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修整过后,之后的浙省、赣省还有兵家不争之地福省,江澈为了加快进度没有像之前那样每个地区都到,也只是看了看省会城市然后挑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走了一遍。
转了一圈,来到了粤省。
来到这里有一个人江澈不得不见——大领导。
江澈之所以一改之前的做派反倒主动和大领导相见,一是因为大领导可以说是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转折点,要不是他向上面推荐自己阴差阳错之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估计到现在自己还是那个只想窝在轧钢厂天天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好自己小日子的采购员。
别说利用物流园里的知识和物品改变国家进程这种大事了,就连身边的环境他都不想动一动。
毕竟之前江澈的脑子里就是一个小市民心态,整天想的事情就是利用物流园里的物资好好过日子,虽然也爱国但根本没有家国情怀这种大我。
二来,早在前几年与大领导的通信中他就提到过因为身体的原因,早就已经退了下来。
大领导想的很开,没有和其他老同志那般再到二线发挥余热。
现在住在疗养院里,整天除了侍弄些花花草草以外,就是约上三两个好友去后面的人工湖里钓钓鱼。
因此江澈见到他时,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比他从京城离开那会都好。
见到江澈这位故人来访,大领导和他老伴儿都激动坏了。
不仅亲自下厨给江澈炖了一条他自己钓的鱼,还和江澈小酌了几杯。
聊到江澈最近几年做的事情,更是开心的夸奖了江澈几句。
紧赶慢赶,终于在9月中旬的时候把该走的城市都调研了一遍,江澈这才带着满身疲惫的几人回到了京城。
这一趟为期4个多月的南下,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大领导,也重走了一遍当年彭博为了让自己同意设计单缸柴油机时带自己去过的几个偏远山区。
当江澈看到当地的村民熟练的使用着单缸机拖拉机翻田、运输农作物、甚至用来插秧,当江澈听着当地老支书讲述这些年因为单缸拖拉机的到来,他们村发生的种种变化。
老支书说的好多事情江澈都无从考证,但是当地村民的精神面貌却与他印记忆中的截然相反。
当初和彭博一起来的时候,村民都是灰头土脸、脸色蜡黄,双眼之中写满了疲惫之色;就连活泼可爱的孩童都是面黄肌瘦、头发枯黄。
现在的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是村民从村民时不时露出的笑容和不再是枯黄的面容中不难发现真的改变了许多。
不管是从阿美弄来多少资金和设备的援助,也不管是从小日子糊弄来的机床和半导体生产线,江澈从未体验过什么叫做成就感,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做的事情,切切实实的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这一刻江澈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让他感觉无比的舒爽。
要说这趟南方之行唯一的失望就是没能见到江波,但是虎头虎脑的小侄子让江澈爱不释手。
那小鼻子小眼和江波小时候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且小家伙第一次见到他大爷居然也不认生,江澈一伸手就给接过来了,随便怎么逗弄一个劲的傻笑。
待江澈回到京城之时已经9月多,家里的亲戚在余震消失后便早早的就回去了。
“怎么样大侄子可爱吧?”回到家,江澈兴高采烈的先和白玉冰、江铃铃展示了一番大侄子的照片,把江铃铃嫉妒得不要不要的。
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江澈就被白玉冰拖了起来,非要和他一起去大金丝胡同看了看马新华的婚房准备的怎么样,看看是否有没做到位的地方,趁着现在离结婚的日子还有段时间还可以弥补。
江澈一脸没睡醒的样子,草草的挨个房间看了一遍,撂下一句差不多,就要扶着腰回家补觉。
“你这人怎么这个样子啊,你好好看看。”
“看看家具摆放的位置合适不,再看看其他的布局合理不?”
