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十一章 新到先生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十一章 新到先生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东市里,终于求得韦思言开恩、重回韦氏麾下扛活,立政坊、广德坊的汉子们虽然汗流浃背,却在心头涌起一丝骄傲。

敦化坊的穷鬼们,看这里,看这里,我们又回来了!

在杏花村作坊里,从事力工活计的敦化坊汉子表示,渣渣!

卖一身力气,一天十五文的活,居然还需要卑躬屈膝去讨好韦思言,可要点脸吧!

我们挺直腰板,在杏花村卖力气,接触不到技术活,可连上时不时的打赏,一天算下来有十八文了,我们骄傲了吗?

东市里卖兽炭的汉子表示,说什么钱咧,伤感情,就是这里挣的每两文吧,它有一文是坊里的公产,什么鳏寡孤独的养老、破损宅院的修缮、娃儿与妹娃子读书的靡费,都是要从里面开支的,你就说气不气?

敦化坊没钱,真的,不信你看那坊门,还是前朝时候的,都有些脱色了。

坊中修缮得最好的,不是坊正家的宅院,是那个皮猴子们读书的坊学。

哎呀,你们立政坊、广德坊财大气粗,坊门都才换了新的,想必娃儿上学了吧?

这一刀,捅得立政坊、广德坊汉子脸色骤变,只能闷哼着走开。

诸坊垫底的敦化坊,竟然骑到头上了!

偏偏地,除了酸,他们还说不出一句话。

他们两坊,不管怎么说,家底是比敦化坊厚一些的。

可是,修坊门、砌花台、种牡丹,外表搞得花团锦簇,偏偏各家娃儿没一个读书的。

哦,前朝隋炀帝干过这事,用丝绸包裹树木。

啥,那是《资治通鉴》写的?

那没事了,哄哄娃儿还是很好的嘛。

人家《资治通鉴》,本来就是为了哄娃儿皇帝编的书,别当史书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魏征主编的《隋书》可没这么写,老道士表示,莫碰瓷。

立政坊、广德坊有了面子,失了里子,你当坊民没点想法?

可不管换谁上去当坊正,都不可能开坊学!

你以为坊学只是请一个私塾先生的事?

笔墨纸砚,不要钱?

学出来了,偏偏离科举差老大一截,干嘛营生去?

真以为什么都学得了么?

敦化坊的汉子,淡淡一句“娃儿上坊学了”,就能让以前的对头破防,蹲墙角画圈圈。

敦化坊的娃儿读书,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坊民们心头早就稳了。

当那具算盘,是给娃儿拎着打架耍的?

县衙的司户史都称赞过甄邦的技艺,说日后足以接他的班!

对底层小民而言,廖腾这种小吏的话,某些时候比县令的话更可靠些。

毕竟,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官,小吏还要长期在本乡本土厮混,轻易不敢胡说八道。

……

从范氏木器作坊扛了一把摇椅,晒着日头,在坊学的直棂窗外摇晃,听着娃儿们咿咿呀呀背“天地玄黄”、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响,也是一种享受。

巡视坊内?

忙碌了一年,还不许偷懒一下?

啊哈,这是个玩笑话,陆甲生经常跑东市,坊内破例又征了两名坊丁。

当然,以县衙而论,坊丁也就是免部分租庸调而已,认真说起来不如十五文一天的力工。

可是,谁让敦化坊有钱、有坊产了呢?

十五文一天的补助,谁有意见,站出来说,保证不打你。

范铮一向很明煮的,明着让你下热水锅煮一煮。

“这位就是敦化坊坊正、将仕郎范铮。坊正,这是我同窗郦正义,学识虽不能考科举,开蒙、授学还是足够的。”

郦这个姓略生僻一些,也就楚汉争霸的谋士郦食其及弟郦商、北魏编撰《水经注》的郦道元比较出名,有河南郦邑的黄帝后人与关中蓝田骊山氏女娲风姓两支源头。

郦寄与郦道约、郦炎等人,知名度稍低一些。

总而言之吧,就一个意思,他家祖上阔过。

相貌吧,稍微差范铮那么一点点,也就是有点丑,倒是眼神坚定,至少在没被生活压垮以前,不会有太大的失德。

相貌丑一点,又不至于太丑,吓到娃儿,糜斐用心了。

真要太俊的,咳咳,范铮对天发誓,不是嫉妒人家的容貌。是怕勾了初长成的妹娃子,搞一个什么师生恋,在这个时代就难听了。

“成亲了没?哪个坊的?”

大致状况,范铮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哪怕这其实算是糜斐作保,也要走这个流程。

啧,还是对面青龙坊的,以前咋没见过呢?

当然这纯属瞎感慨,连敦化坊都五千多人呢,不认识对面青龙坊的人,不很正常么?

郦正义成亲好多年,娃儿都会走路了,倒是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像范铮这种到点不婚的才是另类。

为什么一些重要位置上,用人必须是已经成亲的?

因为,有家有室的人,多半有羁绊,不敢太随心所欲。

当然,你要说同床异梦、后来和离之类的事,那也无法。

世上从来没有让人永远不变质的方法,你觉得和珅是一开始就那么贪的?

“郦正义为先生,日三十文钱。恭喜糜先生,要叫你一声山长了,此后坊学的事,多劳费心,每日且五十文。”

博士、助教之类的名称,是官学才有的,私学多半是先生,山长也就是校长。

只不过,人家的书院,少说也是占了一个山头,山长的称呼实至名归,糜斐的山长就难免名不副实了。

敦化坊虽然也不都是平地,可坊内别说山头,高一点的土丘都没有。

郦正义大喜叉手,糜斐的笑容里保留着一丝矜持。

山长了,不能喜笑皆形于色,风度,风度。

“学生初到,听糜斐兄……山长说,敦化坊素来以实用为主,就想问一下,史、子、集、诗、儒、易、佛、道、艺、医、丛各部,坊正想要哪部?或者说,每部挑一些?”

郦正义开口,瞬间让范铮震动了。

不明觉厉啊!

“史怎么说?”范铮不知不觉地站直了身子。

“史部,分正史、野史、编年史、别史、地理、传记、杂史、史评、载记、政书、职官等。”郦正义信手拈来,彰显出腹中学识。

“就正史、野史、编年史吧,怎么也得让他们知道老祖宗的功过。其他的,以后有兴趣了,让他们分班学。”范铮不带犹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