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十六章 长孙一诺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十六章 长孙一诺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2:28:30 来源:笔趣阁

虽然长孙无忌在历史上不以军功见长,但你不能否认,人家确实有资格领军。

这就是时代特色,纯文官或纯武官不多,多数是可以两边出任的。

当然,你要说太子率更令欧阳询那样的老人家,还天生身子不怎么好的,就不可能文武双全了。

高士廉那样的人物,在玄武门之变都有亮眼的表现。

别人的司空是个虚衔,长孙无忌的司空是个实权。

有意思吧?

他在贞观的宰辅之中,排名一直在前,要不是谦让,房玄龄未必是百官之首。

就这样,在李世民的凌烟阁上,长孙无忌依旧排名第一。

没有真本事的话,何以服众?

你以为尉迟敬德他们的脾气很好么?

不是因为与李世民的郎舅关系,是长孙无忌真有这份才学与本事,《贞观律》就是他主修的,李治时期的《永徽律疏》也是他修正的,相较比较粗疏的《武德律》要完善得多。

影响千年的《唐律疏议》,指的就是《永徽律疏》,而《永徽律疏》相对《贞观律》,变动的并不多。

也就是说,唐朝的律法,此时基本完善了。

顺便妄议一句,李世民打仗是厉害,可他的为人,真没他那个被隋炀帝称为“阿婆面”父亲李渊狠。

看看李世民对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处理,真是手下留情了,至少让人家一家好好活着,直到贞观八年阿史那咄苾郁郁而终。

你看看人李渊。

李密,噶了;

萧铣,噶了;

窦建德,噶了;

李子通,噶了;

王世充,被仇家噶了。

杜伏威,倒没噶,暴卒了。

李世民除了对侄儿狠了一些,其余时候还是很留余地的。

李渊使用裴寂为相,赐裴寂铸钱之权,为儿子李元景聘裴寂之女为妃,他家娃儿,不当律师的裴律师被赐婚临海公主,裴寂更参与编撰了《武德律》。

唐朝律法的渊源,大致就是如此了。

所以,长孙无忌在唐朝,是真牛,不是靠裙带关系。

他的诗《灞桥待李将军》写得不错,就是为李广张目、欺辱人家冤死的霸陵醉尉,屁股太歪。

堂堂赵国公,没事从城北的崇仁坊跑城南的敦化坊,谁信?

长孙无忌呵呵直笑:“放心,本官不是来寻贤伉俪的。将仕郎范铮是吧,皇后阿妹得你之功,身子大好,本官自当承一份情。”

“武力,有你耶娘在,不是出动一队人马威胁不了你。这样,本官给你一个承诺,只要不违背《贞观律》、不危害到阿妹一脉,本官为你出一次头,就是天塌了也得顶起来。”

倒不是长孙无忌在空口说白话,而是他兄妹情深,当年母亲去世后,一同被同父异母兄长长孙安业逐出家门、流离失所,痛苦永远铭记在心。

也是舅父高士廉、舅母鲜于氏心善,抚养了他们兄妹。

否则,还不知道有没有长孙无忌的今天。

哦,贞观元年,身为右监门将军的长孙安业,悍然随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密谋借诸卫反叛。

事泄,李孝常等人处死,因为长孙皇后的求情,长孙安业免死,发配嶲州(四川越西县)。

成为外戚的长孙安业为何谋反,要说没长孙无忌一点逼迫、一点手脚,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毕竟,世人都知道长孙无忌“以德报怨”的名声。

长孙安业在嶲州的日子会如何,也可想而知。

长孙皇后天性善良,长孙无忌就用自己的一身血腥,守卫阿妹的善良。

……

社火依旧继续,之前尔朱成兄弟破坏的气氛,也渐渐恢复过来。

瑕不掩瑜,反正元鸾又没吃亏。

樊大娘这一次反串的,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武王,嬴荡。

话说这个名字,真别具一格的。

秦武王这个年轻有为的君主,设丞相、逐张仪、与魏盟、伐韩、平蜀乱、改田律,让秦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唯一的问题是太年轻好胜,与大力士孟说赛举鼎而亡,终年二十三岁。

范铮有些奇怪,去年樊大娘饰举鼎的西楚霸王项羽,今年樊大娘饰举鼎的秦武王嬴荡,这是跟鼎过不去了?

偏偏樊大娘那不专业的造型,居然让两坊的人喝彩连连。

喝彩的人,倒不是说欣赏的眼光不好,纯粹是因为樊大娘的力气,在坊间是耳熟能详的。

但樊大娘今天并不是最出彩的。

甄行、甄邦为首,铁小壮为腰,巫亹、巫桑为尾,一百五十三名学生衣着整齐朴素,整齐地列队出坊门,摇头晃脑地背起了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娃儿、妹娃子认真背书的样子,是极其可爱的,即便青龙坊的大人们有敌对情绪,也情不自禁地缓和下来,继而在想,自家的娃儿,为什么就不能去读书?

书上那些东西,可是连他们都不知道的啊!

也就“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听懂了,其他的,不懂啊!

偶尔也有一两句,好像明白了,又好像不明白。

但是,读书总是高大上的事,说到哪里都是这个理。

即便是那些一刀一枪博取功劳的府兵,你又以为他们会不想送娃儿读书?

哦,府兵一般是当地家境殷实的,读书还真有渠道?

是了,府兵除重兵器与战马,要自备随身七事,服、被、资、物、弓箭、鞍辔、器仗,没点家底你连府兵都当不了。

所以,府兵的家境,加上官府的倾斜,县学不敢保证,开个蒙还是绰绰有余的。

其实《千字文》不过是开蒙书籍,可那么多娃儿、妹娃子异口同声,就真是一道风景了,在文字普及率低下的时代,能让许多人浮想翩翩。

侯莫陈羽讪讪地走到范铮面前,叉手道:“将仕郎,你一定要相信我,尔朱兄弟的事,绝对与小人无关。小人,小人安排这场社火,除了缓和两坊的关系,就是想求个情,请敦化坊准我家二郎进坊学,束脩、靡费小人会承担。”

所以,侯莫陈羽犯不上搞那么凶险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