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1157 真正的多面手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1157 真正的多面手

作者:白担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07 11:02:09 来源:笔趣阁

……由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主持的,秋季攻势战后特别军事会议,参会人员包括晋察冀根据地,晋绥根据地,晋冀鲁豫以及陕甘宁和山东等各根据地的将领们。

基本上都是参与指挥了此次秋季大攻势的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

就连各根据地,各军区的司令员们都来了。

会议室的位置有限,于是干脆就在副总参谋长的建议下,将会议的地点改到了总指挥部外宽敞的大院里,将领们便搬了板凳围成几圈开会。

老领导们自然坐在核心。

按理来说各大根据地的司令员包括各军区军分区的司令员们纷纷到场,参与会议的高规格人员很多。

师、旅长什么的,位置不够的情况下,说不得都得靠边坐。

更别说是孔捷,李云龙,丁伟几人了。

但是在老总的特别要求下,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倒是被额外的安排在了会议的第三排位置,对此其余将领们倒是谁也没有二话。

真要是论功行赏,从基层的指挥员说起的话,孔捷三人当得上是前三。

人家往前坐坐也是合情理的。

会议开始之后,老总率先做了开场白,老总的风格一向干脆,毫不拖泥带水,一句话便点明核心:

“首先大家伙还是说说这次秋季攻势展开之后,咱们各根据地,各路部队遇到的问题,和准备上的不足,从战争中吸取经验,这永远是咱们八路军部队成长和制胜的法宝!”

话题被引出之后,各级将领们纷纷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这次秋季攻势展开之后,负责围攻太原,并且率领部队围了太原整整一个多月的王旅长率先说道:

“老总,咱们部队如今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后勤保障更是做得到位,这次的战斗展开之后,咱们将士基本上就没有饿肚子的,甚至吃的是精米,隔三差五的还能有肉!”

有将领笑道:“老王,这不是好事吗吗?”

王旅长说道:“本来的确是好事,这次我们旅负责打太原,各方部队支援了很多,甚至给我们送了最好的精粮和大量的肉类食品。

这可比咱们以前只能喝稀粥,吃野菜的苦日子好了太多了。

问题偏偏就是出在这个地方。

部队是吃得好了,但是严重缺乏新鲜蔬菜,结果导致大量便秘,有限的水果罐头又只能送到一线作战部队。

老孔他们号召大量的医生编撰出的赤脚医生手册中提到过,这营养必须得保持均衡,粗粮和细粮都是保证人体营养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回咱们反倒是粗粮吃的少了。

得不到蔬菜补给的二线部队,健康状况很差。

这山地作战运输不畅,天气不好,新鲜蔬菜非常容易烂,这么多部队扎堆,水果罐头和蔬菜罐头平时囤积太少,大规模作战供应根本不足。

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咱们这平时吃粗粮,吃野菜,几乎都快吃习惯的部队,突然换了精粮,吃了肉,居然还吃出问题来了。

这问题比我们预料的都严重。

后来开军事会议的时候,刚好赶上肚子出问题,会议几乎是在茅厕开的,一帮指挥员们都闹肚子了。

战士们也开始出现各种身体状况,好在太原城的小鬼子一直紧闭大门不出,这才没让鬼子趁机抓住破绽。

最后还是开群英会,有战士想出来在战场发豆芽吃,这才解决了问题。”

众将领听罢,也是感慨不已。

有羡慕的:“前些时候,我们根据地粗粮都不够吃,还得上山挖野菜,刨树根,老王,你们这伙食条件好啊,细粮都能吃到拉肚子,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也有笑着玩笑的:“还真是穷日子过惯了,一下子倒不会过富日子了!”

