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当死则死尔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五十四章 当死则死尔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李道宗也看到新城内部的浓烟,估量着应该成事了。

热气球首次在战场上亮相,对手茫然无知是肯定的,针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保护粮仓的措施,自然跟不上飞骑的打法。

瞅了一眼范铮,李道宗叹道:“本以为飞骑就是侦缉、辅助夺城的,想不到还有这一手。”

范铮起身,摸了摸瘪下去的肚皮:“顺带的,不值一提。中郎将,午膳好了没?饿了!”

高侃从一侧回话:“已经好了,可以用膳了。”

五个热气球划着弧度飞行,在飞骑的空地上降落,邓稳包扎着的面孔现出得意的笑容,又扯到面颊上的伤口,忍不住吸气。

“飞骑甲队,幸不辱命,烧毁新城粮仓!”

声音就是得大,不仅要让忠武将军听到,更要让副总管听见,让飞骑之外的袍泽听见。

斗功,是军中一项不用明言的规矩,几支队伍合并时,谁的功劳大,自然占据了上风,其他人不服也得服。

“以少击多为上阵,烧敌粮草可为……下获。”

录事参军犹豫地看了看李道宗的脸色,斟酌着记录。

上阵是绝对没问题的,任谁在千军万马中趟过,哪怕只杀了一名敌人,那也稳稳的上阵。

上中下获嘛,就不好界定了。

杀敌四成为上获,杀敌二成为中获,杀敌一成为下获。

前提是破城、破阵,不破都是一场空。

难界定在于,飞骑重心是烧粮草,不是杀伤,斩获人头肯定是没有的,这就凭总管及记功的录事参军灵活掌握了。

定上阵下获,得军功十二转之三转,日后报兵部核实,转吏部司勋司,应是飞骑尉,比从六品。

就是只享受从六品的待遇,没有实职。

至于破格的跳荡功与降功,还是不适合授与飞骑。

临阵对敌时,率先挺入破军队伍,导致敌军被破,是跳荡功。

为先锋受降的,是降功。

勋官是接受吏部与兵部双重管理的。

李道宗大声宣读录事参军记功,目光所向,连曹三良都表示无异议。

唐朝喜气洋洋地轮番用午膳,城头上的高句丽新城军也沉着脸,食用带着糊味的午膳。

在烈火下,侥幸抢下的粮食也就只够一顿,糊不糊的,就不要奢求了。

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嘴麦饭,孙贲整了整身上的铠甲,抓住铁长刀,环顾着面容凄苦的将士。

“孙贲世受高句丽富贵,无粮,则出城死战,当死则死尔。尔等愿战愿降,绝不强求。”

多数高句丽军士,无声无息地站在孙贲身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七百人退出马道,与孙贲保持了一定距离。

“处闾近支,容我斩杀这些叛逆!”

孙贲的部曲勃然大怒。

生死之交,竟然还有人妄想投敌!

孙贲制止了部曲:“我家受高句丽富贵,殉国理所当然,诸将士已然尽力,无法挽救必败之局,愿意随我赴死,足见盛情。”

“不愿意的,不能强求,不能苛责。更何况,他们七百人本是加尸城的援军,不必与新城共存亡。”

城门洞开,万余新城军士随着孙贲,带着慷慨赴死的决绝,持矛盾出击。

完全放弃了城池之利,面对唐军,几无幸理。

曹三良来了精神,持漆枪上马,李道宗下令发一轮炮石与车弩,又灭了不少高句丽人。

虽然有成语哀兵必胜,却须建在实力差距不大的前提下。

新城军人数虽多,武备也不算差,整体实力偏偏低了不止一档。

曹三良带着一折冲府的兵马,步骑偕同,正面撞了过去。

高句丽的铠甲,在具有破甲功能的枪刃面前,跟薄纸没有什么区别,铁矛的长度偏偏稍逊于漆枪,府兵们的配合又默契无比。

“五亩!”

每刺出一枪,府兵们大喝一声,已经匮乏的力气似乎又补满了。

曹三良挑飞了一名又一名高句丽人,奈何又有心存死志的军士补上,高句丽队形竟是寸步不让。

李道宗微带无奈。

当年的李道宗,猛如大虫,连带着旧部多有这毛病,勇则勇矣,少用谋略。

哎,这纷乱的沙场,终究少不了本副总管啊!

李道宗挥动马槊,自率一府攻击新城军左翼,由裨将攻击右翼。

三面夹攻,新城军再哀兵也扛不住,有人弃了兵刃逃回新城,有人伏地乞降。

孙贲挑飞一名府兵,怒吼着策马迎向曹三良。

哪怕明知道自己的武艺不是其对手,哪怕知道必然一死,也挡不住心头熊熊烈火。

“杀!”

两人同时喝了一声,漆枪与铁矛交集,曹三良手腕一翻,漆枪卸开铁矛的力度,毒蛇一般扎入孙贲腹中。

腹中血流如注,孙贲发出夜枭般的笑声,用尽余力举起铁矛准备还击,却闻曹三良一声暴喝,漆枪上扬,生生将孙贲挑起,那铁矛也无力地落地。

“守将已死,降者不杀!”

哈哈,跳荡功是耶耶的!

新城军崩溃了。

冷兵器时代,影响士气的两大要点是主将、旌旗,二者损失其一,士气立马崩溃。

如热兵器时代层层顶上?

拜托,那是经过了多少改进才有可能昙花一现的?

再说,其他人顶上去,军士们认识你吗?

俘虏收押完毕,略为整齐的脚步声,让李道宗缩紧了眸子,曹三良则斜举漆枪,准备再战——哪怕他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

七百名手无寸铁的高句丽军士出现,为首一名壮汉上前拱手:“我等加尸城军士,为大唐雄风倾倒,愿入大唐军中效力,为马前驱。”

哪怕是久经沙场的李道宗,也很少遇到这种事,当即表示,需要请示陛下。

范铮听到了,也只能干笑。

即便加尸城的军士真投过来了,大唐敢肆无忌惮地用么?

“副总管,好几千俘虏呢,让他们干吃饭不行,让他们给征高句丽的隋军收拾骸骨,拆了京观吧。”

京观,并不是什么好词,是指以敌军尸骨垒成的大坟,白起坑四十万赵军是京观,项羽坑秦卒也是京观,可不是番邦的专利。

即便是贞观五年遣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收了一次骸骨,依旧是杯水车薪,前隋战亡的将士实在太多了!

九泉之下的荣留王根本没想到,他因防大唐,从扶余城至海修建的长城,在大唐雄师面前,一点用没有,妥妥的劳民伤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