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俊士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三十五章 俊士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郦正义是有些清高,但再清高也是人,也要顾柴米油盐,也得在街坊四邻面前稍稍显摆。

君子只是克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并非六根清静,人活着多多少少会有点情绪。

只是,目光移到驴背上,郦正义有点为难。

传道授业,束脩便足矣,即便年节往来,也无须如此丰厚。

但是,过于计较的话,内人、娃儿的口腹之欲咋办?

范铮自然明白这种有节操文人的别扭之处,不由笑道:“郦先生为大郎之师,亦师亦父,大郎有好吃的孝敬师父、师母、师兄,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登门拜访,也是请郦先生严管大郎品行。”

范铮不在意范百里日后成就如何,只盼他持身基本能正,三观基本如常,不能寡廉鲜耻。

范家不是什么名门大户,脸还是得要的,不能公然玩二皮脸。

台阶铺了,郦正义自然就坡下驴,引驴入庭院,一次拎下了两个箩筐。

范铮估量了一下,自己勉强能做到这一步,却要吃力得多,绝对不如郦正义般轻松惬意。

成体系的传承,就是比野路子强许多,难怪范老石极力支持范百里拜师呢。

郦正义家没有仆役,凡事皆是他娘子亲力亲为,也不存在回避一说。

师徒如父子,他家与范铮的关系,比通家之好更亲近些。

即便路途极近,无须留下用膳,茶总是要奉的,一些小食也由郦正义的长子端给范百里品尝。

“参见官人。”

身高几等同于范铮的少年叉手见礼。

范铮诧异地看了一眼,原来郦正义带到坊学的,是次子啊!

“令郎是在哪里就学?”

范铮抿了口茶汤,漫不经心地问道。

郦正义笑了一下:“大郎刚刚中男,族学已没有什么能教授的了。”

郦正义自己古板,不代表要求自家大郎古板,他也明白按自己的性子是行不通的。

这世间,许多时候分不清黑白,它更多的是灰,让人灰头土脸。

大郎要奔个前程,哪怕是吏员,县学或州学总得进去打一趟滚。

难题在于,因为他当年的执拗,得罪了好些人,雍州州学、万年县学恰好都是老对头执掌。

即便他愿意低下骄傲的头颅,对方也未必肯让大郎入学。

还是当初年少轻狂啊!

范铮垂眉想了一下:“国子监祭酒令狐公,与我倒是薄有交情,待耗磨日之后,我与他细说。”

“四门学,我可以举荐俊士;律学、书学、算学不受庶人身份限制。”

耗磨日指正月十六,此日官府不开仓、民间禁磨茶磨麦,张说的《耗磨日饮》提及。

庶人,仅指良人;

杂户、蕃户称色人,是没有权利读书的,除非你自己教。

郦正义大喜,果然自己的精心授艺,还是有回报的。

县学、州学的死对头们,你们拦不住我的!

至于选择,还用说么,自然是先高后低!

“娘子,多弄一点,上好的老头春端出来,我请给事郎用膳!”

郦正义眉飞色舞地叫道。

至于范铮,哈哈,没得口福了,司农寺京苑总监明坦、京苑东面监沃垄、京苑总监丞汤仪典联袂而访,他不得不回敦化坊。

范百里留在郦正义家,可一点不见外,啥好吃的都尝了个遍,师兄还好生哄着他。

宾主相谈甚欢,礼品尺寸掌握得很好,惠而不费,主要是一些家乡小吃,比如汤仪典送的鹅颈丸子、两饼沩山毛尖团茶。

不要怀疑,这个时代的主流就是蒸制的团茶,炒茶只是刚刚诞生,还不完善。

沩山毛尖在唐朝已经是贡品,想来应是团茶。

当然,鹅颈丸子不可能是从潭州带来,最多是汤仪典婆娘自制——这菜肴没法长途运输的。

其实,鹅颈丸子其他的材料都好办,唯独煎蛋皮比较难——即便用铛煎蛋皮,要煎得均匀且不破,还是得有点厨艺的。

沃垄送的则是齐州莲藕,白藕。

唯有明坦送的是一对足月的乳鸽,活的。

这一对乳鸽在笼中“咕咕”叫唤,洁白的羽毛、漂亮的身形,引得范鸣谦目不转睛地盯着。

“二郎想养着这一对乳鸽。”

从外头进来的杜笙霞,很快明白范鸣谦的意思,迅速与范铮商量,三人也赶紧对县君行礼。

“养鸽子么,倒不是不行,就是饲料烦杂了。豆粉、鱼粉、虾粉、麦粉、盐都得均衡。”

至于鸽笼的排便,那倒是小事了,让巫闷山动一动就是。

明坦笑道:“想不到上官对此物还有了解。不错,盐是养乳鸽的一个关键点,没盐不行,盐多了易病。”

范铮笑而不答。

呵呵,这不是前世在夜市里吃炖乳鸽,瞎打听来的经验么!

这三人可谓是范铮在京苑总监里的嫡系。

范铮有事,他们须摇旗呐喊;

范铮贬谪,他们也难免失势。

若范铮能直晋宰辅,他们的前程,自然也一片坦途。

于是,范党便自然而然形成了。

相较什么世家、韦杜、宗室,范党自然渺小得很,可谁敢断定,就不会蓬勃发展呢?

留客用膳之后,道一声好去、好住,便自诀别。

欲转身入乌头门的范铮,眼角余光扫到圆滚滚的身影,不禁有些疑惑,食铁兽可以闯入长安城吗?

“上官!”

“食铁兽”骤然开口,把范铮唬了一跳。

完犊子,这年头,食铁兽都成精了。

不过,这声音好像耳熟?

啊,是尤朔楚啊,那没事了。

嘿,尽是一帮人才,不是“贪”就是“硕鼠”。

尤朔楚提着半篮子红枣,笑眯眯地奉上:“这是泗州红枣,很补的。”

也就是范铮懒得计较了,要不然回一句“我很虚吗”,能直接让尤朔楚掩面而走。

就是拍马屁,你也得注意别拍到马蹄上。

不过,尤朔楚与泗州有关系吗?

有世系记录的尤姓最早是五代,但东汉时有尤来、三国时期吴国有鄱阳湖贼帅尤突,分布江西、江苏、浙江。

尤朔楚也自知不太招待见,只在乌头门外唠叨了几句。

鄜州的战绩委实惊人,虽即尤朔楚不得已,但你得想想,哪个上官不随时捏把汗?

哪怕范铮的漏洞少一些,也不愿意随时被人捅一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