江澈一脸的无所谓,可白玉冰却紧张的不行。
这要是给江家星做准备婚房,白玉冰也许就和江澈的态度差不多了,自己儿子嘛,好一点差一点也就那样。
可现在是给马新华准备新房,要是哪里没做到位或者触碰了某些她不知道的规矩,马新华肯定不会说什么,但是外人还不得说三道四的啊。
因此,白玉冰才想着要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尽量不要别人挑什么毛病,要不然她这个做师娘的可就丢大脸喽。
“嗯,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发现这客厅里少些什么。”
原本江澈还想说些什么可看到白玉冰如此紧张的神情立马明白了她的想法。
这是担心没做好,给自己丢面儿。
没结婚之前,白玉冰是那种大大咧咧浑然不在意别人任何看法的胡同大妞,可近些年越来越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
其实与其说白玉冰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倒不如说白玉冰是怕自己做错了事情给江澈丢面儿。
现在江澈可不是自己相亲时认识的那个轧钢厂的采购员,走到哪不是被别人尊称一声江总工或者江教授。虽然这些年白玉冰嘴上很少说夸赞江澈的话,但在她心中江澈可一直是她的骄傲。
自己要是犯了低级的错误被人笑话也就笑话了,可若是因此牵连到江澈她心里就特别难受,因此这些年随着江澈的社会地位一步步提升,身上的名头也越来越多,白玉冰活的愈发的小心。
不仅没了以前那种泼辣劲儿,还时常告诫白玉石不要借着江澈的名头在外面瞎胡闹。
为的就是不能把江澈的名头给坠了。
“少些什么,你快说啊。”见到江澈不说话,白玉冰急躁的问道。
“少些生活呗,回头告诉新华让他整几张全家福还有他和晓秀的照片,放到相框里挂在墙上,这不就有生活的氛围了。”说完这些,江澈来到正在思索的白玉冰身边,从她的腋下抱着日渐隆起的小腹温柔的说道:“媳妇,这些年为了这个家,辛苦你了。”
“哎呦,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又开始说这么肉麻的话了,受不了你了。”听到江澈如此深情的的表达,白玉冰挫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直呼受不了。
“别动,听我说完嘛。”
“咱就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不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咱们一生也就短短的几十年,本就应该快快乐乐的度过。”
“要是什么都在意别人的想法,这也不敢做,那也不能做,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憋屈不?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吗?”
“我在外做出的这些成绩,就是想让你和孩子活的轻松一些,现在却成了你的枷锁。”
“如果早知道我奋斗带来的会是你小心谨慎过活,当初我就不应该做那么多事情。”
为了稳定白玉冰的情绪,江澈吻了一下她的耳垂。
“好,我知道了。”白玉冰乖乖的答应道。
至此马新华婚房的事情白玉冰也没再像之前那般紧张,直接把房子的事情丢给了这对新人。
现在婚房全部整完了,家具也进去了,就剩下家电还没有安排。
但是这事儿对江澈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拎着特产跑到李大壮家陪他喝了一顿酒,当天下午冰箱洗衣机这些东西全送来了不说还有一台9吋的黑白电视机。
倒不是江澈舍不得给马新华这个唯一的徒弟安排大尺寸的彩色电视机,奈何现在国内几家能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厂家都是给阿美做代工的,仅剩的一些产能投放到市场根本见不到一点儿水花。
虽说江澈靠着面子能从生产厂家要到几台的名额,但用自己的面子去换电子产品怎么品怎么觉得有些不值,想要好的,等自己有时间给娄晓娥打个电话,什么牌子的没有。
懒得浪费人情,江澈就先给马新华安排了一台黑白的用着,以后再换。
再说了,现在国内也就那么几个电视台。
不光电视台少节目也不多,到了凌晨什么节目都没有,而且每周二都会停播检修设备。
所有的大件儿都安好妥当后,白玉冰这个师娘便带着秦京茹、田月芝这一群娘子军伴着即将成为新娘子的沈晓秀开始对婚房进行装扮。
江澈也终于抽出来空对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出总结。
这次调研中,东北三省无论是在产业布局还是道路规划上除了新建设的三线明显优于南方几省的老牌工业城市。
而且东北三省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产业布局和道路规划这两个方面,在工人的储备方面也强于几个新兴的城市。
当然,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内里也要细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极度的反差,这也跟当地的产业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军工产业,由于地理或是出于安全考虑,几乎没有对外代工的工厂。
