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憨怂爷万里追凶 > 第652什么叫抗日英烈的义薄云天

憨怂爷万里追凶 第652什么叫抗日英烈的义薄云天

作者:海鲲宗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9:19:45 来源:笔趣阁

在这个战争混乱的时代,守先要保持的就是绝对的清醒和理智的思维,不要因为运气好一点就马上认为自己此敌人聪明!实际现实就是,在强于自己的敌人面前,自己必须放弃侥幸的心理和自大的心态,这样才能活下去!完成自己的承诺......

留下吴三娃、丁强、齐忠学、张铭玉、张艳萍、李素贞、金熙珍李晨波让他们几个住在这里!给张铭玉和张艳萍交代了一下一定要注意周围的情况……然后领着楚晋堂,李项村,王大富,庄汉文和他姑夫回合肥城.....

我们此时已经换了衣服,出了门走到一个三岔路口,庄汉文的姑夫笑着给我指着一条路说:“这条路是去南京的,这条的路是去抗州的!”我看着这两条路,心里还是想起自己要追的那帮日本鬼子……

二十多里路我们向回走,再次过盘查口时,“良民证”是过伪军要检查的证件,看着前面的伪军,从每一个伪军的脸上扫过时,发现现在的盘检口的伪军已经不是刚来时的伪军了!鬼子和伪军换岗了,这是唯一的答案!

还是庄汉文的姑夫人熟,这些伪军是他们周边村子里的,很快我们几个过了盘查口,看着过往的行人,推独轮车,挑担的,很多都是跨着竹笼的人............

刚刚进入一个炸塌的城墙豁口,便有一队鬼子迎面走过来,我们立即低头走到了城墙边,“掌柜的!低下头不要看日本人,如果被发现,日本人就会盘查,然后就要看日本人的心情了,他们心情不好就倒霉了,会被日本人杀了……”庄汉文的姑夫小声对我们几个说.......

我没有低头,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一队鬼子从我前面走过!不知道是我的运气还是其它原因一个日本鬼子的军曹看了我一眼没有表情地走了过去........

“这帮小鬼子这么霸道”李项村小声说;

“唉!没办法,这就是几个大汉奸制定的”庄汉文的姑夫小声说;

皱了皱眉头我没有说什么,向前面的店铺走去……

其实我的心里盘算着明天一定要走,是去南京还是去杭州?张艳萍告诉我去南京的路上日本鬼子和伪南京政府的特务和汉奸特务很多……

回到新开的店铺里,我并没有关注店铺的生意怎么样,而是让庄汉文姑姑一家和我们去对面的饭铺吃饭.......

看着外面平静的路上行人,看来我们在这里干的一切事情还没有被发现!必须要离开城里,如果不离开一旦事情暴漏,日本鬼会搜城.......

一边吃一边想着!接过李项村递给我的布包笑着对坐在对面庄汉文的姑姑和姑夫说:“你们是庄汉文的姑姑、姑夫我们就是一家人,这一千大洋和二千伪币你们留下,不要客气!用这些钱把这里的房子修一下,关键要修一个能“藏人和东西”的地方!我们一会就走了,这里的货物,有一些日货一定要先藏起来,小心为上!”我看着两个人小声说......

“我们家有,我们这里很多人家都有“夹壁层”,这些东西应该能放下”庄汉文的姑夫笑着小声对我说;

“这就好!再一个我想告诉“姑姑和姑夫”我们留下的武器一定要藏好!可以给游击队任何东西,但是给武器一定要慎重,因为一旦他们出了叛徒,你们麻烦就大了……”.......我的话让庄汉文的姑姑和姑父频频点头!徽州的饭菜味道不错,吃肚肚子,我们一起走出饭铺.......

心里盘算着和几个兄弟走回日本商行……下午我们赶上马车出了合肥城.......

