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应该认识吗?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应该认识吗?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七月末,九成宫渐渐凉意沁人。

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和顺郡王阿史那思摩,只身从黄河南岸驰来,在九成宫大宝殿外跪了三天三夜。

阿史那思摩是突厥阿史那一族的人,皮肤白皙,高鼻深目,不像突厥人种,倒像是胡人(白人),故不遭突厥几任可汗待见,最高也就封了个夹毕特勒(通特勤),一直不能自主领兵建立“设”(突厥的官职与领地)。

阿史那思摩随颉利可汗被俘,贞观天子有感于阿史那思摩的忠义,让他去统领颉利旧部,在黄河以南放牧。

这样的日子,对于以前无钱、无权、无兵的阿史那思摩来说,简直快活得赛过天神。

晴天一声霹雳,阿史那结社尔那个狗东西,带四十余人造反了!

害人不浅呐!

用那个猪脑子想想,四十余人造反,脑子里装的什么,牛屎马粪么?

倚仗黄河为防御、无忧无虑放牧的好日子啊,没了!

阿史那思摩接到消息,第一时间离开本部,单骑入天台山,求陛下不要逐突厥过河。

不管什么说法,宗旨就一个,不想与日益强大的薛延陀争锋。

要知道,即便是本部,也有很多人因为阿史那思摩的相貌而有异心。

八月初,李世民总算见了阿史那思摩,好言劝慰。

“今时不同往日,黄河南岸,突厥人繁衍生育,人数已过十万,狭窄的地域已经难承载那么多人畜。所以,你还是率部过河,恢复旧国,祭奠父母吧。”

“朕将册封你为突厥可汗,率所部建牙于黄河北,好生为大唐屏障。”

阿史那思摩流泪,将自己的困境讲述出来,表示愿意成为太极宫一名戌卫,为天可汗守宫门。

大日当空,突然阴了一大角,继而仿佛进入了黑夜,九成宫总监的火把及时照亮了殿前。

是日食。

尽管大唐还是信奉神佛,对日食却有秘书省太史局研究,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偏偏奉行自然崇拜的阿史那思摩却身子战栗,伏于地上,颤声领命。

随即,黑影游走,完整的日轮重现,阿史那思摩才放松身子。

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抗命,引发了日食,遵从天可汗的命令才重见日光。

这么一想,不得了,李世民脑后不晓得要悬挂多少光圈。

天子诏下,改封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赐姓李,立为突厥乙弥泥孰侯利苾可汗,命检校礼部尚书、赵郡王李孝恭赐书阿史那思摩部,在黄河畔筑祭坛,代大唐天可汗授予战鼓、大纛。

同时,将散居州县的突厥人全部送过黄河,总人口十余万,可用之兵四万。

以左屯卫将军(贞观九年,迁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辅佐李思摩。

这两位有点意思。

叫阿史那泥孰的大人物,突厥、西突厥各有一个;

阿史那忠,是突厥沙钵罗小汗阿史那苏尼失的儿子,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小叔叔,颉利可汗铁山大败,单骑逃入沙钵罗设,被阿史那忠抓住,献给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携沙钵罗设降唐。

这一段并非杜撰,《旧唐书·列传五十九·阿史那忠》有明确记载。

然后,李世民以韦贵妃与前夫李珉所生之女——定襄县主,赐婚与阿史那忠,后其简称史姓,也是这一姓氏的源流之一。

李世民令李思摩移帐白道川以北,李思摩忌惮薛延陀不敢(也不想)北上,于是大唐遣司农卿郭嗣本至薛延陀下诏,令真珠毗伽可汗乙失夷男与李思摩各守碛北、碛南,不许擅自越界。

薛延陀名义下还是大唐的藩国,诏令还是有点用的,就是跟食品一样,有个保质期,期限多长就不清楚咯。

看,大唐的司农卿,行使了鸿胪寺的职权,鸿胪卿刘善表示莫得法。

与此同时,朔方的土地,被人及时到夏州都督府落田籍,占了数百顷良田。

这种好事,手快有、手慢无。

你说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的限制?

对于地广人稀的空旷地带,巴不得伱去占呢,春秋笔法一记,自然就能规避问题了。

地方官府有权根据实情,对一些律令进行调整。

后来的朔方还有一个奇特之处,云中都督府、呼延州都督府、桑乾都督府、安化州都督府、宁朔州都督府、仆固州都督府都寄居在朔方县界内。

所以,羁縻制的效果如何,大家可以自行思考一下。

……

敦化坊。

万年县尉夏端携司功佐,与陆甲生谈笑风生,不时与范铮搭话。

朝廷的官员可以过午退衙,地方官不可能,所以夏端是正经在做事,不是闲聊。

来敦化坊,不是来考课,而是给坊学一些粟、盐上的福利。

职权范围的东西,稍稍出格一点无所谓,反正万年令亓官植早就明显偏向敦化坊了。

这一点福利,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夏端的目的,是与范铮缓和关系。

虽然夏端当初来万年县任佐官,目的是为了对付范铮,可还一次都没出手呢,人家就后来居上,可以反过来收拾夏端了。

没有实质伤害,要缓和关系自然要容易得多。

再说,范铮的监察御史之位,委实让夏端心头发毛,说不定啥时候就请自己去台狱做客了。

夏端倒是想拿出更多的诚意,奈何功曹的职权虽大,主要行使对象却是官吏阶层,对敦化坊委实鞭长莫及。

推荐明经、进士、明法的权利,虽然也是在功曹,却是州功曹,县级只能看看,顺便吆喝一声。

没看错,功名除了科举,还有地方推荐的说法,叫贡人,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

功绩巨大、才德尤异的茂才,则不受人数的限制。

至于县,且看着。

“上官,万年县功曹的职权有限,也只能聊表寸心了。”夏端暗暗捏一把汗。

从八品下县尉么,当然低于监察御史的品秩。

范铮摆手:“没事,心意尽到就成。”

老实说,范铮已经迷糊了。

这个县尉,我应该认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