老旅长总结道:“蔬菜罐头,水果罐头,健胃消食片,山楂片,粗精结合,这些东西平时不起眼,但是非常关键。

后勤方面的确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另外咱们各连的炊事班也应该下放一份标准,要保证战士们的营养均衡,平常粗粮细粮混着吃,不能穷的时候只吃粗粮,如今部队的条件好了又只吃细粮。

这两者都是会出问题的。”

参会的将领们纷纷点头,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录,回到部队之后会注意此事。

接着,太行根据地的将领们又提出了一个让其他各方根据地的干部们有些目瞪口呆的问题:

“部队运输车辆多了以后,居然在大后方出现了大塞车现象,交通一片混乱。

咱们缴获大量日军卡车,接收了一部分美方援助的卡车,还有一部分向蒋军购买的卡车。

这些车辆有的是右舵,有的是左舵,导致有的卡车是靠右行驶,有的靠左行驶,在狭窄的道路上经常出事故,极其不安全。

以前部队只有几辆卡车的时候横着开都不要紧,现在突然多了这么多卡车,要统一整治,不然提高不了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孔捷表示:“根据地现有交通条件太差,交通问题的确要着手改造,现在不比以往了,咱们根据地都要本着稳固发展的原则。

甚至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据地都将是咱们部队赖以发展生存的固定场所。

趁着这个冬天,大家可以发动群众有偿修路,正好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给老百姓们发工资。

冬季修不了沥青路,大家先修基础,等开春天气条件合适了全部修沥青主干道。”

接着又有将领提出,八路军各根据地的发展存在着不均衡问题。

原本这倒是没什么。

处在敌后的艰苦作战环境下,由于敌人的军事封锁,八路军各片根据地,前些年时候缺乏交流和沟通,彼此的发展自然是有强有弱。

有的部队打鬼子吃肉,装备换了好几茬,还有的部队一直遭受日军的军事封锁,过得十分艰苦,枪支弹药缺乏。

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直到这次秋季攻势展开之后,以孔捷,李云龙,丁伟为主的八路军机动部队,在长距离的穿插作战的过程中,与其他各根据地的部队协同作战的时候,这才暴露出弊端。

发展较为落后的部队根本无法适应孔捷他们发展出来的新的作战模式。

各种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甚至是地空协同作战。

没怎么接触过的八路军部队根本跟不上节奏。

好几次险些帮了倒忙。

此次主动发起的秋季攻势还好说,往后发起战略反攻时期,若是全面联合作战,这些薄弱的环节很容易就会成为日军突破的破绽。

最终的解决方案由副总参谋长提出:

“此次秋季攻势过后,日军在华北方面的占领区面积进一步缩小,我军各片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部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的建立各片根据地彼此之间的联系。

以强带弱,促进各根据地向均衡的方向发展。

另外,咱们军工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向各片根据地扩增,至少要保证这主要抗日根据地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军工产业,以确保在敌人的军事封锁之下依旧可以保证装备弹药的供给。”

说到这里,副总参谋长直接望向孔捷:“孔捷,这方面你要多协助后勤部门做好工作!”

“是!”孔捷应了一声。

接着会议又说到各根据地的情报工作和保卫工作。

副总参谋长表示:“情报工作一直是咱们部队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每次的战役结束之后,由于两军接触,人多眼杂,难以保证我军的情报系统不被敌人渗透。

这次根据地稳固发展,部队重新修整开始之后,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排查和保卫工作。”

“另外除了内部的排查和保障之外,要进一步的散布迷惑性的情报,以麻痹日军。

这方面一支队的战略伪装部门是一个极好的表率,孔捷,你要在这方面多与总部情报部门沟通协作。”

“是!”孔捷再一次回应道。

会议的主题又说到各根据地在军事发展的同时,要保证经济的发展问题。

负责此事的副总参谋长干脆二话不说,直接喊道:

“孔捷,你和同志们说说你的心得,是如何将独立团一步一步的壮大,将根据地逐渐发展到如今的局面的。

也好给各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做个借鉴。”

“是!”

孔捷第三次应道,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草稿文件,将一支队这些年在方方面面的发展心得介绍了一遍。

他最后总结道:“要说咱们敌后根据地的发展,要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壮大起来,要说难的话也难,要说简单的话也简单,总结起来不外乎这几点。

第一,根据地的经济发展,首先要保证根据地的稳固,而根据地的稳固,最根本的就是军事上的强大。

鬼子前些年为什么能稳固的占领本属于咱们中国的县城乡镇,维持各地治安,保证经济的发展,供养部队?

