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八十五章 范铮的锅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八十五章 范铮的锅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2:28:30 来源:笔趣阁

唐朝的枷,重二十斤,堪比翊卫、府兵穿戴甲胄一半的分量。

即便余春仁等人也不是弱到风摆柳的官员,戴上枷一刻钟,依旧撑得脸红脖子粗的,仪容什么的早就不存在了,脸上汗珠滚滚,双腿隐隐打颤。

百姓发出阵阵喝彩声。

看官吏受审、受刑,是草民的一大乐趣,除非是真受过那名官员的活命大恩,否则都是哈哈哈。

唐朝的重枷,在中国酷刑历史上,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胡人索元礼在枷的基础上,加厚加重,单枷四十斤,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着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

当然,李义府的处置,也略微出格了,如果不能顺利获得结果的话,恐怕自己要遭弹劾。

但是,抓刺史已经出格了,何妨再出格一些!

“来呀!让犯官对百姓跪下!”

李义府如野猫一般,眼睛闪亮。

不知道为什么,他就喜欢折磨人,尤其是这种可以名正言顺出手的机会,难得啊!

御史台里虽然设了台狱,可李义府在御史台里根本排不上号,有机会肯定得拼命使。

余春仁满面屈辱,在辅兵强制的举动下,双膝着地,跪了。

跪和跪坐,完全是两个概念好吧?

起码,跪坐,膝盖下头是有蒲团或草席的。

膝盖疼,腰疼,肩疼,全身都疼。

但是,威武不可屈!

几名官员咬牙切齿地死撑着,鼻息渐渐粗如牛。

“每名犯官,准十名百姓依序在其枷上添砖加瓦。”

李义府眼珠子一转,坏点子立刻冒了出来。

围观的百姓立刻沸腾了,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请求这次难得的体验。

“李义府!你不得好死!”

枷上放置了十块砖的余春仁,发出最后的咆哮。

因为,后面他除了勉力支撑,连话都说不出来,一身里衣如同从河里捞出来一般。

“冤!”司寇崖等人只喊了一个字。

范铮轻轻拍额。

都是范铮的锅,在途中吹牛打屁,无意中与李义府说起,后来的监察御史李全交,创造的酷刑之一“仙人献果”,结果李义府硬是记住了。

还好玉女登梯、凤凰晒翅之类的绝活,范铮没瞎抖露出去。

事实上,李义府也还有点分寸的,不过一刻钟就让人卸砖卸枷了。

时间长了,是真会出人命的。

即便如此,卸了刑具的官员们,立马如烂泥一般瘫在地上了。

李义府发出如野猫般瘆人的笑声,范铮总算明白“李猫”这个诨号是怎么来的了。

官拉去县狱了,李义府开始审吏。

对吏员,李义府除了杀威棒,也没有其他措施,可之前收拾余春仁的手段,都落在吏员们眼中,于是一个个都老老实实招供。

然而,范铮与李义府更迷茫了,他们与死去的傅晟声交集不多,零星提供的资料,根本还原不了大致的原貌。

只有一名老录事史的话稍稍有价值,那就是:录事不是壁州人,籍贯好像与刺史相同。

审理暂时没有头绪,只能退堂。

“本想着可以摧枯拉朽,一下把结果审理出来,哪晓得人家手脚做得那么干净。”

李义府坐二堂里,烹制着雅州出产的蒙顶茶,有些郁闷。

此时的蒙顶茶,可是一流名茶,在后世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

江心水不是指普通的江水,是指扬子江心的中冷泉,烹茶极佳。

范铮笑了笑:“也不是多干净。看看这极品茶,当知道余春仁家世不错,那么,与他同乡的傅晟声,受他家恩惠、为余春仁驱使,情理之中了吧?”

李义府放油、盐、葱、姜末、蒜泥、江米,手中的小勺缓缓搅动。

同乡这個理由很强大,至于受没受恩惠,不重要。

我李义府要他受,他就必须受,就算死了也得受。

唐朝的茶汤,虽然味道有点奇怪,五味杂陈的,号称人生真谛,但有一点值得称道,充饥。

起码范铮吃过一碗茶之后,有了几分饱意。

范铮才明白,后世一些地方坚持用“吃茶”这个说法,而不是“喝茶”,大约是沿袭了茶汤的习惯。

二堂翻完,两人进了三堂。

三堂是正堂官处理隐秘事务的地方,东厢房是刺史居住之地,西厢房是仆从起居室。

范铮轻笑,看了李义府一眼,两人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余春仁这个刺史,身边居然没有一个仆从!

这不合理,连范铮身边都有孙九、陆乙生为庶仆!

找来钥匙开门,先进入余春仁的起居室,房间意外地简朴,除了一张桌、一笼蚊帐、一套桌椅,就别无他物,连马子都没一个。

“像苦行僧啊!”

李义府幽幽叹息。

矛盾之处在于,余春仁这个人,你无论怎么看都与清心寡欲这个词不沾边。

范铮四面游走,指节不时敲击在墙壁上。

李义府心头一动,脚步也在地面来回踏动。

折腾了许久,一无所获,两人掉头往仆从起居室走去。

似乎,除了一个比较高大的柜子,里面就是一些扫帚、撮箕之类的杂物。

李义府有些茫然,却见范铮的唇角微微翘起。

柜子上方,灰色的墙面上,隐隐有些烟熏火燎的烟尘气。

陆乙生长进了,知道跑出去叫翊卫帮忙。

几名翊卫合力将沉重的柜子移开,露出一个嵌入壁中的神龛,里面横卧着一尊笑容可掬、富态横生的佛像。

是弥勒佛,佛教过去、现在、未来三佛祖的未来佛。

如果是在寺庙里,弥勒佛与诸佛共享香火,绝对没有问题。

如果单独供奉弥勒佛,问题就大了!

梁武帝时,傅翕傅大士以居士身份,创立了弥勒教;

北魏宣武帝时,冀州比丘僧法庆,改信奉弥勒教,公然造反,称“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有平民与奴隶相随不足为奇,还有官僚大族响应就让人瞠目结舌了。

固然有社会不公等因素,但这个口号,不是为佛,是为魔了。

其后的历朝历代,都在极力清剿这个走上邪路的教派。

隋大业九年,高阳人宋子贤,以幻术召集弥勒教众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