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百零二章 秦州都督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百零二章 秦州都督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散朝之后,范铮被左卫亲府中郎将程处默拉着,往某偏僻的宅院行去。

仗着与杜笙霞打小认识、且与范铮有过交往,程处默可不管你是不是三品大员。

从他处汇合的,是直起了腰板的酂国公窦奉节。

院中正堂,窦奉节举杯:“若非二位贤弟指教,某当怄心至死。现某绝婚,胸中郁气已绝,且外室已为我家传一血脉,今纳为妾,娃儿认祖归宗了。”

“即便九泉之下,某也有颜面见阿耶了。”

能够活得下去的人,对血脉还是很重视的。

范铮饮了口老头春:“窦兄还是为娃儿留点后手吧。”

程处默表示没听懂,说话咋弯弯绕绕的?

不爽利!

窦奉节轻笑:“贤弟仔细想想,某悍然掀开此事,将宗室之丑昭告天下,这长安城还呆得下去吗?”

“妾与子,某已托付从弟窦孝谦;妹娃子,也速速嫁了千牛备身于遂古。今日一别,陇右秦州上邽(guī]),沽酒以待。”

至于他家妹娃子多少岁,不重要了,向皇帝致敬、向天子学习。

再说,连窦奉节都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骨肉。

秦州中都督府,辖秦州、万州、渭州、武州,治上邽。

上邽这个名称不熟?

上邽县城前有湖,湖水四季增减,故旧名天水郡。

天水郡公丘行恭名义上的封地就在此。

三国姜维的天水郡就是这里,当然,姜维是天水郡冀县人,也即唐朝的伏羌县人。

正三品都督,相较原先的将军,涨了一级,与十六卫大将军品秩平齐。

窦奉节一个从未杀过敌的将军,也就弄死了一个杨豫之,还坏了宗室名誉,即便任都督,实权也多半落在别驾手里。

看舆图就知道,整个秦州皆非边州,一个二线的战备之地。

背靠关内道;

东南山南道;

南与吐谷浑之间隔着叠州都督府;

西凭兰州都督府。

可见李世民多少是念旧情了,要不然往边州一扔,吃了败仗,提头来见,谁能说个不字?

只是窦奉节的状态,多少有些不对。

压抑了多年,一朝发狠,宣泄了一腔怒火,却有些亢奋过头了。

谁知道他老兄能不能活到秩满?

范铮对程处默举杯:“中郎将了,可喜可贺。”

程处默撇嘴:“有啥好贺的?阿耶这身子骨怕是能熬倒我,二郎哄哄婆娘就是县公,老程混不到爵位咯!”

窦奉节微酣地开口:“贤弟,不是为兄夸口,承嗣这一块,我比你熟。为兄跟你说,没承嗣的时候想承嗣,承嗣了才知晓,挡风遮雨的大树,没了啊!没了啊!”

“要不然那贱人,岂敢如此辱我!”

窦奉节的阿耶窦轨,是李世民的表舅,随他多番征战。

至于窦奉节的说教,却是表错了情,程处默这粗枝大叶之人,也就嘴上喊两声,随后又没心没肺地喝酒了。

承袭爵位,对程处默真没那么重要。

光德坊,别驾范铮乘驽马出行,身后依次是录事参军卜塘、录事陈徐隽、录事史贺钩雄、司户参军王福畤、司户府一名、司户史两名,还有十五名执刀。

如走当年渭水之盟的便桥,路程倒是近了许多,大约就八十里左右。

只是这便桥吧,不知是出于维护皇帝尊严的原故,还是真的年久失修而拆除了,还非得绕行一段,总里程就近百里了。

至于不乘革辂车的原因,呵呵,青石板路革辂车好坐,土路嘛,真不如骑马。

养护得好倒也罢了;

养护不好,路脊处突现大坑,人都能颠飞出去。

过渭水,越咸阳县地界,再渡泾水至泾阳。

武德元年是没有咸阳县的,武德二年才划咸阳、始平县分置咸阳县。

始平县这名称不熟?

这是沿袭隋朝名称,至中宗送金城公主入吐蕃,方改名金城县,至德(唐肃宗李亨)二年十月改名兴平县。

泾阳令酆(fēng)由俭率官吏出迎,对上官驾临之迅速也颇诧异。

近年来,雍州的办事效率是越来越低了。

不知道是官吏越来越懈怠,还是因雍州自李泰之后再无刺史所致。

酆氏的源流单一,周文王之后,因封丰国而得姓,至汉武帝时许多地名加“邑”旁,丰变酆字,一姓两析,为丰、酆并存。

因迁徙等缘故,酆由俭上三代已不是雍州人氏,故无所忌讳。

入衙后,酆由俭亲手为范铮及卜塘、王福畤烹制茶汤,随口提了一句“这是泾阳茶户所制茯茶”,让范铮讶然。

卜塘挑眉:“(秦)岭北不植茶,泾阳出茯茶。泾阳处三辅之地,南茶北上必由之路,故西汉以来官引茶至泾阳,再行二次加工压缩,贩突厥、吐谷浑、西域诸蕃。”

至于发现茶砖上长金色斑点,称之为“金花”,那是几百年后的事了。

用茯字则是因为集中处理的时间多为伏天、香味类似茯苓之故。

据说此茶滋味,易地、易人、易水皆不能再现。

三刻钟后,司农寺泾阳屯监如荼赶来。

如氏是鲜卑姓如罗氏汉化而来。

舆图摊开,酆由俭言辞如刀:“泾阳之地本就不大,泾阳屯监占泾水之南,已三成有余。巴蛇吞象,犹不知足,企图占本县中张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官司,就是打到御前,本官也要问个明白,是否将泾阳县直接并泾阳屯监算了?”

说这比例,还真不是胡话,后世的泾阳县,此时北部是分置了云阳县(贞观元年至七年曾更名池阳县),疆域自然缩水。

如荼尬笑:“我泾阳屯监之地皆为台塬,岂如县中平坦?不敢奢求整个中张里,舍一个西韩庄就好,实在不行给秋潢田。”

范铮忍不住笑了:“原来你还知道,泾水之北非屯监之地啊!”

如荼笑道:“若是当别人的面,自然要胡搅蛮缠的,可上官就是司农寺出身,哄不了哩!”

泾阳屯监的碾硙之事都是范铮帮忙处理的,如荼能在范铮面前装个啥?

“回去禀报韦机少卿,雍州土地虽多,却无一寸多余。”

韦机在《旧唐书·良吏》笔墨不多,却颇为矛盾。

累迁至殿中监,外放为刺史,后超拔为司农少卿。

论品秩,司农少卿还能凌驾三品大员之上不成?

如果说中间因过、因丁忧免职,缘何不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