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610 人口红利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610 人口红利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0:20:06 来源:笔趣阁

孔捷长叹了一口气。

董三所描述的情形,他虽然没有亲眼看见。

可当年长征时的记忆,有太多的战士因为饥饿,永远的沉眠在了途中。

完全看不见希望的持续饥饿,可以说是世间最惨痛的折磨。

易子相食,饿殍满地。

仅从字眼上又能还原出多少惨痛呢?

“灾民们安置的怎么样了?”

孔捷问道,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独立团的财力,多救治一些灾民。

董三点了点头:“团长放心,八百二十五位灾民已经全部安置妥当。”

孔捷又看向徐轻年,问道:“财务方面可做了具体的筹划没有?

按照咱们财务目前多余的储备金和储粮,如果尽全力安置灾民的话。

根据此次安置这八百多位灾民所用的花费,咱们独立团根据地的最大灾民容量是多少?”

徐轻年回复道:“团长,大概的数据我倒是已经算出来了,按照咱们现有的财力、粮食、物资情况,如果咱们尽全力的话,应该能安置灾民不下一万人。”

“太少了!”孔捷直接给出评判。

“后续一旦灾情严重,可能涌进咱们根据地的灾民远不止这个数量,别说是一万人,十万人都未必够用。”

这话可把董三和徐轻年吓得不轻。

孔捷道:“怎么,觉得我在吓唬你们?”

“不错,咱们有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咱们虽然会通过商队救一些灾民回来,但咱们会量力而为。

总不能把咱们根据地给彻底撑破了,到时候现有的灾民照样没法活。”

“可你们不要忘了,小鬼子有多么歹毒,到时候一旦灾情严重,鬼子还会管县城里的百姓?”

“说不定为了减小县城村镇的经济压力,鬼子会直接把大量的难民往咱们根据地赶。”

“到时候咱们能怎么办?咱们八路军部队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难民饿死不管吧?”

“这都是需要提前筹备的,咱们根据地能够承担的难民数量越多越好。”

徐轻年和董三一齐苦笑起来,这人口一旦多起来,他们二人身上的担子是最重的。

“是,团长,那我们想想办法,早做准备,尽量能多容纳一些灾民。”董三回道。

见董三和徐轻年一脸苦涩,原本义正言辞的孔捷忽地笑了起来,说道:

“我说你们两个臭小子,这么愁眉苦脸做什么?”

“不就是一些灾民嘛,打起精神来,这未必是什么坏事。”

董三听的傻眼,“团长,这么多灾民涌过来,张着嘴巴等着吃饭,这还不是坏事?”

孔捷笑道:“那就得看你们这些干部的能耐了,这些过来的灾民处理得不妥当,自然是灾难。

可处理得好了,非但不是灾难,反倒是一件大好事,甚至可以说是咱们独立团根椐地最大的机遇。”

见董三和徐轻年满脸困惑,孔捷继续解释道:

“这样吧,我给你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个家庭假如有三口人,只有一个成年劳动力去种地,收获粮食,供养三张嘴巴吃喝,这样的家庭生活会不会很艰难?”

董三道:“团长,这肯定的,一个人管三张嘴巴吃饭哪有那么容易?”

孔捷道:“如果又来了三个人,而这三个人都是成年劳动力,现在是四个人开荒种地,供应六个人吃喝呢?”

徐轻年道:“那情况就会好得多,一个人物种地,能养活连带他自己在内的多个人……团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的意思是,这三个人就是您说的灾民?”

孔捷笑道:“不愧是金融系的高材生,反应很快,我正是这个意思。”

“说一句很残酷的话,一个地方发生灾情,百姓颗粒无收,没饭吃,只能想办法逃到外地去填肚子。”

“体质弱的老人、孩子、妇女,甚至是虚弱到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往往能够从灾区闯出去逃难的,多是一些青壮群体。”

“这些人虽然是灾民,可同样是最容易获得的劳动力。”

“如果我们可以将这些逃难过来的民众妥善处置,让他们吃饱肚子,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咱们淳朴的民众不会介意多出点力气的。”

孔捷说的是大实话,这年头,只要能吃饱肚子,民众们又有什么是不能干的呢?

天灾横行,又兵荒马乱的时候。

为什么那么多朴实的老百姓宁肯顶折死亡的风险去当兵?

