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十六章 贞观十二年,裹行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十六章 贞观十二年,裹行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2:28:30 来源:笔趣阁

贞观十二年三月,草长莺飞,柳叶鲜嫩。

天子车驾终于从洛阳宫还京了。

太子李承乾,一五一十地将监国期间处理的政事禀报上来。

其实也没啥好说的,有房玄龄、长孙无忌一干大臣相佐,做出决定之前基本要商议,出纰漏的机率本来就小。

李承乾自身的能力也不弱,各地的赈济、粮草的运转、案子的裁决,不能说处理得十全十美,至少也是可圈可点。

“准西戎州新任都督拓跋思头,以牦牛、犏牛、黄牛、驴、马、骡、羊,至叠州合川县交换大麦。这是为何?”李世民考校道。

重点提一下犏牛这个相对陌生的名称,这是牦牛与黄牛的杂交种,与骡子一样,几乎没有生育能力,肉质好、听话,却只适应高寒气候,下来只能当肉牛,成为程咬金的心头之好了。

西戎州都督府,其实是羁縻州,也就是党项羌拓跋氏的地盘。

前任都督拓跋赤辞,是现任都督拓跋思头的亲叔父,也算是一脉相承了。

李承乾不假思索地回答:“拓跋氏不产五谷,却好酿酒,所需大麦都是从外界交换而得。既然如此,朝廷将这些牛马掌握于手,分释各地急需畜力的村庄,岂不是好事?”

“哪怕是牦牛、犏牛,能给卢国公他们下酒也不错。”

朝堂上响起一片起哄声,当然不是针对太子,是针对程咬金。

这泼货,吃牛是执着而坚定的,大约除了巫州龙标县的牛瘪不吃外,什么口味都能尝一尝。

李世民不置可否,只是轻声说了句:“东宫的某些事,收敛点。”

李承乾瞬间脸红到耳根,只觉得臊得慌。

阿耶知道自己错乱阴阳的事,真是……

哪个当儿子的,第一次干坏事被阿耶知道了,不得有几分局促?

哪怕不打骂呢,总感觉不自在。

等以后老脸厚皮了、刀枪不入了,你随便骂,说不定还能反怼几句。

殿外,有内侍省内谒者监寺人辗转递补上皇后的亲笔信,上呈御览。

李世民一眼便看完了。

观音婢的字迹太熟悉了,熟悉到谁也无法冒充。

嗯,区区将仕郎,夹在太子与魏王中间,让皇后不安了?

小小范铮,好歹救过皇后,也不能无视了。

“御史台,察院安排一个监察御史,原将仕郎范铮。”

得,这个让人忌惮的位置,想来能避开两个逆子的争锋了。

正八品上监察御史,品秩不高,相比范铮从九品下的文散官,差距还是蛮大的。

治书侍御史韦悰出班:“回陛下,察院八名监察御史,已经满额。”

八名的限额,是武德年间定的。

身为御史台二号人物,韦悰的话就代表了御史台的态度,不欢迎,什么阿猫阿狗的也能往御史台钻?

“参照马周旧例,令范铮为监察御史裹行。”

李世民迅速拍板。

裹行,是指定员之外的官员,整個唐朝首个裹行就是马周,这名称换个清朝的词大家就比较熟悉了,行走。

当初马周为监察御史裹行,也很受同僚的排斥,直到马周出手揪出一桩大案子才有所改善,也导致马周下去吃鸡肉被人弹劾。

然后,人家马周青云直上,让这八名监察御史刮目相看,继而仰望。

察院的庙,终究是小了点,装不下大佛。

……

敦化坊内,范家门外。

门下省流外官传制,捧着诏书,骈四俪六地念起来,让范铮有点头晕。

诏书是旨授,由吏部司起草,皇帝御批即可,仅仅针对一般六品及以下官员。

之所以要加“一般”二字,是因为那些六品以下、可以上朝的朝参官与皇帝身边的供奉官任命,是完整地走了三省的流程,叫敕授。

意外吧?

不是宦者传诏。

与传制同行的,还有门下省符宝郎下属的令史,是为范铮更换随身鱼符,因为鱼符上都刻有名字与对应的官职。

九品迁八品,连官服都不用换,反正都是青色。

倒是官帽,不再是乌纱帽,也不是朝臣们的进贤冠,而是法冠,又名獬豸冠,是整个御史**有,监察御史以上佩戴,象征清平公正。

喜钱是要给的,一人几十文,讨个吉利。

元鸾前脚笑盈盈地送走传制、符宝令史,后脚脸就拉了下来。

“这个皇帝,他不讲究!”

范老石走了过来:“虽然也是个麻烦职司,却未必不能起来。看看马周,不也是从监察御史起身,现在都是正五品上中书舍人了。”

中书省的五品,几可相当六部九寺的四品,已经是中等官员的巅峰了。

三品以上,是为朝廷大员,个个都是宰辅,或者等同宰辅。

以马周的出身,获此高位,那是相当的励志了。

哪怕元鸾觉得这是个得罪人的位置,也只能认了。

万年县令亓官植,带着户曹这一拨人,冲着范铮叉手:“恭喜右迁!”

范铮叹息:“喜什么啊!都打乱我计划了,我还想着带坊学两年呢。”

真是的,连甄邦都没学成啊!

没有助手啊!

“我这坊正是得卸任了,可否向明府举荐陆甲生为坊正?”

范铮履行当日的诺言,喜得陆甲生笑开了怀。

亓官植可不就是为此来的?

虽然范铮这监察御史未必就会对万年县不利,可谁愿意为这点屁事得罪他?

敦化坊,公正地说,摆脱了从前垫底的位置,可在万年县五十四坊中,也仅仅是个中而已,不值当眼红。

是务本坊不好,还是平康坊没钱?

陆甲生接任,属于无缝衔接,不至于对敦化坊有不良影响,坊学也能持续办下去。

坊学,才是敦化坊真正的亮点,亓官植在考课时,说到教化都能在吏部考功司官员面前自夸几句啊!

司户佐当场为范铮与陆甲生办理了交割,从此敦化坊的坊正就姓陆了。

“记住,萧规曹随!”

亓官植郑重嘱咐了陆甲生一句。

“嘛意思?”粗通文字的陆甲生没听懂。

“让你照我路子走,没把握不要乱改。”

范铮中译中。

陆甲生咧嘴笑了:“那不能。”

以陆甲生的性子,创业不足,守成有余,应该不会胡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