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章 娃儿点卯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章 娃儿点卯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正月初八。

是不是黄道吉日,范铮不知道,反正范铮肯定,这一天利于出工。

大春天的,被窝多暖和,还得挣扎起来,带着几个娃儿去皇城报到。

幸亏范家的马车,就不是朝廷制式的车驾,是那种民间载客的车子,多拉几个人也不是事。

雷七、雷九依旧神出鬼没,初为人夫的孙九,笑眯眯地赶着马车,再不唱带颜色的俚曲了。

陆乙生另外从坊中借了一头小叫驴,晃晃悠悠地骑着跟上。

铁小壮的来回,都有左屯卫的备运车接送,车中至少有两名精锐的翊卫;

铁大壮却没这待遇,也就第一次将作监中校署会来拉家当而已,范铮家的小叫驴只好借给他了。

总不能让堂堂从九品下监事,步行去皇城报到吧?

乘载客的马车?

哦,你仔细看看敦化坊的位置,最东南的死角里,想搭乘马车还得转一两条街呢。

樊胜特意守在朱雀门处,看着外甥入皇城,心头火热。

范铮兄弟,果然言出必行!

贞观十五年第一次点卯开始,半大娃儿们看着上官清点人头,来迟了的笞二十,心头生起一丝敬畏。

规矩,是必须遵守的——除非你有足够的背景、能力。

书令史甄行点卯之后,被安排到治书侍御史韦悰身边观察、学习,争取尽快上手。

这个人情做得扎扎实实的,范铮必须得领。

御史台最大的变动,是治书侍御史刘祥道,右迁吏部侍郎。

正五品上治书侍御史,迁正四品上吏部侍郎嘛,本就是高升。

吏部侍郎的品秩,在诸曹中独一档,其余侍郎不过是正四品下。

品秩都是小事,掌管升迁大权,才真正体现了位高权重。

御史台这边,说白了,就是清贵而已。

别的不说,连一辆备运车都混不到,着实凄凉。

刘祥道留下的空缺,由中书舍人马周填补,这才叫一个莱菔一个坑。

治书侍御史马周,还兼谏议大夫、晋王府长史。

李治已经在十六王宅建了府邸,拜右候卫大将军。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李泰的左候卫,巡视区域在万年县,他的魏王府偏偏在长安县延康坊;

李治的右候卫,巡视区域在长安县,他的晋王府偏偏在万年县十六王宅。

“小师兄!”

察院里,监察史盘长探头,惊喜地叫了一声。

巫亹转身:“这几位,都是你的小师兄。这位叫甄行,御史台书令史,与……上官最亲近的人;这位是甄邦,甄行的弟弟,民部将仕郎,也是所有师兄弟中,算盘最快的一个,擅长左右游龙。”

“郑重介绍一下,以后,请称呼我将仕郎、国子监算学助教巫亹。”

盘长一一叫过,并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当初被巫亹教育时就知道了,坊学里还有比巫亹更厉害的人物。

哈哈,敦化坊系将要崛起了!

身为半个敦化坊的弟子,盘长觉得与有荣焉。

嘿嘿,小师兄越多越好,日后有个风吹草动,别的不说,至少耳聪目明不是?

察院起了些许变化,李义府这个不招待见的,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察院次席。

这里头,有李义府持身甚正的因素,更多却是范铮往李乾祐那时推荐的原因。

再说,只是在察院这口浅水塘里打滚,品秩不涨、俸禄不涨,高兴个啥?

偏偏李义府觉得,这是继李大亮、马周推荐之后,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民部侍郎高履行过来领甄邦,甄邦也熟门熟路地跟随。

踏入民部的瞬间,甄邦感受到了官吏们的震颤。

他来了!

这个小魔头来了!

以一己之力,掀翻了半个民部的恶魔到了!

幸存下来的官吏们,不把原因归咎于范铮身上,只一口咬定,就是甄邦干的!

直到甄邦领了官服,正式入衙,官吏们才松了口气。

哦,现在是自己人了啊,那不用太担心了。

用完早膳,辰时,范铮才带着巫亹出了皇城,拐向务本坊。

没辙,国子监是少数独处于外的衙门,有机会还可能会撞到高阳公主的驸马都尉、右卫亲府右郎将房遗爱。

房遗爱或许有点武力,但绝非能征善战之辈,要不然辽东之战也不至于没他的名字。

要知道,随马上皇帝出征,那是蹭战功的最好时机啊!

不要说驸马都尉不出战,薛万彻以及后来的周道务,可都是厮杀的好手。

高阳公主府当然不在务本坊,可房遗爱他阿耶房玄龄的梁国公府在务本坊,他那个敢当皇帝面吃醋的阿娘卢氏也在务本坊。

虽然巫亹对国子监并不陌生,可以往是随范铮来见世面,现在是来正式谋生。

不用福报,却须每日早上点卯,这也无可奈何。

坐衙,即便没课了,也应当每日用完午膳后才能下衙。

真没范铮那来去自如的洒脱劲啊!

幸好巫亹是个稳重性子,要是换了铁小壮那个皮猴子,能愁死他。

“坐衙时段,自己找点书看看。郦正义的学问比较杂,单纯的儒学方面不算顶尖,国子监内的博士、司业、祭酒,可都是大儒,看不懂的就多求教。”

范铮忍不住唠叨了几句。

孔颖达挑眉:“没错,看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找本祭酒。若我不懂,自会让其他博士讲解。”

范铮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妥当。

“祭酒,伱看看,能不能让他在前三学里跟着听一听?”

毕竟,基础还是薄弱了一点,要是直接跟班就好接受了。

孔颖达微微颔首:“有上进心是好事,但礼不可废。束帛一篚(专门装丝帛的竹筐)、酒一壶、脩一案,这是国子监生初入学的束脩(修)之礼。”

“国子学、太学的家世门槛太高,只有四门学可收庶人子,你可随堂而听。”

范铮颔首。

束脩的靡费,对于阿耶已经升为范氏木器作坊大掌柜的巫亹来说,还是负担得起的。

国子学、太学的监生,出身始终过高,与巫亹天然气场排斥,四门学刚刚好。

学好了,就是以后巫亹不在国子监厮混了,还可以回坊学,把坊学的档次提一提,直接对应科举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