不就是为了有口安稳的饭吃吗?

当兵是需要时刻准备付出生命的,而孔捷安置了这些灾民之后,只需要他们出一些力气罢了。

徐轻年深以为然道:“团长,您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的确是这么回事儿。”

“难民的出现会给咱们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如果可以将这些劳动力充分的利用起来,的确可以为咱们根据地创造更多的财富。”

“你可以称之为人口红利,或者人口效益、人口利益之类。”孔捷笑道。

“人口红利?”徐轻年十分诧异,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词汇。

孔捷道:“简单一点解释,就是指在一片区域内,可劳动人口的比例比较高,从而为整片区域提供更多的生产力,推动整体经济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将有更多的劳动力来养活大家。”

“当然,这需要一个大前提:咱们需要妥当安置难民,想让难民付出劳动力,首先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吧?这是最基础的。”

“其次,我们需要充分的将这些劳动力利用起来,简单点讲,咱们给难民吃了饭,却找不到对应的事情让大家去劳动,这就是劳动力的浪费,也是咱们资源的浪费。

这样的情况下,难民只会成为逐渐将咱们根据地拖垮的负担。”

董三激动道:“团长,您要说给大家找活的话,这事儿不难,咱根据地各方各面都等着用人呢!”

“咱们这开荒种地,种土豆、红薯等各类作物,各类蔬菜,这得要人吧?

还有牲畜的养殖,鸡、鸭、鹅之类。

咱们的鸡精厂,还有新开的细盐厂,糖厂,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各类作坊,这些商品的生产,还有后续的售卖、运输,这些哪项不需要人?

根据地内各处的建设,盖房子,挖水渠,扩大种植,作物培育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团长,您上次提出的对根椐地向外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内蒙的方向,XJ的方向,还有周边各大敌占区、国统区,晋绥轻地盘的发展。

这些统统都是需要人的,而且还需要长期从事其中的劳动力。

估计一下,上万的劳动力也能用出去了。

这一点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咱们的劳动力有限,部队还得留着打仗,总不能把部队遣散去做生意,所以劳动力一直处于空缺的状态。

可团长您这么一说,我突然明悟过来,这难民要是真的过来了,说不准还真是咱独立团最大的机会!”

董三是越说越兴奋,一旁的徐轻年也忍不住几次插话。

最后,董三用一句话表明了急切的态度:“团长,难民啥时候过来?”

孔捷:“…………”

三人就着如何充分发挥难民劳动力,以及各项发展和措施商议了一阵子,孔捷话锋一转,嘱咐道:

“话虽如此,这件事情不可操之过急,重点首先要放在如何妥善安置难民上。”

“既要保证将难民们安置妥当,还要保证不会影响到咱们根据地对外的防御和发展。”

“这就需要分批次,一批一批的接受。”

“还得做好一系列的筹备手段,防止接收难民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比如敌军奸细混入,故意制造的暴动等等。”

“这些对策都是有原则的,比如外来的灾民可以按照咱们根据地居民多少的比例安置?”

“灾民们居住的区域要怎样分布?”

“在安置好灾民之后,怎么给大家划分土地,减免公粮,拨款赈济等?”

“后续又怎么派出干部和农业、工厂生产技术人员,给大家进行培训,帮助生产,这些都需要做出详细的提前计划。”

而这些孔捷是早有准备的。

他一面说着话,一面从抽屉里取出了一本册子,递给董三和徐轻年。

董三和徐轻年接过手册一看,只见最外面写着:

“独立团根椐地外来灾民登记安置原则与具体办法。”

随着浏览,董三与徐轻年二人惊叹连连,就差拍桉而起了。

临行的时候,董三忍不住拍了一记马屁:“团长,我对您的佩服,那真是高山仰止,原来这一切您早就计划好了!”

孔捷笑骂:“行了,别拍马屁了,赶紧去干正事儿吧!另外,继续尽全力从各方渠道收购粮食,尽咱们最大能力囤粮。”

“要实施咱们的人口红利计划,这粮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是,团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董三和徐轻年齐声应道,拿着孔捷送出的手册,一脸兴奋中离开。

这下子两人又有的忙了。

董三与徐轻年前脚离开之后,敌工部部长王安赶到,向孔捷汇报道:

“团长,按照您的命令,我们已经与根据地周边县城的日伪军军官取得秘密联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