正是因为日军的强悍,他们可以保证占领区不受外界军事因素的干扰。

同样的道理,咱们根据地的经济发展要想彻底的稳固壮大起来,绝对少不了军事基础作为后盾。”

“第二,经济的发展首先咱们得有人,而要想保证人口,就必须要保证最基本的吃的问题。

所以,解决根据地的粮食问题是第二大难关。

这一点靠着抢小鬼子的,靠着打缴获,靠着对外贸易,终究不是根本。

咱们必须得想办法提升咱们的粮食产量。

什么年头都是手里有粮,人心就不慌。

只有咱们根基地的粮食储量彻底的增长起来,这经济才有了运转的基础和底蕴。

所以咱们根据地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农业作为基础,像是高产的土豆,大米,小麦这些都要及时的播种,以提高根据地的粮食存储量。

将咱们根据地这几年来不断涌入的人口红利,充分的开发。”

“而有了前面这两步,我们才可以初步尝试建立根据地的金融体系,尝试对外贸易,进一步的扩大资源的积累……”

啪啪啪啪——

随着孔捷的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特别是在座的军事干部们,大多只懂怎么带兵打仗,要说起经济发展这方方面面的问题,十个他们绑在一块都未必比得上一个孔捷。

就连李云龙都忍不住在丁伟耳边嘀咕道:

“他娘的,说好的一起玩耍,这老孔是不是又偷偷的学习用功去了?每回我以为和他老孔又离得更近一步的时候,谁成想,这小子走的更远了!”

丁伟乐道:“老李,你瞎说什么大实话。

说句老实话,咱们铁三角刚刚成立那会儿,我听说呀有些老战友闲的没事,还给咱们三个评了个一二三。

有的说我丁伟应该是铁三角之首,也有人说老孔是铁三角之首,但是认为老孔是这个一号的人更多。

我当时还挺不服气的,我想他老孔何德何能啊,能比得上咱老丁?

就凭这小子是个一根筋,愣起来比谁都横?”

李云龙插话道:“老丁,我打断一下,那就没有老战友说咱老李是一号?”

“你?”

“嗯!”

“没听过!”丁伟一脸正色道。

李云龙:“……”

丁伟继续道:“可后来吧,渐渐地也就没有对比的心思,为啥呢?实在是没法比了,别说是旁人了,就连我无数次在心里问自己的时候,都不得不承认,人家老孔应该当这个一号。”

“老李,你就说你服不服气吧?”

李云龙道:“服,为什么不服?

老丁,要说咱哥俩原先对人家老孔不服气,无非也就是军事的指挥上,带兵打仗方面。

可这孔二愣子不讲规矩呀,啥他都要学两手。

情报工作他做,经济发展他搞,文化学习他弄,各种书籍编撰,真不知道这老孔的脑袋都从哪儿长的这些知识。

就连讨老婆,人家老孔都抢先到咱们前头去了。

如花似玉的老婆每日被窝里暖着。

老丁,你说咱哥俩还有啥不服气的呢?”

丁伟愣了愣,随即笑道:“老李,你要这么讲,我还真是没话说了,服,彻底服了!”

“老丁,你别绕开话,老孔当一号我是服的,可你小子凭什么还想当这个一号?告诉你,有老子在,二号你都甭惦记!”

丁伟:“……”

……会议的话题正讲到对干部们进行文化课培训上。

副总参谋长习惯性地喊起孔捷。

“孔捷同志可以说是咱们干部学习之表率,让他给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如此三番两次,就连老师长都看不下去了。

他忍不住轻咳了两声,笑道“我说老左,孔捷同志是个军事干部,目前是一支队的支队长,负责的是抗日的作战任务,这总不能情报、经济、文化学习处处都赖着孔捷吧?

就算孔捷是个多面手,也不能这么用啊!”

众将领听见这话,憋着笑。

副总参谋长道:“司令员,这没办法,所谓能者多劳,谁让孔捷是这些领域的精英呢?要我说呀,干脆别让他在前线带兵了,就到后方给我帮忙算了,不管是情报工作还是政工工作,或者说是经济方面的建设,我想这小子都能做的更好!”

哈哈哈——

再也憋不住的将领们一齐哄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