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时也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时也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天气本就热得厉害,身边还必须燃着艾草,前方还是氤氲升腾的香炉,即便比丘耐性较强,也难免承受不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已经有比丘僧颂起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可能会疑惑,玄奘和尚没回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译本就问世了?

这本佛经,前后共有七个译本,最出名的除了玄奘,还有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也就是现在念的这个。

祭坛通常地势较高,经过平整,居然连遮荫的树木都没有。

即便比丘僧出家了,也还是正常人范畴,连须陀洹果都没有证得,哪里能超脱尘世的苦?

一次次坐蒲团、敲木鱼、颂佛号,耐心几乎磨尽了。

都维那见势不妙,认真颂起了西晋时期月氏国法护所译的《佛说海龙王经》。

“龙王见听喜踊问曰:何谓菩萨除诸恶趣,何谓菩萨超出诸难,何谓菩萨生天上人间……”

四卷经文下来,都维那念得口干舌燥,偏偏那明晃晃的日头依旧炽烈地烤着。

没有风,空气都是热的,天上蓝得让人绝望,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一切诸佛菩萨实力故。敕一切诸龙,于此阎浮提内降注大雨,除灭五种雨之障碍。”

隋朝时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的《佛说大方等大云请雨经》颂起,效果依旧让人绝望。

幸好佛门的人,别的不好说,耐性通常是很好的,连续十天徒劳无功,也没有口出怨言。

都维那让其他比丘回寺,自己就在祭坛旁边,面容平静地看着玄都观监斋陈矩年登坛。

黄褐、莲花玄冠、黄裙,法案上陈设桃木剑与符箓,陈矩年的模样还有几分飘逸的仙气。

设醮,因为有祭坛的存在,自然免了。

待杂役收拾完祭坛,陈矩年开始祭献上奏龙神的符箓,是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又叫青词。

对,就是明朝严嵩擅长写的青词。

“道言:告诸众生,吾所说《诸天龙王神呎妙经》,皆当三日三夜,烧香诵念,普召天龙,时旱即雨。虽有雷电,终无损害。”

陈矩年颂起《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各种手印变幻,天虽未变,却似乎凉了一丝。

经说三日三夜,自然有玄都观道士轮流替换,演说《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

第三天了!

大兴善寺都维那换了一顶僧伽帽,静静地看着陈矩年登台。

陈矩年微不可查地瞟了后面一眼,监察御史范铮正与祠部郎中沃鯌谈笑风生,似乎根本不担心祈雨失败。

颂了一遍《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祭青词,陈矩年提起桃木剑,踏天罡步,剑法、手印、步法配合,莫名地拔高了格调。

“师父,起风了!”

一名平冠、黄帔的初入道门弟子,欢快地跳了起来。

是的,起风了,风不大,只能让树叶微微摆动。

都维那的眼皮狂跳,心中满是不甘。

为什么自己努力祈雨,却没有一丝回应呢?

都过去三天了,要厚颜说是大兴善寺之前的功劳,怎么也说不过去。

沃鯌大喜过望。

持续不下雨,他也难受得紧,不仅是身躯上的,还有职司上的。

如果望祭求不来雨,就要继续祭社稷、祈宗庙,七天一祈,再不行只能雩(yú)祭。

雩是祈雨的专祭,源流可以上溯到商朝,除了固定时间的常雩,还有因旱而雩。

雩祭由天子、诸侯主祭,诸侯的叫雩,天子主祭的叫大雩。

要是这一套折腾下来,沃鯌自己得累个半死,雍州今年也得难受着。

看着范铮云淡风轻的模样,沃鯌好奇地问:“你怎么一点不激动?”

范铮轻笑:“因为,现在五月了啊!”

沃鯌不明白范铮说什么,不管了,先乐为敬!

风起,隐隐带了一丝凉意,北面的渭水方向,飘来三朵其黑如墨的云彩,似乎格外沉重,风都很勉强才能推动它们。

道士们在努力控制情绪,配合陈矩年颂经。

祠部司的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都喜上眉梢。

雨水的到来,应该是板上钉钉了,太牢礼届时也必须献上,之后的三牲,还不得分了拎回家哄婆娘、娃儿?

风,骤然急了,树枝、树叶拼命摇摆,哗哗声让人心头轻快。

雨,总算下了,从吝啬地滴一两滴,到密如鼓点。

脚下的黄土,如饥似渴地吸纳着雨水,原本一脚下去就能腾起一层尘埃的土地,湿了土、变了泥,谁要走动一步,鞋底定然是厚厚的泥浆。

曾经叶子上都是厚厚灰尘的树,整个儿清爽起来,苍翠的叶子展现着浓浓生机。

都维那一声叹息,转身离去。

输了,无法翻身那种。

不是技不如人,时也、势也、命也!

……

这一场祈雨,其中的因素很多,用专业的话,还可以辩驳个滔滔不绝,甚至指鹿为马。

但是,大兴善寺已经保持了沉默。

无论如何雄辩,事实就摆在眼前,还有尚书省礼部祠部司的认证。

佛道之争之所以长期存在,除了信仰不同、宗旨有异,香火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哪家在某一段时间占了上风,必然有大量信徒改投过来。

不要笑,大唐人固然有虔诚的信徒,但多数信徒还是功利的,他们拜神佛只是为了求保佑平安无事、升官发财,骨子里信的,还是自家祖宗。

大兴善寺流失的小半信徒,转身投了街对面的玄都观,这才是最恼火的。

估计宇文恺奉隋文帝命令设计这寺观相对的局面,为的就是让双方互相抑制。

寺主、上座、都维那相对无言。

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很清楚了,敦化坊那个监察御史提议佛道争功,太子身边有道士秦英谋划,于是希望最小那十天归了佛门。

法力这东西很玄乎,不太好说,但陈矩年应该是占了后手的便宜。

后知后觉地用脑子想想,祈雨也是后来居上啊!

就是没人想到,这一切是从驱逐敦化坊香贩开始的因。

来来来,干了这碗元霄酒,昂首阔步奔前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