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194 打仗种田两不误 土豆(求月票)

……但凡是独立团,甚至八路军这边和武器沾边的东西,都贴上“董三”或者“三哥”的标签,这似乎成了董三的终极追求。

董三是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激动。

“对了,团长,之前您启发了我,可以用电线,通过电流来远程起爆炸药包,后来我就想了,那是否是和电路相关的特别方式,都能制成类似的炸药包呢?”

“断路的时候相安无事,可一旦线路闭合,立马就会引发爆炸,这似乎就是使用电路控制爆炸的简单核心思想。”

“后来我就仔细琢磨,要怎么发挥这种特性呢?我突然想到了咱们正在进行破袭行动中,鬼子的铁轨,铁轨是导电的,如果我利用压过电路的铁轨将整个电路彻底闭合呢?”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咱们制作的这种边路炸弹,给埋伏在鬼子的铁轨上,只要小鬼子的火车经过,立马引发爆炸,威力足够,甚至能把鬼子的火车直接炸翻!”

孔捷怔了怔,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战俘营捡了个妖孽人才。

董三这小子,完全无师自通啊!

铁轨炸弹他的确也有想过,只是还没有告诉董三呢,人家自己就琢磨出来了。

有的时候思想就是这么奇特,但凡成功的开个口子,很多东西顺理成章的也就出来了。

感慨之余,孔捷搭着董三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好小子,好好干,我看好你,咱们搞军工嘛,就应该有天马行空的思想,不要被旧有的思想给束缚了。”

“炸弹这种东西,可以远程起爆,也可以用铁轨起爆,甚至可以用闹钟定时起爆。”

“火炮的使用有曲射的,有直射的,有小口径的,也有大口径的,但殊路同归,原理上大同小异,比如鬼子的掷弹筒,靠的是撞针、气密性,还有火药包的推射。”

“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利用上,可同样也可以抛开这些特定的理论,改造创新属于咱们自己的武器。”

“思想上要学会变通,比如鬼子的掷弹筒,他的确是曲射,打出去的炮弹走的是一条曲形的抛物线。”

“可如果在一定距离之内,比如说两百甚至一百米的炮击路程,那,这打出去的炮弹是不是相当趋近于一条直线呢?”

“如果咱们这个时候把掷弹筒的炮筒放平,不再冲着半空,是不是完全可以当做直射火炮,对付鬼子的炮楼?”

“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董三恍然。

“另外,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也别忘了,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比如古代打仗用的投石机,那么重的石头都可以投出数百米远,咱们用投石机投射炸药包怎么样?投射集术手榴弹怎么样?”

“比如明清时期的臼炮,咱们独立团不是缺少大口径的攻坚火炮嘛!如果利用臼炮原理,多大的口径还不是想造就造?你就是拿个汽油桶,只要保证它的气密性,底部设置合理的炸药包,将炮弹推射出去,他一样可以成为一门大口径的攻坚火炮。”

“手榴弹就一定要手扔吗?为什么就不能用来发射?比如用步枪就可以发射的手榴弹,是不是比你手扔得远多了?”

“重机枪机动性差,你就让它长腿跑起来;掷弹筒口径小,射程近,你完全可以给他增大口径,增大射程,或许就是多垫点儿火药发射包的问题;坦克的铁皮子是厚,可为什么一颗子弹不能直接给它射穿?如果连坦克的装甲都能直接射穿的子弹,是不是可以无视鬼子砖石结构炮楼的防御?”

“那么要怎么做呢?从子弹的结构上想问题,从枪械的发射上想问题。”

“所谓的攻坚武器,为什么一定要是火炮?子弹难道就不可以?”

“我听说欧洲那边有些国家的武器就能达到这种程度,为什么咱们不可以?”

……

……

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怕腰疼,孔捷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反正懂三这小子是个人才,不怕给他打击坏了。

因为这些都是未来真实实现了的情况。

所以尽管听在董三的耳朵里有些天马行空的意思,有些震撼,可董三一寻思,他忽然发现,似乎都很有道理,都很有可行性。

见董三似乎有些呆滞,孔捷笑道:“行了,我就说这么多,你慢慢想,修械所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得自信一点,你小子可是个人才。”

望着孔捷逐渐走远的背影,董三朝着孔捷的方向郑重地敬了个军礼,然后喃喃道:“团长,您才是人才呀!”

定时的炸弹!

会跑的重机枪!

能够穿透坦克护甲的子弹!

打穿鬼子炮楼的子弹!