路上我思索着我们过盘查口不能说是“合肥日本商行”的只能说是运货的,没有想到我正愁怎么说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盘查口,楚晋堂不知道和一个鬼子军曹说了些什么,军曹便让我们通行了;

过了盘查口我看着走过来的楚晋堂,而楚晋堂笑着给我说:“掌柜的,我刚才给鬼子说我们是“安庆中日银行”的,我和李项村去存钱时顺手把“安庆中日银行”经理桌上一个通行证小本子拿上了”楚晋堂说着掏出一个写着日文的小蓝本递给我看!

坐上马车我笑着指了指楚晋堂:“张铭玉交给你的顺手牵羊的手艺了”........

“是!掌柜的你还别说兄弟都在学张铭玉这“手艺”,也学庄汉文开锁的“手艺”呢!嘿嘿......”楚晋堂一本正经的对我说!

“掌柜的,我们今天晚上在我姑姑家的老宅睡吗?”庄汉文走上来问我;

我看着着前面的路:“对!明天早上我们离开这里”;

“掌柜的!我们去上海吗?”许伟笑着说;

“是!所以你们多向张艳萍、张铭玉、庄汉文学习,多听点他们三个说上海的事情,我们去了要能适应“大上海”呀!上海有外国人的租界区、青洪帮、日本鬼子、特务多如牛毛!但是也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和没有见过的东西和事情,你们谁见过“缝纫机”呀?!我是没有见过,也是听张艳萍那天说的!她说“缝纫机”是英国人发明的,清同治四年进入上海,做衣服不用手缝的!说清末民初上海就很多了!上海一个服装作坊就有十几台呢……”我们就这样聊着天走到了庄汉之姑姑家的老宅;

在老宅门口我看着四周围向王智华和许伟、牛二丑、柳安军摆了一下手,四个人围着老宅的墙边走去.......

木门开了李晨波笑着走了出来,“掌柜的,你们来了!周围没有什么不对劲”......

晚饭吃后,王智华告诉我晩上已经按排好了,让我放心!同时告诉我按庄汉文姑夫说的在后面的屋子里发现了一个“夹壁墙”里面还瞒大的,可以放下我们不需要带走的武器!

“好!王智华、你们看着藏好,明天我们的马车暗盒里只藏手枪和子弹,所有人身上不要带武器,路上日本鬼子肯定会盘查的严,其次我们马车还是放一些东西!”.......

“知道!掌柜的!我们几个已经商量好了……”........

(每日更新!初稿不足多多批评指正!本小说是海鲲的原创首发!不经允许不得转载,杜绝抄袭,违者海鲲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要不要这辆卡车?如果不把卡车开出来,那将留下问题,日本鬼子肯定会仔细搜查线索;

现在开出来了卡车合肥肯定认为“武田成信”他们已经离开了合肥!但是现在卡车在我们的手里就成了“烫手山芋”怎么办?

我看着不远处忙着喂马的刘骆驼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再次醒来时天已经亮了,换了一身衣服收拾利索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马车上的大包和木箱已经捆绑好了,苦笑了一下!

“掌柜的你起来了!先吃饭吧!”李晨波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对我说;

“好!我着就去!咦!”我惊起的看着走过来的李素贞、金熙珍她们俩穿着男人的衣服,头发也剪的和男人一样;

“掌柜先去,艳萍大姐给我俩剪了头发,说这样路上方便,不会引起日本鬼子和特务的注意”李素负不好意思的看着我说!

“好呀!我看不错”我还是笑着说........

“王智华、许伟、楚晋堂你们带人赶马车先走,走去杭州的路,我带庄汉文、刘骆驼、马三宝、李项村开车走,我们会追你的!李项村带上钱,我们在下一个骡马店汇合!”;

“好!掌柜的”王智华对我说!“李晨波一定要背好我的背包,里面可是咱们吃饭的“金银细软”哦!”我笑着和几个兄弟开了玩笑的说!

