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法理人情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法理人情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大理寺,公堂。

三司会审必须堂堂正正,入狱拷打之类的事,狱史或许能干,官员们得保持超脱的姿态。

或许,这才是李义府当初玩仙人献果,结果不招待见的原因。

酷吏,一个“吏”字就把格调定死了。

良吏的“吏”何解,双重标准了解一下。

正案只有一张,是当值审理的有司坐席,左右略后一点是副审的席位,唯有这一次在其中一个副审席侧后加了个次席。

今天是第一次开审,正案是大理寺从六品上司直萧景真,副审席一侧是从六品上刑部员外郎姬霈牯,再一侧的副审是从六品下侍御史唐临、携监察御史范铮。

至于在一侧旁听、监督的侍御史,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

萧景真与姬霈牯虽然诧异范铮的出现,却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御史台这是准备拔擢范铮了啊!

啧啧,自己当年,要得这青睐,起码少耽误十年。

案子有两个。

第一个,是绛州夏县女子卫无忌,六岁时阿耶被乡邻卫长则杀死,阿娘改嫁,无兄弟,吃百家饭凄楚长大。

后为地方官(伯长,伯常)饮宴效力,卫长则恰恰在宾客席中,卫无忌持砖拍死他报仇。

贤达们,拍砖的历史又前推了啊!

事后,卫无忌没有逃走,而是投官自首,引颈受戮。

州县官员有些为难,索性将案子上交。

案子真没什么曲折的,夏县乡邻的陈词一并转交上来,卫无忌是主动投案,也未曾隐瞒什么。

卫无忌已经三旬有余,因为生活的艰难、还有报仇的执念,一直孤身,体态渐趋臃肿,本来就一般的容颜也略显沧桑,一身囚衣却穿得整整齐齐,易皱的地方还被她拉伸了。

这种案情,连杀威棒都免了,本来就一目了然,人家还没有丝毫隐瞒,没必要。

“小民一生,孤苦无依,全拜卫长则所赐。得报大仇,心念已足,愿领死。”

萧景真与姬霈牯、唐临商议了一阵,都在摇头。

卫长则杀了她父亲没错,可那是前朝的事,不宜算入本朝中。

所以,卫长则在本朝,理论上是无罪的。

按这推论下去,卫无忌是当判死罪。

可是,为父报仇,是天性、合人情,孝道无亏。

这就是个两难选择,否则夏县、绛州早就判决了,至于把案子推上来吗?

地方上也深得蹴鞠精义啊!

唐临清了清嗓子:“反正,本官认为,罪责属实,其情可悯,当赦、减罪责,流就差不多了。”

萧景真执着地表示反对:“新官不理旧账,何况是旧朝的仇怨?都算前朝的账,大唐百姓还得死百万人!本官以为,审理时当不予考虑旧账。”

姬霈牯则和稀泥:“都有道理,本官以为可以综合一下嘛。监察御史,你以为呢?”

被点名的范铮笑了笑:“罪责肯定是要算的,悯不悯就不是三法司的事了。真想保全卫无忌性命,怕是得御史大夫、大理卿、刑部尚书家的夫人出力了。”

唐临瞬间明白了范铮的意思,让各家的夫人求见皇后,将事情说给长孙皇后听嘛。

长孙皇后是个心善的,当会为卫无忌说情,皇帝再酌情减罪。

虽然有点套路化,但好用。

长孙皇后极少插手法司事务,一旦开口,三省都得掂量一下。

三件绿袍再度相聚,嘀咕了一阵,决定将审理结果拖延,先报各自衙门正堂官,留一点时间出来缓冲。

大理寺狱丞、狱史好生将卫无忌带了下去,不像对其他人犯那么粗暴。

报父仇,这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理由,狱丞、狱史虽然不可能给卫无忌超规格待遇,至少可以给她少受罪。

单独一间牢房,囚室较别处干净,角落有幕布为屏,已经体现了大理寺狱的善意。

法理人情,虽然法司官吏需要克制个人感情,却不代表没有一点倾向。

退堂歇息了一刻钟,官吏们借机释放存货,免得上堂失仪。

第二个案子却有些头疼。

正三品嶲(同巂)州中都督王志远锒铛入狱,押解长安了。

罪名语焉不详,各衙正堂官的交待则是必死。

老实说,范铮好奇了。

大唐三品以上官,犯事的不是没有,多是除名、流,很少有直接处死的,有疑义请参照李袭誉。

非要置之死地,罪名还含糊其辞,就难免让人好奇了嘛。

嶲州大约是西昌一带,虽然从汉朝就纳入版图了,但蛮族众多,情况向来复杂,沟通不畅了、脾气不好了、压榨过头了,都随时可能“呦呦”地举着骨矛干你一家伙。

王志远身着囚服,不戴枷锁,发挽胡缨,一头银灰的发色很显眼,骨架粗大,颧骨凸显,眼窝凹陷,眼神显得黯淡,身子却站得笔直。

“王志远,你在嶲州所犯之事,一一从实招来,看在伱为朝廷牧守边疆的份上,可以不动刑罚。”

萧景真的话,亦真亦假、半真半假。

大唐不讲刑不上大夫,但议贵一条,三品以上职事官,确实是刑不上,死罪也必须皇帝亲自定夺。

王志远这种弃子嘛,真动刑了,也不会有人为他鸣冤。

“某为大唐镇守嶲州,多番平定夷人之乱。镇守有功,但镇抚不足,又不能一味免钱粮。”

“于是,某向最大的夷人部当康,求娶酋首之女,导致冲突加剧……”

当然没王志远说的那么简单,随行的卷宗里,附了嶲州都督府长史的弹劾奏折及证据。

美色倒不是主要的,夷人女子有美艳的,可王志远也不是见了美女就走不动道的初哥。

事实是,王志远同时索要了天价的陪嫁。

要不然,你以为王志远是奔砣砣肉去的?

理由就一个,王志远要秩满,也就是任期到了,最后捞一把。

不要说清廉了大半辈子之类的话,“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什么叫晚节不保!

仅仅是如此,最多就是朝廷处罚而已,可因此引起嶲州夷人反叛,宁死也要战一场,罪责就大了。

虽说王志远率兵平叛,可裂痕却无法弥补,也就成了他的取死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