因此,这两年红红火火的对外贸易和对外代工的风并没有吹到这片土地上。
所以,东三省基本还是按照着之前的基调向前运转。
而且东北地广人稀,自打一开始工厂基本都是建设在厂矿周边利于生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它一套自有的运转方式。
没有出现用工荒的问题,一是因为新建的工厂少,二是对职业技能的培养确实强于南方。
南方除了民生产业外,重工业属实不多,以轻工业为主,再加上近两年因为外贸的原因短时间内兴建了一大批对外出口的代工厂或生产厂。
原有的上下游生产企业周围的土地要么早就被民房或者其他配套设施给占据了,要么就是地质的原因建设不了,因此许许多多新建的工厂只能另外选地建设。
再加上好多城市道路的规划还是停留在7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相应的设施没有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出现了道路拥堵、运输车辆不够用等等问题。
而用工荒除了因为南方对职业技能培养没有东北三省那么重视以外,还有几个客观的因素。
南方这些城市接收的外国订单有服装,有鞋帽,还有许许多多百货日用品,项目多产业杂。
东北三省各自城市的产业运转几十年了还是这些产业,没有大面积更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知识稍加培训就能上手。
而南方许多用人单位不管是扩产还是新增招收的员工都要费好多时间对新工人进行培训。
之所以招不到人,这就是主管单位犯下的错误。
把新建的工厂都扎堆的往一个地方投放,当地适龄的人群都是固定的,工厂多了,工人肯定不够用。
而且现在还有着严格的户籍制度,有些用人单位想从外地招工都做不到。
针对这些问题,江澈给出的办法也很简单。
结合东北三省的优点再加上后世大行其道的工业园或是产业园,将某一个行业集中到能发挥它最优的地方。
比如彭城的纺织业,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居然放置了那么多的服装厂、鞋帽厂,虽然当地有一些缫丝厂,但与苏南几个传统纺织城市相比,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经济优势并不明显。
当然江澈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一切都是从政治或是战时经济为出发点嘛。
但是江澈却知道进入**十年代以后,特别是某个大组合解散之后,世界将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主。
现在要是不尽早做出调整,那么等到经济大潮来的时候再想调整就更加困难了。
对于用工荒的问题,江澈也大胆的在文件中提出允许跨区域招工。
针对新员工需要长时间培训的问题,可以返聘一些已经退休或者为了孩子提前退休的老职工再工作,或者开办职业技能学校。
就像现在正在做的扫盲班把职业技能培训送到乡,在扫盲班以外再额外开展适应当地产业需求的的职业技能培养。
再一个就是释放乡镇集体企业的活力,扩大乡镇集体产业的规模。
现在还有好多企业在玩自产自销的模式,小到一个螺丝、一针一线,产品上的所有配件都是在自己工厂内生产。
面多了放水,水多了放面,企业越来越囊肿,这就容易造成无序的扩张。
完全可以把一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配件或者上游产品输送到相关的乡镇企业生产,既能缓解工厂扩建的问题还能大大的减少用工荒的问题。
费了十多天的时间,江澈几经易稿才把这次的调研总结和可实施办法写完。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你啊,以前就是太懒了。”
“这次的摸底工作和给出的实施办法,我看你做的就挺好嘛。”
“不错,武能设计国防装备,文能解决外忧内患。”
“不错,不错!~”当马老详细的看完江澈的调研论文,连用了好些个‘不错"来表达他的心情。
之前江澈跟他说京城和彭城出现的问题时,马老虽对江澈有一些期许,可实在是没想到江澈能做的如此完美。
不仅把东北三省的优势罗列的明明白白,还详细的叙述了在经济社会中东北会出现哪些短板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在南方城市的这些问题中,不仅详细的阐述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还大胆的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解决办法。
对于江澈的胆大,马老都产生了些许的佩服,其中几条马老看了眼皮都狂跳,也不知道江澈这个年轻人在写的时候扛着多大的思想压力。
同时对于江澈的成长速度,马老又一度的欣喜。
之前江澈在外事和军事上的表现都已经够经验了,没想到在国内问题上也这么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