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479 讨债的来了 英勇无畏八路军(求订阅)

和一群大老爷们待一起,待久了,这男人是会被带歪的。

孔捷并不介意与沈文月这样有文化、有修养、有见识、有美貌又不失英气、勇敢、率真的女人多聊一聊。

在这个颇有局限的时代,能够走出这般的女性,实属难得。

而就在孔捷和沈文月在团部相谈甚欢的时候,独立团牛口村村口,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新一团团长丁伟、新二团团长李云龙联袂而来。

驻地口的哨兵战士见了李云龙和丁伟,连忙合拢脚跟,打了军礼道:“孔团长好,丁团长好,两位团长怎么来了?我这就去向团长汇报。”

小战士说着,扭头就要离开,却被李云龙叫住。

老李笑骂道:“汇报个屁,你小子继续站你的岗,我和老丁到你们独立团来,这就跟到了自个儿家似的,还用通报?”

说着,李云龙招呼了丁伟一声,两人径直朝着独立团团部所在的方向过去。

小战士望着逐渐走远的李云龙和丁伟,苦笑了一声。

的确,这二位一来,通报都省了。

两人并肩走在路上,望着牛口村周边的情形,远远的还可以看到绿幽幽的庄稼地一片连着一片,荒地开垦了很多,土地利用的相当不错,丁伟感慨道:

“老孔这家伙把他的根据地打造的真是不错,庄稼地一片接着一片,我看这些庄稼的长势可不差,收获之后,他独立团这粮食是不愁了。”

“老李啊,这一年多来,人家老孔这独立团的发展,可是把咱们两个团都给甩到后面去了。”

李云龙笑道:“这可不就是狗大户嘛!不过狗大户好呀,要不咱们这两个大债主这次过来,岂不是要空手而归了?”

说着,两人看向彼此,一齐默契地笑了起来。

不久前的春季大扫荡,丁伟的新一团,还有李云龙的新二团可没少给孔捷帮忙,又是打援,又是增援,又是联手伏击。。

当时情况紧急,打赢了仗,李云龙和丁伟这边儿也来不及下令打扫战场。

结果呢?

强龙哪能压得过地头蛇,在人家孔捷的地盘上,下手稍微慢一点儿,别说是缴获装备了,甚至一颗子弹都别想捞到。

孔团长当时说的实诚,“老李,老丁,眼下战事紧急,没时间搞什么缴获,武器弹药什么的,战斗完先丢在这大山上就是了,后续我会派战士们上山打扫战场的。

另外,这山里头还有我们布设的一些地雷什么的,别再误伤了咱们自己同志,那可就不好了。”

“不过你们放心,回头战斗结束了,你们只管来我独立团,该是你们的装备,我老孔一口唾沫一個钉,一颗子弹也不少你们的。”

就这么着,李云龙和丁伟给孔捷打起了短工。

眼下这两位大债主一起找上门来,自然是来找孔捷要装备,要工钱来了。

来独立团团部,对于李云龙和丁伟来说,自然是轻车熟路,这两位团长在独立团更不是陌生面孔,一路走来,战士们见怪不怪。

就这样,两人一直走到团部所在的院子。

见到院门口正在呼哧呼哧地举着石锁锻炼的和尚,李云龙随口问道:“和尚,老孔呢?”

“团长他……”

和尚话还没说完,李云龙的大嗓门儿已经响了起来,朝着屋子里喊道:

“老孔,老孔,我和老丁来看你来了。”

话音落下,孔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紧接着沈文月跟在孔捷的身后,也走了出来。

望见这一幕的李云龙和丁伟足足愣了数秒。

孤男寡女从一个屋子里走出来,这他娘还有啥好说的?

李云龙的眼珠子快要瞪了出来。

他娘的,老赵前两天给我讲了个金屋藏娇的典故,老孔这小子玩儿的花呀,竟然在团部藏了这么大个美人儿!