平射的掷弹筒……

这一个个遐想,在董三的脑子里天人交战着。

董三的呼吸忽然变得急促起来,他的目光里满是火热……要是这些武器都能给研究出来,打小鬼子,那不就是玩儿嘛!

当然,董三还是清楚现实的,现在修械所的条件虽然还算不错,可是想把团长孔捷所说的这些新式武器发明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臼炮!汽油桶就成?只要炸药包管够,岂不是能直接用炮弹把任何目标都一举摧毁?我靠,这也太没良心了吧!不过的确令人期待啊!”

……

驻地南侧的耕地上。

孔捷才懒得去管自己方才的那些一番话对董三造成了怎样的冲击,把那些点子一股脑说出来,他心里倒是痛快了。

至于董三到底能不能把那些武器给研制出来,谁也说不好,但有个方向总是好的。

耕地里正有一些百姓忙碌着。

孔捷赶过去的时候,其中一个年长的抬头望见,连忙迎了过来,热情道:“孔团长,你来咧!”

孔捷笑道:“赵大叔,土豆种植的情况怎么样了?我可是按照您的吩咐,之前驻地的战士们拉屎撒尿,可都是按照规定的地方去的,这农家肥全都给您攒起来了。”

赵五是眼前这些农民里边最年长的,今年有五十多了,辛庄的百姓们都说,赵大叔务了一辈子农,在务农方面的经验是最多的,特别是在种土豆方面,赵大叔很有经验。

所以孔捷把赵大叔,连带着辛庄的一支农耕小队,给请到了驻地。

管吃管喝,还发工资,再加上民心所向,赵五一行人自然是乐意的。

此刻孔捷询问,赵五自信道:“孔团长,您就放心吧!额了解这土豆的习性,那就和了解自己的娃是一样的。”

“土豆很吃肥料,这地里初期的农家肥,额已经带人全都浇过了,下种之前嘞,整片土额都给深翻了一遍,现在的土壤肥沃的很。”

“另外,你说的那个什么土豆脱毒,额不是太懂,但大概意思是听明白了,按照额们乡下的经验,就是用草木灰在土豆种上抹上一遍,那效果就很好。”

“这土豆喜欢阴凉,潮湿一些的环境,按照咱们山西的温度,这个时节种植是最适合的,有个三两个月,差不多十一月份左右就能收获了。”

“眼前嘛,孔团长你瞧瞧,苗子都已经长出来了,要说这苗子,倒是比额平时见过的土豆苗那都要壮实得多咧!”

说到这里,赵五凑近了一些,问道:“孔团长,说实话,额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土豆种,这五十斤土豆母子,额看得出来,那可不一般咧!”

孔捷心道,这可是土豆良种,自然不一般。

地里的土豆苗的确已经长出来了,有些长得快的甚至已经成型,细看就会发现,这良种土豆株型直立,株丛茂盛,茎粗壮,复叶肥大,叶色浓绿。

明显是成长的非常健康,看来赵五的土豆种植经验的确过人。

孔捷笑道:“是啊,赵大叔,我偷偷给您讲,这可是一批好土豆种子,从小鬼子那儿缴获的,亩产量若是施肥得当的话,甚至能高达几千斤。”

“几千斤!!!额滴天咧!”赵五人都傻了。

就算是像他这样经验异常丰富的老农,种植的土豆亩产量也不过几百斤。

几千斤这是什么概念呀!

见赵五震撼,孔捷道:“所以我托大家伙种植了这五十斤土豆,将来收获之后,还是要作为土豆母子继续扩大种植下去的。毫不夸张的讲,凭借着这五十斤的土豆母子,种植,繁衍,咱们根据地,包括周边的乡亲们,甚至能够凭着这种土豆,以后再不用饿肚子。”

赵五已经惊呆了,“孔团长,这土豆种子真有你说的这么好?”

“您要是不信啊,等这半亩土豆收获的时候您就知道了。”

赵五也是个聪明的农民,连忙说道:“那要真要这样,孔团长,你请额们来种地,这工资额也不要你的,到时候这土豆种出来了,你分额个几十斤,额也带回去扩大种植。”

孔捷乐道:“您呀,只要把这土豆帮我们八路军种好,工资一分钱不会少您的,到时候呢,作为额外的报酬,我再送您几十斤这样的土豆,您看如何?”

“哎,孔团长,那就太谢谢你咧!”

孔捷笑着点了点头,又和赵五聊了一些关于土豆种植的问题,孔捷以更高的眼界提醒赵五多注意一些事项,这才离开。

能让根据地的军民都不再饿肚子的土豆问题处理好,孔捷这才算是稍稍放下心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