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季汉彰武 > 第十章 一步也不会退

季汉彰武 第十章 一步也不会退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0:02:09 来源:笔趣阁

张干抵达离石后,州府幕僚在深夜里得知白波叛变消息,莫不惊恐莫名。杨会勉强把幕僚都召集府堂随,现场仍是一阵慌乱无序,等陈冲终于身披薄衣,踱步走入堂室,幕僚们便一齐聚拢过来。

西河太守杨会对陈冲说:“郡内的郡兵多为明公调往河东了,如今城中仅有两千郡兵,而且多是未参过大战的新卒,不堪一战。而白波叛变,其军势何止为我十倍?明公当速退太原!”

陈冲看了杨会一眼,一言不发。西河从事徐庶则满怀疑惑,上前道:“我与韩暹、杨奉常有往来,他们怎会如此行事?我看其中定有蹊跷,还是再打探打探罢。”

太原从事陈群则摇首说:“如此大事,岂是区区曹椽敢谎报的?观此前韩暹、杨奉在宴席举止,分明是早有反心,否则族兄留其夜话,他等怎会拒绝?必是受了董卓招揽,不能自持,这本是小人常有作态,何怪之有?”

主簿简雍眼看两人要吵起来,忙上前劝道:“这不是尔等该说的话,如今大难在即,还是听使君作主罢。”他回头对阴着脸的陈冲挤眉弄眼,低声催促说:“庭坚,你快说话啊。全府上下,性命都系于你一身呐!”

陈冲看了简雍一眼,点点头。但他还是没有立刻言语,只因他心中的情绪多到无法言喻,可他偏偏是不能够将这些情绪表达出来的。他多情,但他更加清醒,更懂得克制的必要。如今的情形已不允许他再犹豫半刻,所以他必须强行将这些杂念排出脑外,专注于应对这滔天巨变。

即使如此想着,他还是得借助一声太息,这才将情绪都收敛于胸腹,言语果断地对众人道:“杨奉韩暹叛乱,当然是真事,不能存半分侥幸,他三日前传信于我调兵,我便当察觉,如今看来,已是晚了。”说到这里,他微微沉默,再接着说道:“而且与他同行的,必有董卓兵马,毕竟韩暹杨奉做事,我素素有知,断不会如此滴水不漏。”

还未等言语掀起恐慌,陈冲继续分析道:“河东有翼德坚守,如今却全无消息,可见他们当是从上郡前来,而上郡之间道路多是荒地,不便运送辎重,而董卓此行如此隐蔽,想必所派兵马并不会多,当在二万数左右。”

各幕僚松了口气,若是约六万大军,以雁门与太原的兵力便足以应付了。

但见陈群上前,道:“话虽如此,却无法解当下之急。正如杨府君所言,叛军近在咫尺,而城中仅有郡卒两千,《兵法》有云:‘十则围之’。族兄,今在城中坚守,恐怕将十死无生。趁如今叛军未至,我等当速弃离石,暂退太原,以图整兵再战!”

众人闻言,虽颇为不甘,但都无言反驳,显然是认同陈群所言。陈冲却摇首道:“你说得有理,可我一步也不会退。”众人皆大惊失色,问陈冲缘由,陈冲不予详谈,只说已腹有良策,不可公之于众,接下来便不容分说,连下三道军令。

第一道军令,令杨会统治州府官吏,去劝领离石周边百姓,将他们尽数带入城中,等入城之后,征发其中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到武库分发兵械,划分守城区域。预计城中会有三万余人,征得男子万人左右。

第二道军令,令城中这两千兵卒,先分出一千,由孟建带领,去南北两道山野中,等百姓撤离后,先沿水畔纵火,再于村庄中纵火,最后于山野间纵火,坚壁清野,要将离石周边烧成一片白地。

第三道军令,令城中所有居民登记名录,上缴积粮畜牧,由州府看管,陈冲亲自督办,每人每日到名录前按名领粮,守城男子一日二斤面食,老人女子一日一斤三两,孩童一日一斤(汉末一斤约为当下半斤),无论官秩大小,地位高低,一律按此发放。事起仓促,城中并未积蓄多少粮草,陈冲只能如此处置。

最后,陈冲让五名新入府的青年幕僚留下,说是有信件托他们转送。

几番命令下来,听陈冲布置井井有条,面如静水,州府各人都领得任务,他们心中的几分疑虑都尽数去了。散会时,他们已胸有成竹,还相互勉励说:“使君向来用兵如神,数年来大小六战,每战必胜,而杨奉本也是他手下败将,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于是都放心行事去了。

等人群散后,陈冲脸色转红,他颓坐在案席间,低头问留下的幕僚道:“他们都走了吗?”

