和数量更多的九四式超轻型坦克、九五式轻型坦克等。”

“这些坦克,在一些欧洲国家看来,估计劣质到连一些轻型装甲车都比不上。”

“整个坦克最厚的前部装甲,也不到20毫米而已,超轻型坦克的装甲,最薄弱的地方甚至不到十厘米,脆弱的像是一张铁皮。”

“再加上小鬼子的坦克装甲板基本采用铆接结构,而不是焊接结构,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已经差了很多,面对披帽穿甲弹的打击,可以说是弱的像一张破纸,一捅就碎。”

“这样的垃圾装甲,用咱们从约翰那里买到的勃朗宁重机枪甚至都能直接击穿。”

“有了这批火炮,小鬼子的坦克来上多少,在咱们眼里也不过是一堆一堆会动的破铜烂铁而已。”

说到这里,孔捷想了想,又提醒道:

“只是这反坦克炮还是笨重了一些,单兵操作困难,也很容易暴露目标,招来鬼子的炮火打击。”

“咱们研究所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打造一款属于咱们第一支队的反坦克步枪。”

“反坦克步枪!”董三听的一脸为难,团长还真是什么都敢想。

孔捷知道,即便是发展到今天,第一支队的军工研究所,即便是技术有了,在设备上的差距还是难以弥补的。

他笑了笑,说道:“臭小子,别把制造反坦克步枪想象的有多么难。”

“咱们修械所最初的时候还不是只能靠着步枪本身的零部件,东拼西凑地进行一些简单的修理?

可如今呢?别说是修理枪械了,咱们连火炮都能自己造了,还有什么是能难得住我们的?”

“远的不说,德国早就拥有属于自己的反坦克步枪了,咱们要是有那样的步枪在手,鬼子的垃圾坦克还敢在咱们面前嚣张吗?”

说到这里,孔捷话锋一转道:

“当然,直接打造属于咱们的反坦克步枪,这太难为你们了,咱们眼下就先走第一步。”

“打造出属于咱们的普通步枪可以发射的特殊构造子弹,来达到穿甲的目的。”

董三怔了下,问道:“团长,具体怎么个思路?”

对于团长孔捷在军工方面提出的意见,懂三是相当重视的。

几乎没有人知道团长的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知识,这已经是整个第一支队的战士们的共识。

孔捷解释道:“眼下,咱们没有先进的设备和足够的技术支撑来打造属于咱们的反坦克步枪。”

“那么能想办法改造的点,就在于子弹身上。”

“咱们先想想子弹的威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子弹本身的口径,加装的弹药量,也就是子弹的速度,外加上子弹本身的材料能够带来的硬度,从而综合起来达到最终的杀伤,或者说穿透效果。”

“我们可以试着改变弹头所用的材质,用更加坚不可摧的材料,同时再增加装药,提高弹头的出膛速度。”

“如此一来,弹头的质量更高,飞行速度更快,根据动能公式W=(1/2)mv2,很明显,动能只与质量与速度有关,而且速度对于动能的影响要更大,那么它的动能就越大。”

“只要弹头质地足够坚硬,就可以保证在与坦克装甲接触时弹头能够保持形态,那么就不会浪费动能,使得动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子弹的侵彻力。”

“如此一来,咱们甚至可以隔着装甲一枪击毙鬼子坦克里的驾驶员,鬼子的装甲形同虚设而已。”

董三认真地听着,用心去理解,临了,看着侃侃而谈的孔捷,心底忍不住冒出一句:

乖乖,咱团长这是学霸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