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百九十九章 门槛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百九十九章 门槛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30 19:00:59 来源:笔趣阁

太极殿。

吏部尚书褚遂良一板一眼地禀报本年对诸司的考课结果。

长安城中,考课九月三十日结束,十月出结果,时间是没问题的。

去除了臭脾气,刨除一点私心,褚遂良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考课做得很考究。

连跟他不大对付的范铮及鸿胪寺,考课都在上中、上下之间来回浮动,纵有偏差也不会太大。

其他衙门的考课,就没那么如意了,上下都很难得。

褚遂良的考课结果都有理有据,便是有疑问者亦不过数人,简单争论几句也就了事。

倒是侍御史邹久酒跳了出来:“下官倒是有一点疑问。据闻,前苏毗王子芒波杰孙波为入鸿胪寺与羊同诸国谋面,曾重金贿赂鸿胪丞田达真,不知可属实?”

范铮腆了腆肚腩,寻思得换一身宽松的官服了:“不仅属实,还是本官授意,怎地?”

四品以下官员,你拿贿赂攻击他好使,可对上三品官员,屁也不是。

就是,如范铮这般直言不讳的,也属实罕见。

“鸿胪卿莫非觉得,鸿胪丞收受贿赂没错?”邹久酒抓着话柄往上爬。

范铮轻蔑地扫了邹久酒一眼:“田达真收好处,也是鸿胪寺对番邦计划之一,为朝廷紧要事务,归政事堂指导、陛下认可。”

“侍御史这是要以宰辅自居了么?”

左卫将军姜恪无声地笑了。

自取其辱。

邦交与战事一般,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范铮认可了,就是宰辅一肚子意见也得憋着。

要不然,范铮拱手将鸿胪寺让你管,你接得住么?

就范铮那手“不是冤家不碰头”,就足以惊艳一时了。

小道消息,天子提出构建登天军的想法,也有范铮的功劳,要不他敦化坊捐助得那么快呢?

连范铮本人都不知道这消息,知道也绝对不敢占这功劳。

这主意,与范某无关。

司徒李元景呵呵一笑:“便是再怎么机密,也有个时效性。吐蕃曩论查莫已经回转,想来细说也无妨,也正好让本司徒长长见识嘛。”

“司徒”二字,李元景特意加重了音,以示对虚衔严重不满。

话里话外,李元景有挤兑范铮之意。

范铮看向永徽天子与太尉长孙无忌。

永徽天子沉着脸,轻轻颔首。

长孙无忌开口:“既然司徒很想了解邦交大事,鸿胪卿不妨简要说说。”

同意说,但是把李元景的“细说”驳了回去。

你什么档次,也想听细说?

范铮咧嘴:“芒波杰孙波之所以出重金,是因为按例,苏毗既已亡国,便无资格再出现于鸿胪寺。”

“鸿胪寺少卿同意芒波杰孙波出现,重金只是个门坎,用意是让羊同残部、吐谷浑、已亡的苏毗牵制吐蕃,将它束缚在高原。”

“作为报答,芒波杰孙波另外给了一个隐秘的消息,我朝重臣有人与吐蕃暗中勾连。”

“不知这说法,司徒可满意?”

李元景的面色渐渐变黑。

范铮的说辞,一二段实属正常,听上去也无懈可击。

说第三段,目光还直往自己身上瞄,这个子虚乌有的勾连重臣,是在影射自己吗?

天地良心,李元景当初确实通过庄浪郎吉与吐谷浑眉来眼去,那是为了利益!

勾连吐蕃,你也要吐蕃看得上李元景手上不成气候的势力!真要做了,李元景可能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可真没这事啊!

问题这话还没法辩解,范铮从头到尾没有指名道姓,你要跳出来,倒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憋屈!

邹久酒不依不饶:“恕下官听不懂,为何重金是门槛?”

范铮仰面朝天,不屑解释。

御史中丞张文琮叹息:“本就不是你这区区侍御史能理解的。”

“不收重金,如何取信芒波杰孙波?难道要我大唐撵在他后面说:来吧,我大唐一定为你主持公道?”

邹久酒并不明白,上赶着不是买卖。

然而,御史中丞都看不下去了,他再不识进退,大概免不了小鞋穿。

御史虽能怼天怼地怼空气,却独独不能怼自家上官。

惹火了,让你去万里之外的交州看厚唇小娘子一年半载,加上往返一年半载,够不够?

之后是诸司轮番奏事,倭国之事自然也上了台面。

“一百二十人留学,倭国这阵仗有点大啊!”卫尉卿许敬宗吸了口气。

诸番到大唐留学,一般就是个三五十人的规模。

给事中刘仁轨不阴不阳地开口:“当年,鸿胪卿可是刀斩倭僧呢。”

程咬金一拍大腿:“想起来了!那是在先帝面前斩杀刺探军情的倭僧!”

程咬金这一句话,把刘仁轨蓄意说得片面的话补全了,再拿此事攻讦范铮是不行的。

咋,太宗当时都认可范铮所为,你不认可,你算老几?

“臣范铮以为,无论是留学僧还是留学生,都必须在大唐指定的区域生活,学习大唐指定的内容,恪守大唐的律法。”

“番邦人不得享受高于大唐黎庶的待遇,不得成为法外之人。”

“若司法及地方处置不了违法的番邦人,鸿胪寺不介意代劳,杀他几个。”

范铮的杀心很大。

总有这样那样的衙门,以各种奇葩的理由饶恕犯事的番邦人,以至于原本在长安城夹着尾巴的番邦人,开始趾高气扬了。

再这么下去,长安城得任由番邦人横行了。

反了天了!

倭国的珍珠与银马抬上殿,程咬金没好气地翻眼皮:“这是马?这是小马驹吧?”

范铮开口:“是五龄马大小。倭国本土马匹,本就如此大小,他们人也不高嘛。”

高履行围着银马转了转,一巴掌拍到马背上:“竟是纯银!呜呼,此等产银之地,何故不在我大唐!”

看样子,高履行已经在思考银本位替代铜本位之事了,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范铮笑道:“那就别想了!纵然倭国有银山,大唐的楼船不抗风浪,白送你都不易取回。”

将作大匠阎立本挑眉:“鸿胪卿之意,楼船不行,可有替代?”

范铮笑道:“细节本官不懂,但有一点想法,权且抛砖引玉。平底船于海上不稳,何妨造尖底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