合肥到杭州有六百多里,卡车地确比马车快但很快一个问题就来了;骡马要吃草料,而卡车也要喝汽油,车里没有汽油了只能把“卡车”推进了一个树林里,一路顺利地过了两个伪军盘查口,看着伪军点头哈腰的样子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奈.......

我们将日本鬼子的军装换下来,放进皮箱里向前面的一个镇子走去……

就在我们离开合肥的第三天,合肥的日本鬼子忽然进行了全城疯狂的大搜查........

其实我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肯定是追不上那伙日本鬼子,他们是有汽车,而且不用盘查,他们应该已经到了上海,但是我肯会到上海找到他们!”想通了这些问题,我也就不急了,因为我更明白“心急”!肯定会出错,出了错这些兄弟怎么办……

每一天的赶路,路上也不是很无聊,看着这几天庄汉文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锁”,然后每天和庄汉文学开锁,然后就是和张铭玉学习“顺”,每天住在骡马店吃完饭后,在“皂角”热水里泡上一个“洋胰子”(注:肥皂)用两个手指夹.......

我每天依旧在路上揉搓着一根木棍、路上抡一根实心铁棍,也算是错过心烦的心情!

深秋路两边的草丛和树林并不是向北方那么枯黄,经过一些村庄和没有人烟的村庄,看着烧毁的残墙断壁,心里无比感慨.........

并肩和我走的王智华对我说:“1937年,日本鬼子占领南京后,当时南京的人口有七十多万,加上“淞沪会战”撤退到南京的三十多万**和沿途各地的逃难着一下子南京涌入了近百万人,日本鬼子在“从东京来到南京前线的新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在听取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关于日军“已攻破了南京城周围所有的环形防线,约有三十万的中**队就要被围”的报告后,立即签署了“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攻入南京城的日军各部,对已放下武器、失去战斗能力的士兵乃至无辜平民实施了大屠杀。日军从南京城的南面一直到东面,向中国守军中华门、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等要点发起全面进攻。战斗最为激烈处集中在东南面的“中华门和光华门”,日军第九师团在坦克和炮火的支援下,猛攻光华门城门,致使城门两侧的城墙被轰开两个缺口。日本鬼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了中国守军第二五九旅的阵地;另一股日军突入光华门城门纵深百余米,占据了两侧的房屋作为据点,企图掩护后续部队拥入。卫戍军长官部急令宪兵教导二团预备队增援光华门,同时命令第八十七师进行反击。王敬久的第八十七师,中央军嫡系部队,刚刚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卫戍军长官部的命令是:把突入城里的日军消灭,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副师长兼第二六一旅旅长陈颐鼎和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商定,由易旅长率领一个加强团,由通济门外向东北方向实施攻击;陈旅长率两个加强营由清凉巷、天堂村协同攻击,兵分两路夹击光华门里的日军。战斗持续了八个多小时,守军官兵不但将突入城里的日军击退,还收复了工兵学校阵地。反击作战中,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第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阵亡.........”........

然后王智华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皮夹子,递给我,伸手接住用询问的眼神看着王智华,我的老长官是陕西人,这是他战死前让我给他家送去的家信,“掌柜的!我交给你,这次去上海.......”;

我看着王智华说:“我可以看一下这位长官的家书吗?但是,我们一起去陕西送给长官的家人!”;

其实我知道王智华想什么:“那有战场不死人的道理,而且这次去沦陷的上海……”

“可以!掌柜的”王智华看着前面的路对我说!

我坐在马车后打开了这个精致的皮夹子;

“这一位抗日将士的绝命家书!他是陕西籍抗日将士!在战役打响前,誓与全师官兵以死报国、杀身成仁。这也是他连夜留下的遗书,与家人亲朋作别。两封写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信如下——

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

给妻子的信: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看着这两封短短的绝命家书,我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抬头看着秋天的太阳我似乎真的真正理解什么叫气吞山河、义薄云天!

抬头看看深秋的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