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理正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理正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东宫内宫,东头的宜春宫。

太子妃王氏柳眉倒竖,一个瓷瓶砸到地上,瞬间碎成了几瓣。

“那个贱人!她怎么敢!”

本来虚怀若谷、上善若水的太子妃,即便有点小脾气,也不屑于争风吃醋,行那民间妒妇之举,奈何李治的偏心越来越过分了。

十日之中,李治倒有五日宿于萧良娣的宜秋宫,剩的五日太子妃还得分给其他人!

男女之事倒也罢了,了不得劳烦角先生,可最大的问题是太子妃无后,而萧良娣已产一子二女!

至于宫人刘氏所产陈郡王李忠,那倒无所谓,毕竟刘氏的身份地位差距太大,对王氏构不成威胁。

无所出的太子妃,坐在高位上也是虚的,随时可能为人上树抽梯。

若往后想想,太子立嗣时,若立李忠倒也罢了,立萧良娣所诞子嗣,太子妃之位不得易手?

现在也不盛行杀母留子了。

即便是这狐媚子生产不久,无力承欢,太子还是宁愿留宿宜秋宫!

“禀太子妃,太子内坊内阍(hūn,守门人)王伏胜求见。”太子内宫掌严禀报。

掌严的职司,掌首饰、衣服,巾栉、膏沐、服玩、仗卫,可算是太子妃比较亲近的女官。

王氏鼻孔里哼了一声。

区区内阍,无品无级,只是伴太子驾出入而已,有资格求见么?

王氏正要斥退掌严,心念一转,开口问道:“这个王伏胜,是侍候陈郡王的吗?”

以王氏之聪惠,瞬间明白过来,王伏胜不单单是以内阍身份前来,更是以陈郡王之名行事。

“奴内阍王伏胜,拜见太子妃。”王伏胜躬身叉手,态度恭谨。

王氏淡淡地看了一眼自己凤仙花染就的指甲,雅称“玉笋红”。

啧,尾甲似乎抹得不够均匀啊!

“王伏胜啊,你来本妃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王伏胜微笑:“奴侍候陈郡王,陈王虽幼,却知太子妃慈祥,愿奉太子妃为阿娘。”

王氏噗哧一声笑了:“王伏胜啊!我虽出身高门,却非对民间事一无所知。”

“于情于理,陈郡王不是应当喊我阿娘,喊刘氏阿姨吗?”

王伏胜笑道:“奴自是知晓的。”

王氏面容一整,细细思索王伏胜这句话。

啧啧,不得不说,刘氏打得一手好算盘。

依着李忠的出身,终究是个庶子,顶天也就是混个亲王,还是排名靠后的亲王。

子以母贵,刘氏是给不了娃儿太多的希望,索性狠一狠心,让李忠投靠太子妃,最好是过继为子。

太子妃虽然出身高贵,却也拒绝不了此诱惑。

无后的压力太大了,宁愿将嗣子的位置便宜了李忠,也不肯让萧良娣那头占到丝毫便宜!

“你且退下,我好生想想。”

宣阳坊,万年县衙。

大理正尔朱杲(gǎo)与雍州别驾范铮同时莅临,就万年县本年度所判流、死以上,详细质询。

这是大理寺职司之一,九品以上官员的除、免、官当,诸司官送徒刑以上,俱有权质询。

官当这个词语,约始于南朝陈,初登法典为《北魏律》,意为以爵、官、名籍抵罪,十恶不赦者除外。

《贞观律》二十二条:诸以官当徒者,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尽其罪,余罪收赎。

所以啊,不是天怒人怨,当官的血厚得很哩。

总而言之,御史台、刑部、大理寺这三法司,都有权对诸司、地方的司法加以审核与纠偏。

尔朱杲的阿耶,是现任正四品上申州刺史尔朱义琛,太原起兵的元从。

尔朱义琛最牛皮的不是当官、打仗,而是先后辅佐过两个亲王,然后徙他职,再然后两个亲王都是惨死。

这履历算一算,大约能赶上太子杀手李纲了。

尔朱杲自身的履历在三法司中相当漂亮,刑部都官员外郎、司门郎中、刑部郎中再转大理正,在司法这一块是牢牢站稳了脚跟。

论娶妻,他的娘子,清河县君崔氏出自清河崔,岳丈是隰(xí)城令崔处静。

论母,出身赵郡李氏,号称是李牧后人,《新唐书》亦有李左车后人的说法。

尔朱杲的品秩大致与虞牙对等,说话也就没那么客气。

“此案,依本官看来,判流五百里过重,徒三年即可。”

“此案判处时,少提了一个拔发,故应从徒三年更改为流五百里。”

尔朱杲所言有理有据,并非蓄意找茬,范铮也乐得悠然。

司法判罚,除了《贞观律》的底子外,还有一定的主观性。

故而,真要扯皮,够呛。

死、流看完,徒的卷宗尔朱杲扫了一眼。

“本官以为,平康坊一案,计赃应取东市署中贾价裁量。其时,中贾尺绢为六文,故五文不足以判徒三年,只当徒二年。”

果然是这案子啊!

尔朱氏出身羯胡,与景教天然亲近。

最重要的是,尔朱杲所言有理有据,诉求也不过分。

徒二年与徒三年,区别很大吗?

虞牙看了一眼范铮,微笑道:“如此,本官令人去查阅东市署当日中贾价,再斟酌是否修改。”

总不能你说什么是什么,地方上也要核实的。

不乏这样的例子,地方上按新出的律令定罪,上官持着旧律令来追责。

范铮笑道:“雍州录事陈徐隽,已至东市署求取当日布匹中贾价。”

按严格意义来说,布匹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万年县截取一段时日的均价也没有问题,但严谨一些总是好的。

陈徐隽是敏感的,听到大理正质询万年县,迅速想到了平康坊北里一案,抽丝剥茧地找出了唯一的漏洞。

然后,他经范铮同意,寻了录事参军卜塘开具关牒,自己带着山雄去东市署查阅数据。

带山雄的原因,是东市龙蛇混杂,没有点武力保障是不行的,山雄名义上还正好归陈徐隽管。

“禀别驾,下官至东市署抄录到当日的中贾价,火麻布四文一尺,生绢五文一尺。”

陈徐隽的禀报,让万年县二堂的气氛有点诡异。

尔朱杲也没想到,雍州居然同时遣人去东市署查证了!

这个问题就尴尬了。

火麻布与生绢的比价,大致是稳定的,一涨俱涨,由此看来并无问题。

自己得到六文钱的价格,莫不是府中下人贪了些好处,而虚报的价格?

范铮轻笑:“想来是大理正记错时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