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七十三章 贺钩雄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七十三章 贺钩雄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吃着小食,品着淡淡的渌酒,听着铿锵有力、热血激昂的唱腔,看着一个个皮影在戏台的白布上翻飞打斗,范铮俨然有穿梭时空的错觉。

范百里悄悄直起腰,箸头轻蘸渌酒,一头点在范鸣谦嘴里,一头点到自己舌上。

范鸣谦还在咂嘴,范百里无趣地放下箸。

比仆从压榨的果汁也甜不到哪儿去啊!

口感微甜的渌酒,主顾群体本就为酒量不足、老弱妇孺者,于后世渐渐销声匿迹,唯余杨林肥酒。

唐朝的儿童饮酒本就不是啥新鲜事,元日的屠苏酒就是个范例,只是因为范铮某次顺口提及,范百里兄弟最好成为中男之后再喝,范百里才偷偷摸摸的。

大规矩会守,小规矩会破,范百里这反应,与多数顽童无异。

范铮眼角的余光,将范百里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却没有强行校正。

别想着教得娃儿完全循规蹈矩,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扼杀娃儿天性,反弹的后果很惊人。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潜移默化,耶娘以身作则,一些禁忌也提前告知

某些耶娘,一边口口声声教娃儿“多栽花、少栽刺”,一边极力往娃儿这块地里撒刺种子,啧啧。

范百里兄弟本性向善,偶尔有些不太过分的错事就不必苛责了。

若如介休那几个极恶,埋了吧,顽皮与极恶可是泾渭分明的。

范铮自己当年都调皮捣蛋,没理由去苛责范百里。

范鸣谦渐渐适应了皮影的激昂唱腔,时不时拉着范百里的手,指着皮影说这个好看、那个威风。

执衣侍立在范铮左右,不远不近,很懂规矩。

当先的执衣阔面浓眉,面上两道浅浅的伤痕,淡淡的绒毛初生,略大的嘴唇慢慢解说着皮影,却不破坏戏台的节奏,显然为主顾解说的事,他也干了不少。

“这一节,却是霸王别姬,西楚霸王败势已定,与虞姬诀别……”

“衙内,这一节却是西楚霸王率八百子弟,闯汉淮阴侯十面埋伏,终不肯过江东独活,乌江自刎。”

当时第二的军事大师,遇上第一与第三军事大师联手,精兵战术败于人海战术,令人唏嘘。

范百里大惑不解:“阿耶,西楚霸王明明可以回江东,重新募兵再战的,为何非要死于此地?”

范铮轻声回应:“任何人做大事,都讲一个势。势起时,破釜沉舟,自号霸王而天下不敢不从;势落时,虽同族亦随汉高。”

“他再回江东,已经没有从前的号召力了。且连年征战,江东子弟也伤亡惨重,需要休养生息了。”

范百里若有所思。

执衣笑道:“时来天地同聚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名字。”范铮第一次对这执衣生起了兴趣。

执衣叉手,眉头轻跳,努力压抑着喜悦:“回使者,小人贺钩雄,今年十九。”

这个奇怪的名字……

执衣浑不在意地笑道:“这是贱名:黑狗熊,名贱好养活。贞观二年,阿耶娘没挺住,小人靠吃百家饭长大,蒙潜龙寺的玄禅律师垂怜,允小人至寺中以沙弥身份食宿,并取贱名以镇压噩运。”

“如今在县城外得了些薄田,尚请人代耕,小人在城中淘点生活,包括为老腔皮影解说,怎地也比土中刨食轻松。”

范铮不禁高看贺钩雄一眼。

灾年靠吃百家饭长大的人,运气好、懂的多、善避忌讳。

运气好不是指耶娘不存,莫杠,这是指能存活下来的运气。

佛道两家,法师、律师二称呼是共有的,区别是道教有威仪师、佛教有禅师。

“可识字?”

贺钩雄微笑:“玄禅律师心善,功课之余,在寮房为小人启蒙。虽不敢说相当开蒙,州县符文大致可为父老解读。”

“可惜,律师于去年圆寂了。”

范铮微微颔首。

佛教固然臃肿了些,某些自律的比丘还是值得尊重的,能普渡众生者更值得尊敬。

潜龙寺是少华山附近最古老的寺庙,传说于东汉初年兵败的刘秀曾藏身于蟠龙山,其子汉明帝令人于此修建潜龙寺以报藏身之恩,为中华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又是蟠龙山、又是潜龙寺的,若是早年倒也无所谓,可如今的范铮是封疆大吏,在这敏感时期贸然与潜龙寺往来,是作死之事。

“辖内有此大德,可令司功参军核实,若无误,勒石以记之。”

司功参军掌祭祀、佛道、医药等事,倒真是对口。

无关范铮个人喜好,既为地方父母,自当尽量摒除个人情绪,公平对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天地,你扩指朝廷、官府也适用。

范铮闭目想了一下:“可愿为我长随?”

长随依旧可占执衣名额,却从自由的庶民转化为半自由的仆从,好处是钱粮及范铮的庇佑。

不客气地说,贺钩雄若为长随,出门遇上郑勿恶诸人,郑勿恶还得赔个笑颜。

贺钩雄尽心竭力,可不就图这一便利?

他只是个在红尘俗世挣扎求人的凡夫俗子,玩不起那些清高的姿态。

“贺钩雄愿永随使君……郎君!”

范铮小小惋惜了一下。

原本这些寺庙,范铮还想搞一搞,贺钩雄说出玄禅律师事迹,却不太好意思下手呀。

司户参军凤护从少华楼外走来,一身细葛衣都沾了不少泥土,却自不在意。

团团见礼后,凤护饮了大口茶汤,吐气道:“有点头疼了,石堤水(沙河)段有几个碾硙,事涉郑氏宗族、长史、潜龙寺。”

“依原定路线引水,浸及三家庶民宅院,及几座坟茔。”

水有灌溉者,碾硙不得争利;

灌溉者不得浸人庐舍、坏人坟隧;

官人不得于部内请射田地、造碾硙。

工部水部司的政令极好,但落及实处,呵呵,取决于当事方及当地堂官是否强硬。

“官人不得于部内造碾硙,我会知会闾丘不言处置。”

“郑氏宗族,我会去调解;潜龙寺,令司功参军于沟通立玄禅律师碑时调和,相信出家人乐于与人为善。”

官人这一条,纯纯的屁话。

不在权力范围内造碾硙,去别的地方,谁理你?

这就像叫粮仓中的耗子别偷吃米面一般。

至于砸碾硙这种极端手段,最好别轻易使用,人家造碾硙也是要本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