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484 伪善与亲民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484 伪善与亲民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0:20:06 来源:笔趣阁

(关于根据地金融体系方面,书友似乎有诸多疑惑,其实是你们把这个金融体系先入为主地贴合于现代的金融体系,所以想得太复杂、太大了。

我设想的根据地金融体系,当然是由八路军总部为主导,文章中我应该也提到过。

比如四一年二月至四四年六月,八路军根据地便停止使用法币,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边币

以晋察冀、陕甘宁等比较大的根据地为主导,发行边区币,又被群众们俗称为“边区票。

另外,边区币的发行非常科学,边区币以粮食为发行基础,换而言之,有多少粮食储备,就发行多少边区币。

所以边区币的购买力很稳定,再加上八路军部队在百姓们心中的信用,因此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

而独立团在根据地进一步壮大之后,所要做的,只是以总部根据地的边区票发行为主导,然后进一步作为开拓的先锋。

这有啥不合理的吗?我晕……)

话说回来,小说嘛,完全贴合实际是不可能的,但还是要追求一个逻辑性,我尽量在行爽之道中找到G点。

…………

…………

在日军的占领区,日军与八路军双方,一边依托主要控制政权、军事的县城,另一方依托主要开辟的山区、或者村庄建立的根据地,双方将争夺的基础点放在广大的中国农村身上,由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清河村、长柳村、上游村。

这三个村子其实与普通的中国农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要是非找点什么不同出来一个,这些村子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在周围一大片的村庄之中更具有代表性。

另外,这三座村落此刻正处于日军与八路军独立团双方,对农村争夺的拉锯战的中央位置。

就像是双方在拔河,这三座村落便是拔河所用的线绳中央作为标记使用的红绳。。

所以,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双方对于清河村、长柳村、上游村这些处在拔河中线区域的村落的掌控,便意味着可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并进一步向对方的地盘压迫。

独立团这边,在孔捷下达了扩大根据地、扩大游击区域面积的命令之后,其实对于清河村、上柳村、上游村三個村落,战士们也早有接触。

在先遣的宣传干部与三座村落接触之后,颇有民族大义的村民们纷纷表示了对八路军的拥戴,并配合着八路军在三座村落里暗暗地成立了一些民兵组织。

当然,由于独立团目前的根据地控制范围还极其有限,为了保证村民的安危,保护村落的安全,在明面上,这三座村落还是属于日军管辖。

比如不久前日军掀起的春季大扫荡,由于这三座村落一直表现良好,并没有任何暗通八路军的嫌疑,再加上如期上缴税粮。

日军方面是直接避开这三座村落,然后向着八路军根据地的区域进行扫荡的。

大体上来说,清河村、长柳村、上游村三座村落,依旧处于相对的祥和与平静之中。

直到这日上午,这份平静被一阵喧嚣的声音打破。

清河村。

上午九时。

有人在清河村敲响了铜锣,震天响的声音缓缓传遍整个村落,夹杂着一道有些飞扬跋扈的喧嚣声:

“乡亲们,清河村的乡亲们都听好了,皇军马上就要来清河村了,诸位乡亲,请立刻准备准备,到村子的稻场集合。

听好了,是所有人,不管是老人、孩子、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到齐,下地干活的也必须回来。

皇军有要事要向大家宣布,不过大家请放心,这次可是大好事,皇军要来慰问咱们乡亲,甚至还要给乡亲们送慰问的粮食呢!”

这声音的主人,是一名脸上带着丑陋刀疤的伪军,看军衔是个中尉。

此人叫王二全,是日军方面指定的负责清河村、长柳村、上游村一带的征粮小队的队长。

这家伙处事圆滑,两面三刀,欺软怕硬,又不择手段,因为负责征粮期间,总能如期上缴军粮,因此深得日军方面的器重。

至于在清河村、长柳村、上游村之中,这王二全自然是臭名昭著。

每次征粮的时候,这王二全不愧为鬼子的铁杆汉奸,那是不遗余力,威逼利诱,各种手段,想到什么用什么,有的时候甚至直接纵兵进屋抢粮,完全不管具体定下的税收粮到底是多少。

更有甚者,日军给村民们定下的税务已经够为严苛了,已经逼得乡亲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这王二全竟是继续以公谋私,再额外的增加村民们的税收,中饱私囊。

所以这王二全在村民们眼中,那不止是鬼子的狗汉奸,更是村子里的吸血虫。

百姓们是恨不得生吞其肉,活剥其皮。

却又迫于日伪军的武力镇压,是敢怒而不敢言。

此时王二全敲着铜锣,身后带着五六名持枪的汉奸,声音逐渐走远。

有村民拉住自己从王二全等汉奸的背后捡起石子,就想丢过去砸狗汉奸的孩子,脸色稍变中阻止道:“娃,不敢这么干哩,这王二狗就是一条疯狗,可不管你是不是娃娃。”

身旁一名年过五旬的老汉问道,“大刘,这帮狗汉奸又闹腾什么了?”

拉着自家孩子的村民回答道,“谁知道这些狗汉奸又在打什么坏心眼儿?总之,这些汉奸只要进村,一准儿没有好事。”

说话的工夫,铜锣声再次响了起来,这次过来的是清河村的老村长,老村长的脸上挂满了无奈。

听见了两人对话的老村长走近后,压低了声音劝道:“大刘,老张,有什么不得劲儿的,心里骂上两通也就是了。

这群狗汉奸仗势欺人,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赶紧抓紧时间去稻场集合吧,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总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忿再害了自己。”

面对老村长的劝谏,老人家没有再说话,大刘正值壮年,心中有怒火,难以压抑。

“村长,这群汉奸就是一帮害虫,在咱们村子里吸了这么多年的血了。

我听说前段时间咱们村子里也来了八路军的同志,好像还是八路军独立团,独立团前些日子在反扫荡中杀的鬼子是屁股尿流,咱们就不能请独立团的同志们,把这些害虫消灭掉吗?”