李云龙琢磨着,前些日子听说老孔的独立团来了个晋南报社的女记者,估计就是眼前这位了。

这还是丁伟和李云龙,第一次见到沈文月。

丁伟的神情倒是比李云龙平静得多,但心底同样是在感慨:

好家伙,事事都让老孔抢了先了,打仗,搞缴获,弄发展也就算了,这找婆娘怎么也赶到我和老李前头去了?

孔捷这边儿也有些意外,没想到李云龙和丁伟来得这么突然。

但人家来都来了,总不能下逐客令吧?

孔捷也就顺势对身旁的沈文月说道:“沈记者,真是巧了,刚才还和你说到,这晋西北铁三角另外两个团的团长老李和老丁,这正主就来了,正好给你介绍介绍。”

他先是伸手示意丁伟,“新一团团长丁伟。”

沈文月大大方方地向着丁伟伸出手来,笑道:“早听闻过丁团长的大名,今天终于有幸得见,丁团长,我是晋南报社的记者沈文月,很高兴认识您!”

丁伟怔了怔,道:“你好”,伸出手,两人行了握手礼。

孔捷又介绍向李云龙,“新二团团长李云龙。”

沈文月同样伸手。

却不想,一向大大咧咧的老李,用衣服擦了擦手,想伸出去,又有些犹豫道:“这……和女同志握手,不大好吧?”

众人:“……”

丁伟乐道:“老李啊老李,还有你不好意思的时候呢!”

说着,大家都笑了起来,孔捷又招呼了三人,重新进了团部的内屋,一一落座。

作为东道主的孔捷笑道:“沈记者,我和老李,老丁都是四方面军的老战友了,当时刚入伍的时候还是一个班,一起经历过长征,这么多年,一路摸爬滚打过来,并肩作战多年,是在战场上性命相托的战友兄弟。”

“打仗的时候,那是合起火来欺负小鬼子,平常在一起也是有什么说什么。”

“这三个大老粗在一起,有什么话说得不中听的地方,还请沈记者不要见怪。”

“另外,沈记者不用客气,我们这些当兵的没什么讲究,说话喜欢率直一些。”

“沈记者有什么想说的只管开口,有什么想问的、想采访的,也不妨直问,只要是能说的,我们知无不答。”

丁伟道:“不错,老孔的意思就是我和老李的意思。”

李云龙也点了点头,却又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有一点咱老李可得纠正纠正。”

见三人有些困惑,李云龙挺直了身板,稍稍昂起脑袋说道:“老孔刚才说三个大老粗在这里,这话咱老李就不爱听,咱老李怎么就是大老粗了?要说大老粗,也是两个大老粗在这里,至于沈记者和我,咱们可是文化人。”

噗……

有眼力劲儿的和尚才给三人倒了茶水,丁伟刚把茶缸放到嘴边,听到李云龙这一开口,险些把茶水连带着喝嘴巴里的几片茶叶给喷出去。

“老李,就你,文化人儿?你该不会是觉得脑袋比别人大上两分,那里面装的就是文化吧?”

李云龙哈哈笑了两声,乐道:“老丁,这俗话说得好,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真以为咱还是那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的李云龙?”

孔捷一脸正色道:“老丁,我听老赵说了,这段时间老李一直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据说前几日新二团由老赵监考的团内干部汉字听写考试,老李还拿了前三名呢,就冲这个,咱还真不能再笑话老李是个大老粗了。”

“就是!”李云龙乐道。

丁伟笑道:“呦,老李这还真是长进了。”

李云龙无奈道:“这没法子,老赵天天说,学习使人进步,你们瞧瞧他孔二愣子,自从学习之后,人不愣了不说,比以前机灵多了。”

“咱老李一琢磨,学习有这么多好处呢!那咱可不能落下。”

“再加上咱老李天资聪慧,就这么着,没用多久,咱就有文化了。”

孔捷道:“可不是嘛,前两日我听参谋长说,自从老李学习文化知识以来,在旅长那边挨骂的次数都变少了,旅部刷锅的老刘,喂马的老陈为此都直犯嘀咕,说老李这一学习,大家还真不习惯,好久都没看见他人了。

就连旅长养的那匹马,听说许久不见老李,胃口也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整匹马都瘦了不少。”

