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百八十四章 三更灯火五更鸡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百八十四章 三更灯火五更鸡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这一次,范铮一家子带李义府,是在同一方桌用膳。

《唐人宫乐图》上就是方桌的样式。

唐朝属于分餐制与合餐制并存的朝代,不必太拘泥形式。

李义府的笑容灿烂,就是月牙烧饼也吃得津津有味,一碗山煮羊迅速见底。

至于带来的白脯、清汤丸子、清蒸排骨什么的,当然是范百里、范鸣谦兄弟大快朵颐。

其他麻辣味重的,则是范老石他们享受了。

倒不是吃得咋样,关键是女眷作陪,表明这是通家之好。

一位郡太夫人、一位郡夫人,在外命妇中的地位都不低,尤其郡太夫人还是娘子军出来的狠人。

故而李义府的姿态谦恭,偶有滑稽言语也极注意分寸。

李义府的人品你可以随便置疑,才华却真的出众,要不然也不会先后得到李大亮、马周、刘洎的举荐。

他写的艳诗《堂堂词二首》,比之张鷟水平也不差。

抛开天生的奸笑,李义府还是很有情商的,妙语连珠,连不苟言笑的范老石都微微勾起唇角。

只不过,李义府离开后,范老石的脸就沉了下去,默然半晌才对范铮说:“此非良善!”

范铮呵呵笑道:“这是从御史台察院时就抱团取暖的搭档,亦曾暗中为我通风报信,不能寒了人心。”

“再说,阿耶是不是以为,你娃是什么良善之辈?”

范老石无语,元鸾笑着拍了一下范铮的肩头,力气好大,铁定红了。

杜笙霞笑眯眯地开口:“大郎、二郎,你们阿耶是良善吗?”

范百里喝了最后一口丸子汤,认真地开口:“阿耶是天下最良善之人,就是皇帝当面我也这么说。”

范鸣谦嚼着丸子,顾不上说话,只比划了两个大拇指。

身为人子,范百里的话谁也挑不出毛病。

宗正卿李百药薨于其万年县胜业坊府邸,子李安期时为礼部主客员外郎,葬于定州安平县(贞观十七年划)。

曲阜县公孔颖达薨于平康坊府邸,陪葬昭陵,冀州衡水县的墓为衣冠冢。

陆陆续地,那些老臣谢幕,一批批年轻臣子粉墨登场,或恪守道德、或攫取名利、或施展心中抱负,不一而足。

范铮这样的资历与品秩,不敢说是官场之巅,至少能算中流砥柱,与李义府这种基石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莫以为李义府就不能大放光彩了。

虽然,可能是黑光。

太子詹事之议,很快便尘埃落定。

与范铮预想的一样,只会出自诸司,而不下于地方。

雍州虽同居长安城,却稳居地方之首。

少詹事张行成抬为詹事,右庶子高季辅抬为少詹事。

曾有人建言将驩州刺史杜正伦召回,以为詹事。

杜正伦被外放之前,可是太子左庶子,身份是足够的。

可惜这位出言的大臣,被王波利喝令拉出去,庭杖三十,遂无疾而终。

范铮闻讯撇嘴。

杜正伦的能力与资历是无可挑剔,可当年他是怎么黯然出长安的?

在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苦苦支撑,用李世民的言语,相逼叛逆巅峰的李承乾,被暴怒的皇帝以“泄禁中语”而逐出京,辗转谷州、交州、驩州。

昔日东宫旧臣,贞观天子最痛恨的,非杜正伦莫属,认为他挑拨了父子间的关系。

其次就是张玄素了,至今张玄素还在潮州转邓州。

要不然,令狐德棻能起复、于志宁能复为左庶子,为啥他们不能?

要说劝谏李承乾时言辞激烈,你以为于志宁说话就好听了?

没法子,是个人就会有偏向,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当然,自负的贞观天子绝对不会有错,错的都是奸佞从中挑拨。

可怜杜正伦,在喂快有手指头粗的蚊子时,会不会高呼一声“冤”!

拿家长的话压学生,都能压出那么个结果,杜正伦不愧是大冤种老师。

在此,杜正伦郑重提示,教书育人不好干,吃力不讨好!

太子内宫的问题,连李世民都难以启齿,最终是遣才人武照去抚慰了一番,大家勉强接受了这尴尬的事实。

反正入了宫城,谁再唱“因为爱情”,可以直接给个大嘴巴子了。

你当武照心甘情愿被一树梨花压海棠?

无非是利益罢了。

“二月踏青,长安城已然炎热难当,朕决意搬出太极宫,暂居翠微宫。”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世民的决定无疑让臣子们觉得难受。

诧异倒是不存在的,改废弃的太和宫为翠微宫,众臣其实大约能猜测到这意图。

但将近四十里的路程,朝会咋办?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群臣赶路时?

但是,贞观天子的威信镇压下,群臣只能讨论朝会改时间等细节问题,没人敢提出反对。

范铮站出班:“臣范铮以为,当许身体不便的老臣朔望朝,并赐大臣一些良马。”

李世民戟指,点向范铮:“这大唐,也只知节与你没脸没皮,敢跟朕讨马匹!”

李治的神色不动,眸子里却掠过一丝担忧。

范铮笑道:“谁让陛下富有四海呢?”

李世民大笑。

这是在取笑太极宫内宫的东南西北四海呢!

范铮老脸厚皮:“殿中省尚乘局掌十二闲,良驹过五千,陛下且怜悯臣贫困,赏下一匹代步。”

程咬金忍不住哈哈大笑。

范铮身家,不敢说冠绝群臣,也是位居前列的,哼穷?

范铮满眼无奈:“卢国公莫取笑,委实是买得起好马、喂不起好料啊!”

盐、豆、草料且不说,据说一些好马还要食用鸡子!

侍候祖宗都没那么烦心。

李世民大笑,将尚乘局六闲的良驹逐一赏赐朝臣。

范铮之意,并不单在于自身,而是为诸官讨马,也便于天子施恩。

御史中丞张文琮出班:“臣张文琮启奏,御史台三院御史,品秩尚低,然却须上殿或庭殿供奉、肃整朝仪。”

“御史台一无备运车,二无马匹,随行翠微宫却难。”

叫你们歧视御史台!

张文琮的态度,亦是御史台多年的怨气。

凭什么诸司都有备运车,御史台就没有?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罢了,就令左天苑闲按人头供应御史良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