一人从门畔向外探头张望,回报陈冲说:“禀明公,诸君都已走尽了。”

“把门关上吧,我有要事要说,事关重大,不能让他人知晓。”陈冲低声说着。

剩下五人面面相觑,他们都入府不久,未经大事,原以为使君只是要交代些细枝末节,孰料竟是大事,忙把房门阖上,到陈冲面前跪坐待令。

房中的灯火灭了少许,光线随即暗了下来。陈冲看了他们一眼,在阴影里露出忧愁神色,随即摇晃着起身,在案边点亮一盏油灯,又从案席上取出纸张笔墨,在油灯下边写边对他们交代:“我方才所说,有真有假,但这里有五封信件,需要分别交予你们,其中有三封比较简单,要分别带到晋阳、平城、雒阳,一封较为困难,可能需要突破兵围,送至解县内。”

说到这里,陈冲咽不下一口气,便咳嗽了两声,继续说道:“但还有一封信,非常重要,事关全局战事,可也非常危险,一路上虎狼窥伺,险象环生。因此须得有非要忘我去忧,舍身为国不可,不然不能成事。我不勉强你们,但还是希望,有人能为我走此一趟。”

说完,陈冲看着这些青年,眼里露出期盼神色。这五人中有一人乃是陈冲族弟陈忠,陈冲本想让他前去,但看陈冲如此郑重,陈忠知他所言非虚,心里当时打起了鼓,眼神躲闪,这下令陈冲颇感失望,他再望其他人,剩下四人中,有人是畏惧不敢赴险,有人是自觉能力不足,几人相互看了几眼,都见眼中带有犹豫。

就在陈冲以为无人应声时,一个青年上前道:“明公既有所求,又事关全局,我岂敢不奋死效力呢?”陈冲看过来,认出他是新任的议曹从事田豫。田豫本是公孙瓒部将,如今年方二十,但在军中久有智名,刘备与他一见,颇为投缘,便从公孙瓒手中要了过来,塞入州府里做事。

陈冲见他挺身而出,心中欣慰,便先将其余四封信写好,又问谁愿前去解县,这下他族弟陈忠连忙出身,接了过来,陈冲这菜高兴起来,又勉励了他一番。等各人分配好后,陈冲令他们快速出城,信到之后,随军行动即可。

很快,房中只剩下田豫与陈冲两人,陈冲收好笔墨,见田豫端坐地有些拘谨,便对他笑笑说:“国让,放松些,虽是家国大事,可你既然应下此事,要有一身望绝壁之淡定,四面临巨涛之从容。”

田豫愣了片刻,将这两句话微微咀嚼,随即明悟道:“明公是言,大绝之于大望,不过一念之间,一线之隔。”

陈冲微微点头,为田豫倒上一杯热茶,递给他,赞叹说:“玄德常夸你有大智慧,不是虚言啊。”他回到坐席间,见田豫此时神态已淡然不少,当即考校他道:“国让,你觉得我会交予你何事?”

田豫茫然地摇头,陈冲便说了两个字:“美稷。”田豫闻言,立刻道:“明公是让我去美稷求援?”但他随即察觉不对,若是如此,如何称得上难事?低头沉思片刻,他悚然起立,问陈冲道:“莫非是朝廷已在招降匈奴?”

陈冲默认,随即补充说:“我深知杨奉韩暹,杨奉胸无大志,韩暹为人谨慎,若非铁弗部归降董卓,他们绝不敢过岸来,了不起烧船自守。也只有铁弗部归降,董卓派兵才能悄无声息。”

“但美稷本为匈奴王庭,自收复以来,王庭无单于而有诸王,一时之间,意见芜杂无定,不管他们是否会投董,但决心定然不会坚决。现在还没有董卓大军消息,想必他们还未说动诸王,国让,我希望你效仿班超,前往王庭之中,令匈奴诸王不敢反叛。”

田豫闻言沉默。

知他心中仍有畏惧,陈冲便转问田豫:“国让,今日长文提议撤军,你知道我为何不撤吗?”

田豫揣测片刻,答说:“是为征西将军拖延时日罢。”

陈冲摆手否认,叹气说:“太原地势险峻,不至于需要我拖延时日。我在此不退,还是因王庭缘故。”

见田豫仍是不解,他笑了起来,继续说道:“今我坚守离石,你便可与匈奴诸王言语,说我陈冲堂堂男子,身在离石,一步也不会退,身在城在,身亡城亡。他们便不会轻易投董了。”

说到这里,陈冲不再言语,等田豫思量。田豫又是沉默良久,他已知这是何等重大的事宜,若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他先道:“班定远以夷制夷,非一人之力所能为。”

陈冲顿首以示理解,随后建议说:“你可去找杨府君,带三十人去美稷,每人带两匹马,但最好只带斫刀,勿着战甲,否则易于露怯。”

田豫又说:“只是这事还少不得征西将军,明公可有安排?”

陈冲笑了起来,他说:“看来此事交给你,是不会有错了。”他最后肯定道:“要对玄德说的,我已寄出去了,你先去美稷,先撑过几日,她随后就到。”

陈冲将州牧的节杖信物赐予田豫,对田豫承诺说:“若此战我军能胜,国让当居功第一。”

等田豫退出房门,身影消失在夜幕里,陈冲的面色放松下来,继而急剧变化,他不断地低头咳嗽,似是要咳出自己的喉管,等他终于向袖袍咳出一口猩红,他才觉胸中痛快,头中清醒。回头照铜镜,镜中自己脸色惨白,陈冲对他露出苦笑,他亦回以苦笑。

他默默吟诵:“朱弦悄,知音少。”随之又念道:“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