话毕,屋子里短暂的几秒沉默过后。

除了不知道这刷锅喂马在旅里代表着什么梗的沈文月有些困惑之外。

丁伟,孔捷,包括一旁倒茶的和尚,再也忍不住了,三人毫不顾形象地大笑起来。

李云龙:“…………………………”

“他娘……老孔,几天不见,你小子的嘴巴还是这么损,你这到底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顾忌到一旁还有个女同志,更是个记者,万一咱老李骂人,再被这记者定性为粗俗的八路军团长,给通过报纸宣传出去,咱老李这一辈子的名声可就毁了。

李云龙忍住,没有爆粗口。

笑声肆无忌惮了好一阵子,才逐渐停歇。

沈文月虽然不太懂笑点在何处,更不清楚李云龙的光荣历史,但有一点她算是看出来了。

就像孔捷所说,这三位八路军团长之间的战友情怀相当浓厚。

沈文月赞叹道:“孔团长,您有这样的革命战友,真是令人羡慕,世人知道的大概就是八路军铁三角联合作战,对付日军的威名。

可他们哪里知道,所谓的铁三角,在我看来,更代表着您和李团长、丁团长之间相濡以沫、并肩作战的浓厚战友情怀。

这或许才是晋西北铁三角稳固与强大的根本缘由。”

沈文月突如其来的一席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却是齐齐地点点头。

丁伟说道:“沈记者这句话算是说到点上了,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咱们铁三角能够在这次反扫荡中,表现出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归结于一点,正是因为我、老李、老孔三人之间,这么多年的老战友了,彼此之间早有默契,这打起鬼子来,即便没有及时的通讯,也完全明白对方想干什么,会怎么打,然后再配合作战,这才能取得格外显著的成效。

从这个方面我甚至在想,晋西北铁三角的防御模式,或许是无法复制的。”

孔捷道:“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这次对付小鬼子,老丁和老孔,简直就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好多配合咱们心里互有默契,根本不需要我派人通知,当然,时间上也来不及彼此通讯。”

“最后日军大兵压境我独立团根据地,老李和老丁更是没话说,两人甚至舍弃自己所在根据地的防守,倾尽全力来援助我独立团。”

“就冲这一点,若不是咱们彼此之间的这份浓厚的战友情怀,彼此多年的熟知与了解,又有谁能做到?”

丁伟和李云龙听得无不点头,表示赞同。

孔捷继续道:“沈记者有所不知,这次反扫荡,我独立团之所以能够解除危机,多亏了老李和老丁率领部队的及时援助。”

“什么是战友情怀?这就是战友情怀,老李和老丁一听说咱老孔有危难,二话不说,立马赶来援助。”

“我甚至连道通讯都没有来得及传递出去,老李和老丁就来了,两位老战友令人感动啊,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别无所求,别无所取,战斗结束之后,老丁和老李甚至连口茶都来不及喝上,就率领部队又匆匆返回各自的驻地。”

“就冲这个,沈记者,这次返回晋南,如果你们报社要出报纸报道此次作战的话,请把这次战斗胜利的功劳,主要分给老丁的新一团和老李的新二团。”

丁伟:“……”

李云龙:“……”

两人默契地对视了一眼,无不在心底大骂这孔二愣子狡猾。

这话能接吗?什么“别无所求,别无所取”,扯淡,我们那是给你老孔打短工,是要收工费的。

眼下咱来讨债来了,你老孔别想着给我们带顶高帽子,就能把咱打发了。

只是这沈记者还在这儿呢!

李云龙和丁伟一琢磨,总不能为了点装备再丢了面子,只好含糊其辞地应付了几句。

接着四人又聊了一阵子,沈文月自然是有眼力的,知道这三位团长见面,定是有话说,便主动找了由头从团部离开,只留下孔捷三人。

离开之前,沈文月倒是向孔捷三人郑重表态:

“请三位团长放心,待文月返回报社之后,一定会发报为八路军部队正名,八路军并非是游而不击、怯战避战的部队。

相反,就文月在八路军根据地这段时间的所闻、所见、所感,无不证明,这是一支比任何部队都英勇无畏的抗日武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