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二十八章 书香门第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二十八章 书香门第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敦化坊,樊大娘荷叶鸡铺子。

两辆马车停在外头,樊胜一个腋窝夹一麻袋,樊大娘左右手各拎一袋,笑呵呵地往铺子里搬。

与家人会合,樊大娘心头满满的欢喜。

阿弟外出征战,活着回来,没留下什么隐疾,那就是幸事!

除了甄行、甄邦兄弟,儿媳妇巫桑,铺子里还有范老石一家六口。

“这一袋是龟兹的包仁杏干,这一袋是龟兹薄皮核桃,这一袋是腊骆驼肉,这一袋是腊驴肉,这一袋是马鹿肉,这一袋是赤麻鸭……”

活脱脱一个吃货!

不过,这也是最安全的,出去打仗回来,给家人搂点食物打牙祭,皇帝晓得了也只能一笑而过。

哦,樊胜还搂了一文钱回来。

是真的一文钱,西突厥所制粟特文铜钱。

樊胜很遗憾:“可惜,在归途遇到金钱豹,它跑得实在太快了。”

范铮乐了。

你们成千上万人,金钱豹不跑才怪了。

就它身上那几文金钱,还不够瓜分的。

樊胜坐下,刻意压低了声音:“幸亏在西域,我始终记着范铮兄弟的话,每日扎营时,陷马坑、拒马枪、铁蒺莉必出,广撒游奕,战战兢兢,一刻不敢大意。”

“在多褐城下应对了夜袭,本以为尽度劫难,不想阳翟县公竟在伊逻卢城蒙难。好险,若是我稍加大意,说不定也会遭此劫。”

范铮苦笑摇头。

郭孝恪之败,其实不是多大事,问题他命不好,倒在了流矢之下。

要说败,当年李世勣都还败过呢。

“你没事、铁小壮没事便好。”

范铮捏开薄皮核桃壳,扔掉膈片,饱满的果仁有轻微的油腻手感,扔进嘴里,口鼻间有淡淡的清香,细嫩酥脆的果肉勾起馋虫。

郭孝恪一家子,本事是有的,当武将也合格,问题是总会出点要命的大错,就跟受了诅咒似的,善始而不能善终。

遗憾归遗憾,范铮又不是救世主,不可能帮到每一个人。

除了范鸣谦,每人面前一个古董羹飘香,樊大娘清洗、切片之后的马鹿肉,还有地窖里拿出来的莱菔、豌豆、昆仑紫瓜、莴苣、胡萝卜可供烹制。

肉汤、熟肉末、米糊,与特意切碎了烹熟的蔬菜拌匀,樊大娘一手抱着范鸣谦,调羹试过温度,打了小半调羹,慢慢送到范鸣谦嘴边。

范鸣谦已经断奶,开始吃主食了。

吧唧一口吃下美味的米糊,范鸣谦绽放出惬意的笑容,望着樊大娘说“要”。

樊大娘慈祥地笑了:“好,姑母这就喂范鸣谦。”

喂着娃儿,樊大娘顺带数落樊胜:“老大不小个人,连外甥都娶妻了,你怎么好意思当鳏夫?”

鳏夫指的老而未娶,不是丧妻。

樊胜满不在乎地大快朵颐,顺便饮一碗自龟兹带回的葡萄酒:“一人吃饭全家饱,一人睡够阖家好。娶个婆娘回来,抢我美食、占我床铺,有事没事嘤嘤嘤,到处掉头发,我闲的?”

听着樊胜的牢骚,一直不出声的巫桑都笑了。

樊大娘一箸敲到樊胜头上:“净耍嘴!不娶婆娘,日后樊氏的香火谁来继承?无后,伱在前方流血是为了谁?”

在这个年代,对香火血脉的传承,是极其看重的。

樊胜憨笑。

前面说的那些屁话,不过是推搪之辞罢了。

真正的原因,是樊胜担心自己哪天步袍泽后尘,叱咤风云的汉子化为一坯黄土,徒留孤儿寡母煎熬。

“范铮兄弟,此事,恐怕得你出手了。”

樊大娘目光转向范铮。

为什么不找民曹那些官媒?

堂堂翊府中郎将,品秩正四品下,标准的大夫行列,妻、母可为郡君!

樊胜得封妻、母为郡君的第一次机会已经用掉了,在渭南县的阿娘已经成为外命妇。

第二次机会还是有的,拿功劳换。

这就不同于范铮娶杜笙霞、甄行娶巫桑时,娶妻的标准也相对要高,高门楣的小娘子,官媒是不易接触到的。

不是说娶庶人女不行,但身世自然是越显贵越好。

为什么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最简单一点,让一个庶人女骤然为郡君,光是适应各种规矩都得花一年时间。

即便是杜笙霞,这几年也陆陆续续改变了不少。

连杜侃家的杜氏,女儿都配不上樊胜的地位。

“最好是书香门第的。”

樊胜小声嘀咕。

这个要求,瞬间把范铮搞懵了。

铺子里没铜镜,你也可以打盆水照一下尊容,张飞似的面孔,你还想娶书香门第,要求有亿点点高。

本来还想着让韦思言给说个韦曲的亲事,看来是不行了。

想想也不妥当,韦曲的势力已然不小,再往军中结亲,易招猜忌。

万年县,颜府。

门下省左拾遗颜扬庭,温文尔雅地接待着司农少卿范铮。

“检校,检校。”

范铮可不敢在颜氏摆什么谱,人家的底蕴,就是直面当今世家也不虚的。

从四品上的少卿,在人家从八品上品秩面前,居然摆不起谱,是极罕见的。

除了颜师古当年对乡党的照拂之情、颜扬庭略长的年龄,重要的还是颜氏这书香气息。

进门就能见到一丛竹子,对应王徽之“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是出自宋朝苏东坡之手,莫混淆了。

“先父辞世,得少卿吊唁,当含笑矣。”

颜扬庭依制要守孝二十七个月,皇帝下诏起复。

真正在官场有用的人,哪个能让你离开朝廷将近三年?

至于那些党争之徒,真二十七月守孝,信不信回朝廷只能坐冷板凳?

当然,颜府还是简朴之极,颜扬庭居府仍未除孝服。

范铮应道:“颜公在世,对后学晚辈极为照拂,自当聊表寸心。日后有用到某之处,自当尽力。”

“后学晚辈”四字请自动替换为“乡党”。

颜师古有才,大德行无亏,细枝末节难免不尽人意,却更显得真性情。

以上,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范铮是信了。

颜扬庭奉上茶汤:“都是万年乡里,不违律令、德行无亏,自当相互照应、互通有无。”

半吊子文人才会歧视别人,真正的有德有才,虚怀若谷,从不仗着自己能写两行诗赋污蔑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