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房课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房课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这是个问题。

道家擅长医药,佛家也不逊色,各有各的特点。

以医药救助世人没问题,大名鼎鼎的孙思邈也是道家人物,以此牟利却有些困难。

不说太医署的问题,即便他们可以轻松行医药之事,困扰仍旧重重。

孙思邈的医术固然精妙,在此时却也不是唯一的顶尖人物,除了善心之外,格外受推崇的原因在于,他的医方、药方具有普通性,利于向整个大唐推广。

但是,如许胤宗这般一人一方,才是整个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

辩证诊治嘛。

所以,这一条路是行不通的。

并且,除了香火布施之外,参与设官斋,不分乾道、坤道,每人能得三十五缎布匹,及日十二文钱。

论钱财,道观不及寺庙,也不容小觑。

听话听音,陈矩年观主的着眼点,不在区区俗物上,而在于影响力,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的都行。

但是,范铮暂时无法。

他对道家的了解还比较粗浅,没法给出准确的方案。

火药?

虽然道家一直不乏炼丹炸炉之说,但配比是个问题,要找到比较准确的比例,靠的是玄学一般的概率。

“此事,容我回去三思。”范铮认真想了想,慎重地回答。“不过,我建议道长通过道家的影响,对诸观传递一个消息:诸道不得献丹于君王。”

道家执迷于炼丹,炼出丹,不经过长期试用,就敢给人服用,甚至是自服,更牛皮哄哄的向帝王献丹。

就像后世出新药,牛叉的拿某大统领试药,不作死么?

更讽刺的是,能轻易试丹的皇帝,就是道教的支持者,他若死了,道教更会被打压!

陈矩年脸色微黑:“你不相信道家的丹道?”

范铮打了个哈哈:“相比外丹,我更信内丹。丹于体内生,缘何向外求?丹之一物,若真要服用,可向朝廷延请用死囚试丹。”

信不信我可以有内丹——胆结石?

谁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丹方,添加了什么致命之物哟!

据说,汞,也就是水银,是道家炼丹的常用物品。

范铮这个说法,似乎不错啊!

陈矩年认真地琢磨起来,竟忘了请范铮与范百里过斋(赴斋)。

陆甲生宅院中,长豆角架下,小酒案摆起。

这是为了掩饰宅中长豆角架倒下的事实吗?

“婆娘,上酒!”陆甲生瓮声瓮气地叫道。

“你竟然不肯叫我一声娘子!”他家婆娘托着方盘,送菜出来。

没辙,宣义郎只是个文散官,只有职官才有庶仆、防閤使唤,自己出钱雇人又肉疼。

尽管现在是有点家底了,可谁让他穷怕了呢?

宣义郎的婆娘虽不是命妇,一声“娘子”是轻松担起的。

陆甲生的耶娘,是不愿意与范铮同处的,别扭。

从小看着长大的娃儿,咋就成了大官呢?

陆甲生能与范铮无拘无束,他们不行,在一起的话,是论尊卑还是论长幼?

还不如稍稍避之,彼此自在些。

“二郎,快点把老头春送出来!”

陆甲生叫道。

他家耶娘健在,是不可能别籍的,陆乙生一家自然也在一个宅院里。

“等等,我收了这醋大的房课。”陆乙生叫道。

醋大,也就措大,是对穷书生的戏称。

房课,即房租。

老头春,则是一种酒名,唐朝也颇好以“春”字尾命名酒。

酒的滋比绿蚁酒肯定是强了许多,谈不上太有特色,要不然也不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至于房课,《变文集》卷三《燕子赋》有云:“一年十二月,月别五伯文”可为参考。

考虑唐朝前后期的物价差异、租房的大小,即便在敦化坊这种偏僻之地的厢房,也得月二三十文吧。

斗米也才二十文钱,这个房课的压力还是不小。

再加上将近一年的膳食,即便只干吃饼儿也靡费不少,要是打毷氉(dǎmàosào,落第),可得哭死。

说是说穷文富武,可真的太穷,连文都承担不起。

虽说是二三月才科考,所以叫春闺,可不少远处的书生已经提前进长安城适应环境,免得手忙脚乱了。

到年后方进长安城,住邸舍的靡费,可比现在赁屋贵多了。

节假日涨价,不是后世独有的风景线,历朝历代科举前也不能免俗。

范铮取笑道:“想不到宣义郎掉孔方兄眼里了。”

陆甲生呸道:“关我什么事?他租的是二郎那边的厢房。”

啊,那就没事了。

陆乙生与自己的关系,本就没陆甲生密切,庶仆的经历让他更看重阿堵物,很正常。

范铮的微微蹙眉:“坊中赁居所的人,应该有一些了吧?”

陆甲生接过二郎递来的老头春,分了两碗,自己举碗尝了一口。

“果然不负老头春之名,竟然微甜。”

“赁民居二十有三,赁前朝遗下旧宅十一,并自承修理屋子。就是长耳(驴)数量骤增,叫声颇烦人。”

好嘛,闲置了许久的空宅院有人入住,也是好事,就是得额外注意动向。

“各作坊夜间如何安排?莫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喫(吃)肉,为他人作嫁衣裳。”

经过萧升几一事,范铮相信,陆甲生不会全无警觉。

“各作坊有人宿直,坊中还请了几个鳏夫直虾蟆更。”

虾蟆更是唐朝打更声的称谓。

早年的敦化坊,穷,请不起更夫。

“武候铺加人了没有?”范铮漫不经心地问道。

陆甲生摇头不语。

范铮微微吃惊,凭借与左候卫长史相里干的关系,居然不能让敦化坊增加武候,这不合常理。

“看将要加人了,相里长史却换去右候卫,然后就无疾而终了。”

这一手还是有点看头,釜底抽薪。

跟去黔州彭水县守李承乾墓的萧升几无关,那就是被人推出的刀,没有一点脑子。

贞观一朝,暗流涌动啊!

范铮点了点陆甲生:“防范的重点,还是酒坊。”

酒精的作用,总会有人醒悟过来,从而加以觊觎。

甚至,番邦想夺取秘方也在情理之中。

陆甲生嘿嘿一笑。

酒坊的蒸馏工具,他已经研制成可以拆装的,每次放工就将它拆了,分两地放置,便是至亲也不得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