“嘘,你小声些,你小声些!”老村长被唬得变了颜色,左手提着铜锣和铜锤,右手一把拉着大刘,走到隐蔽之处,说道:“大刘,你糊涂啊!前些天,独立团的一些同志们来到村子里,我私下里和他们聊过。”

“咱们八路军同志们的根据地,是慢慢向外扩张的,现在还管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咱们村子又处在鬼子县城较近的区域,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八路的同志们来把这些害虫的狗汉奸消灭了,可鬼子转眼就能打过来,到时候咱们怎么办?村民怎么办?村子怎么办?总不能举村迁徙到独立团的根据地去吧?”

“那不是给孔团长添麻烦?再说了,咱们世代居住的村子,乡亲们哪愿意说走就走的?还有那么多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万一小鬼子发怒,那群丧尽天良的混蛋甚至会屠村的!”

大刘无奈道:“村长,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老村长道:“还是老办法,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先把鬼子伪军稳住再说,孔团长那边也是这个意思,这是关键时候,咱们可不能出了岔子。”

大刘点了点头,又担忧道:“村长,老陈那边怎么样了?”

老村长道:“放心吧,鬼子伪军进村之前,咱们提前得到消息,大良带着民兵小队,已经全部躲到地窖里去了。”

大刘这才松了口气。

……

稻场。

清河村的稻场不小,比标准的足球场还要大上一倍,是村民们每年收获了水稻、麦子,专门用来打稻晒麦的场地。

上午十点整。

在王二全等一众汉奸们忙前忙后,敲着铜锣的张罗下,村民们全部到齐。

王二全等狗汉奸一改先前在村民们面前趾高气扬的姿态,此刻正堆着一脸的笑意,在狗主人日军的面前阿谀奉承,摇头摇尾。

日军方面这次过来了一个小队,一眼扫过去,有五六十号鬼子的样子。

为首的是一名日军少尉小队长,似乎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和善,当他杵在集合起来的五百多号村民面前时,一直咧着嘴巴,使自己的嘴角尽量弯出一个代表着笑容的弧度。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份自以为和善的笑容,再配上被他杵在地面上的指挥刀、别在腰间的王八盒子、代表了侵略者和刽子手的一身军装,在村民们看来,反倒显得越发可怖。

待人员全部到齐,一旁的王二全维持了会场的平静之后,一脸狗腿地冲着日军小队长说了几句蹩脚的日语,鬼子小队长点了点头,开始讲话。

一旁日军带来的翻译官,大声地翻译着:

“大家好,我叫青木三郎,起这个名字,大概是因为在我的上面还有两位哥哥。

在我的家乡的院子里,又有一棵四季常青的大树,所以父亲大人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听着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们日本人的名字大多是四个字的,而你们中国人的名字往往只有两个字,其实你们应该知道,我们日本人曾经向你们的唐朝学习过大量的文化,我们两个国家之间有很多文化也是相通的。”

青木三郎一面说着,一面用手比划着,期间始终保持着笑容。

“这次过来也请大家不要害怕,我们大日本帝国来你们中国,其实只是为了打造*****的,在我的国内,人民已经过上了富足、安定、快乐的生活,作为邻居,我们也希望你们中国人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们来到了这里。”

“只是在这期间,有很多中国人不理解我们大日本皇军的所作所为,双方也就起了一些误会和不必要的冲突。”

“我希望这些冲突一定不要在我们彼此之间发生。”

“皇军对你们是非常友好的,我们会保护你们村庄的安定,避免你们被土八路和土匪骚扰。”

“另外,你们村庄里的村民有哪些被什么人欺负了,也大可以告诉我们皇军,比如皇军里边有人在你们村落里干坏事的,也可以告诉我们,皇军会替你们做主,请一定相信皇军对大家的诚意。”

青木三郎说到这里,一旁的王二全倒是有些心虚,威胁的目光在一些村民的身上扫过。

村民群中有两人在低语。

一个道:“爹,你说鬼子是不是真的能替咱们做主?那王二狗一直想欺负小莲,如果鬼子真的能替咱们做主的话……”

另一个满是沧桑的声音低声说道:“憨蛋,汉奸是畜生,鬼子也是畜生,畜生冲你摇尾巴,你当它就不会咬你了?”

“小莲的事情爹外想办法,因为害怕一个畜生,向另一个畜生求助,你爹我丢不起这个人。”

……

稻场前方的青木三郎,又自以为和声细语的和村民们敞开情怀,说了好一阵子,却见村民们始终低着个头,保持沉默。

想了想,青木三郎的目光忽地锁定在前排一名妇女拉着的,看起来只有四五岁模样的小女孩身上。

青木三郎笑得更灿烂了,一手握着指挥刀,一面大步朝着那小女孩走去。

那拉着小女孩的妇女立马察觉到青木三郎的意图,吓得哆嗦着,连忙将小女孩挡在身后。

一名鬼子士兵为了讨好长官,面露凶狠,直接冲过来,一把推开那妇女,就要把孩子抢过来。

青木三郎登时大怒,冲着那抢孩子的日军士兵就是一个巴掌,以日语大骂道:“八嘎,你是要破坏皇军亲民的形象吗?”

“嗨!”那鬼子士兵连忙收回动作,应了一声。

青木三郎又扭过头,蹲下身,继续笑着,并冲着躲在妇女身后的小女孩招手,以有些蹩脚的中国话说道:

“小朋友,你的不要害怕,叔叔的是好人,过来,叔叔请你吃糖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