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零三章 孙伏伽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零三章 孙伏伽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用了早膳,范铮摸着圆滚滚的肚皮,指导起了刘谙、华鸣的算盘技巧。

一时技痒,范铮掏出算盘,金香炉走起。

空香炉:555*957=531135

一炷香:5555*957=5316135

二炷香:55555*957=53166135

三炷香:555555*957=531666135

这纯属趣味打法,炫技而已,偏偏在懂行的人眼里,就能看得出练习者的水平。

别忘了,这是算盘发展初期的唐朝,没有完善的口诀技巧很正常,这种炫技的打法,大约相当于后世人看别人跑酷,怎生一个帅字了得。

打法并不复杂,刘谙、华鸣心痒难耐,乐滋滋地摆弄起算盘,指掌翻飞的速度,让其他监察史羡慕不已。

毕竟,这是吃饭的凭据之一。

一名御史令史踏入察院公廨,目光迅速落在范铮身上,倨傲的面容渐渐如冰山融化,笑意流露出来:“是范铮监察御史吧?果然年轻有为。嗯,下官奉治书侍御史韦公之命,请监察御史到御史台公廨走走。”

特意加一个姓氏,是因为治书侍御史的位置上,有两个人。

范铮走后,公廨里议论纷纷。

有拈酸吃醋的开口:“怕是没什么好事?治书侍御史直接来点名,怕不是犯了什么事哟。”

李义府难得地开口:“仁兄的眼睛,要不要请太医署的医正来看看啊?要没好事,令史需要堆笑脸吗?”

有人想辩驳,却被阚苫阻止了。

李义府的性子不太好,察言观色还是一流的,他的分析,跟阚苫一模一样。

治书侍御史韦悰的公廨大,许多书柜却堆满了书籍。

不是附庸风雅地摆一些根本不看的书,而是与监察、律法、算学有关的书籍,《韩非子》赫然在列。

“坐。”

韦悰忙于烹茶,也没多讲礼节。

旁边面容刚毅、着绯色官服的短须官员微笑道:“本官民部侍郎孙伏伽,特来请范铮监察御史助阵。”

范铮赶紧叉手:“见过上官。状元之名,如雷贯耳;大理少卿断案,如有神助!”

这不是奉承,孙伏伽真对得起这赞誉,风采无人可掩。

孙伏伽叹息:“可惜,贞观五年,却断错了一桩案子。”

因为这案子,孙伏伽被贬,很快又起复了。

瑕不掩瑜,谁也不能否认孙伏伽在司法方面的成就。

孙伏伽接过韦悰递来的茶碗,浅浅地啜了一口,眼带好奇:“不是歧视啊,本官知道你不是科举一途中人,为何知道我状元的名头?都十几年的事了。”

看看,不愧是当状元的人,说话做事温润如玉,就不会直说范铮走的不是正途。

范铮笑道:“之前下官是在敦化坊为坊正,开了个坊学,请了郦正义为蒙学先生。那郦正义对上官好生推崇。”

孙伏伽微笑:“不必因出身而有负担,本官在前朝也不过是万年县法曹。郦正义这个后学,与本官还是有点渊源,一声师叔本官还是承受得起的。”

“有劳监察御史带句话,郦正义儒学不足科举,杂学绰绰有余,性子过于方正,上官场容易吃亏,倒是教书育人挺适合他的。”

“敦化坊以最穷、最偏僻出名,却敢开坊学先河,本官却得说一声佩服。”

韦悰大口吃茶,随即放下茶碗:“日后敦化坊的后生,要寻生计,韦曲可助一臂之力。”

说起来,韦杜并称,韦曲、杜曲也毗邻着呢。

范铮却不敢将韦悰的话当真,韦思言一怒之下驱逐敦化坊、立政坊、广德坊力工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

求人不如求己。

范铮在敦化坊搞的小产业,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消化劳动力,让敦化坊不再受制于人罢了。

至于说挣钱,恐怕杜笙霞的路子都足够范家衣食无忧了。

杜笙霞出动一趟品酒,至少二十贯起,还得是阎婉牵线。

好吧,能喝了不起。

“不知道下官在哪方面能为上官分忧?”范铮品了口茶。

不知道韦悰是哪里学来的花活,茶里加了菊花、莲花,味道有点奇怪。

孙伏伽面现羞赧:“惭愧,本官身为民部侍郎,度支司与金部司、仓部司的账目对不上,本官手上无人可查。”

民部四司。

民部司相当于总管民部政令,定各地税赋、户籍、永业田、口分田、职田、庶仆等色役事务;

度支司相当于总会计,掌管税赋,计量出入,调拨供军用等;

金部司管度量衡,并保管国库钱财,类似出纳;

仓部司收受租税,管粮食,并分发京官的禄米(这个职司与司农寺太仓署有重叠)。

总而言之,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偏偏孙伏伽擅长的是司法,一时拿这状况也没办法。

谁知道,是不是他当大理少卿时,太过刚正,得罪了人呢?

听说察院范铮,算盘上一手好活,只能病急乱投医,跑来借调了。

御史大夫对等民部尚书,治书侍御史对等民部侍郎,他只宜找韦悰商议借调的事。

好在韦悰当年与孙伏伽多少有点交情,也不会驳了这颜面。

范铮看了一眼韦悰,确认了他的态度,当即回应:“这个倒是能办到,不过得走流程,没有关牒,下官不能擅动。”

牒,牒书,指公文。

关是平行公文的一种,全称是关通,沟通、通报的意思;刺是刺举,检举的意思;移就是移交。

孙伏伽微微惊讶,这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对于官场的勾当,并不是一无所知啊!

“关牒本官已经带来了,你查验一下,给韦兄记录。”

唐朝初年的公文比较简洁、直白,范铮一眼就看完了。

“孤掌难鸣,下官需要带监察史刘谙、华鸣为助手,且还需要带一学生入民部。”

左右骁卫那里,连孙九他们都过不了。

孙伏伽顿了一下:“门籍之事,本官来办,你只需报上来人的姓名、年龄、籍贯、相貌即可。”

听到九岁的消息,孙伏伽足足愣了半盏茶工夫。

哪怕是甘罗,也十二岁才出头吧,这是不是太早了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孙伏伽还是迅速跑各衙办理了门籍。

童子入门籍,虽说有点不太对,想来也没什么危害,有司也就痛痛快快地办理了。

有人可以不顾后果招惹孙伏伽,有人想交好这位大唐司法界闪耀的星星,各取所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