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决定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决定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范铮豁然开朗。

如果是当年李元吉旧部,有这战斗力、兵甲,就不足为奇了。

伯仲叔季,这个排名顺序,现在也同样有人用,说是谢叔方的堂弟倒不足为奇,就是最后一个字雷同有点奇怪。

当然,这种事也牵扯不到谢叔方身上,毕竟这个年头,亲兄弟分属一方的情况都不罕见,就像当年的薛万均支持李世民、胞弟薛万彻效忠息隐王一样。

(前文误书为隐息王,谬误。)

李世民绝对不可能将对薛万彻的气,撒到薛万均身上。

说白了,魏晋之后的世家,多数学了诸葛亮三兄弟的策略,多线投资,免得满盘皆输。

问题有两个。

孙九这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眼力好一点不足为奇,可他怎么能认出谢季方的?

不过,孙九不说,范铮也不打算问。

谁还没点**了?

回去得赏他百来文。

不过,想来这老光棍,又会去半掩门子快活了,两天过去又是两手空空。

谢季方残部在骊山中藏身好理解,可总要有生活物质吧?

别的大约可以熬一熬,盐却绝对不可少。

偶尔断一顿盐,还可以挺一挺,时间长了会导致神经衰弱、肌肉收缩异常、胃肠不适、四肢无力等症状,哪里可能彪悍地伤了二十余府兵?

你说百余人的命,换二十余府兵的伤,算不上彪悍?

这就真得说道一下了,谢季方残部因为年龄渐长、补给不足等问题困扰,体能早就远不及峰值。

府兵是三年一遴选,二十一岁到六十岁的丁口,择优轮换,基本保持了年轻力壮的势头。

再加上,贞观初年,李靖任兵部尚书,将沿用隋朝的各项制度、战阵进行了微调,发挥出来的威力就比从前大了许多。

实力一升一降,打成这样真不能说他们不行。

不是兄弟无能。

其他问题可以不在乎,盐却是一个必须追究的事。

不要说卖盐的商贾可能无辜,这世上,无辜被牵连的人,少么?

樊胜与范铮闲扯了几句,听到范铮自承出身敦化坊,态度冒名地亲切了几分。

……

三日一朝会,是贞观朝的定例。

每旬正好上朝三次,再加休沐,不正合适了嘛。

范铮呆在太极殿一角,暗自腹诽。

小官没人权,正八品上监察御史无事不得上殿,有事也不得走正门,只能走侧门!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千牛卫的当值卫士立于太极殿内外,充为仪仗、警戒,主导的是左卫、右卫。

这两卫,才真正是十六卫之首,左卫、右卫大将军品秩虽同其他大将军,却可以在必要时节制各卫。

满脸络腮胡子的左卫校尉,盯着范铮看了几眼,轻轻摇头,“小声”道:“难怪杜家妹子看不上,长得也不俊呐!”

范铮茫然张眼:“这位前辈,你说什么?”

络腮胡子咆哮着挥拳示威:“耶耶程处默,耶耶才二十五岁!”

呃……

范铮忍不住笑了:“我的错!程兄!”

又不是登哥,你整一脸胡子,差点都看不见嘴了,肤色还粗糙,不得误会至少是三十五吗?

按这年头,二十岁一代人的标准计算,可不得看成上代人了吗?

倒是这位标准的贞观小说男配一,居然认识杜小娘子,倒奇怪了。

程咬金大将军、卢国公的身份,无论哪個都与良酝令杜侃差距极大,而且职司八杆子打不着,听程处默口气还挺熟络的。

程处默咧嘴一笑:“我那阿耶,时常跑去良酝署蹭酒喝。”

程处默还是说得善良了,程咬金那叫蹭酒喝吗?

那是连酒坛子都扛着跑!

换个皇帝你试试!

反正,程咬金干的各种奇葩事情,导致他二十年俸禄都被罚没了,也不差偷点酒。

不是因为差那点钱,程咬金说是为了回味当年做响马的滋味!

终于轮到范铮,门下省典仪赞唱范铮名讳、官职,赞者引范铮入殿。

嗯,李义府以前就干这活计的。

“臣御史台察院监察御史裹行范铮,受院中差遣,前往昭应折冲府审功、辨真。昭应折冲府斩获、生擒人数无误。”

“然,敌酋经臣庶仆辩明身份,为海陵剌郡王旧将谢季方。”

“当年之事,时日已久,臣不知他们如何在骊山中坚持许久,又如何获得盐食用,只能伏乞圣裁。”

范铮讲明了缘由,一个神龙摆尾,把蹴鞠踢了出去。

程咬金咆哮:“陛下,逆贼当诛!”

丁母忧回来、启用为右卫将军的薛万彻脸色微变。

谢季方的情况,活脱脱就是他当年的翻版,不过人家坚持的时间更让人佩服。

薛万彻率数十骑逃到终南山,也只是呆了两个月左右,在昔日同僚的劝说下,降了李世民,被称赞“忠义”。

谢季方这是逃避了十二年啊!

在背后没有人支持,才叫有鬼了。

薛万彻在那两个月里,吃尽了苦头,想来自己是没有能力坚持十二年的。

但更重要的是,兔死狐悲,谢季方如果处死,别人循此复论当年,自己该怎么办?

按理不会追究,可这世上的事,有多少是依着道理来的?

“会不会与伊州刺史谢叔方有关?”赵国公、司空长孙无忌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喃喃自语”。

这话一出,满朝一震。

这是代表着要算旧账了吗?

王珪、魏征等人,终于是要清算了吗?

说起来,王珪还与当今结为儿女亲家,次子王敬直尚了李世民三女南平公主。

但是,王珪这个迂腐的,非要让南平公主依古礼,对舅姑行礼,摆一摆长辈的威风,结果王敬直到现在都没进得了南平公主府。

什么是尚公主?就是公主的上门女婿啊!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当年,朕就赦免了息隐王与海陵剌郡王一党的罪过,一罪不二议。令收缴所有兵甲,押他们返乡为民,不追究旧过。”

凭这一句,朝堂上下安心,“圣明”之声此起彼伏。

范铮揣摩了一下,心头暗暗点赞。

不愧是朝堂,红脸白脸都安排妥当,估计又收获一波人心了。

范铮这点微不足道的功劳,李世民也没忘记,吩咐吏部尚书高士廉,让考功司记下这一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