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零四章 司农五色棒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零四章 司农五色棒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司农五色棒,声威震长安。

擗脊杖责尉迟宝琳之后,这句话就迅速在长安城传播,连太极宫中的李世民都知道了。

五色棒,汉朝的刑杖,上涂五色。

但五色棒的扬名,却与大名鼎鼎的曹贼有关。

还没有成长为曹贼之前,年轻有为的阿瞒刚烈得很,区区洛阳北部尉就敢杖杀违禁的大宦官之叔父。

当然了,阿瞒家要没一点背景,早被人弄死了。

所以,求取名声之前,先看看你家能不能保住你的性命再说。

在重重打击下,热血青年曹阿瞒,终于还是改变了自己的形状。

那么,以五色棒喻范铮,是盛赞他的执法呢,还是暗示他会成为下一个曹阿瞒?

泛舟北海,武照远山眉微嚬:“有意思啊!区区总监,都有人给他上眼药了。”

李世民倚舷而立:“尉迟宝琳这等纨绔子,朕须念及其父功劳,不便苛责,范铮出手,倒称了朕的心意。”

践踏青苗,当年的曹阿瞒尚且割发代首,恪儿尚且被斥责,尉迟宝琳若什么责任没有,才叫李世民猜忌呢。

张阿难匆匆过了跳板,趋步上前:“陛下,鄂国公在承天门外负荆请罪。”

(一个错误之处:贞观朝时,正宫门还应称顺天门,武则天改的承天门。因为本书使用承天门之名过多,只能忽略不改了。)

老黑炭尉迟敬德五十九岁了,依旧浑身肌肉虬起,皮肉并未松弛,坚硬得像铁石,但荆条捆背上也难受。

李世民笑出了鱼尾纹,快步出了承天门,一把扶起尉迟敬德,快速解开缚在他身上的布条,将荆条弃之于地。

“敬德何至于此啊?”

李世民解下锦袍,披于尉迟敬德背上,明君的姿态作足了。

尉迟敬德叉手:“犬子无知,竟践踏苗禾,是臣疏于管教,请陛下责罚。”

哈哈,看看,君臣佳话这不就来了吗?

起居郎,还不浓墨重彩写上一笔?

你以为自己是褚遂良吗?

李世民武功极盛,唯独看重名声,哪怕明知道是些虚名。

“伱我君臣,多年生死相随,就不必如此拘礼了,武德殿中饮酒叙话!”李世民哈哈大笑。“儿辈胡来,卿自回去管束便罢!替朕多踢尉迟宝琳两脚!”

酒宴摆上,李世民痛饮了几樽秦酒,略带醉意,拍着凭几大笑:“刘武周败,敬德与寻相来归,而后寻相与刘武周旧部反叛,屈突通与殷开山疑敬德将反,独朕深信敬德。”

尉迟敬德举樽:“若非陛下坚持,尉迟敬德早为刀下鬼了!”

这话没掺水分,你可以对比一下李孝恭帐下的阚棱。

战争年代,因疑错杀的,又岂止一个阚棱?

当时的尉迟敬德,已经为李世民帐下众将所囚,生死只在一线。

“刺单雄信,擒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快哉!”

排槊,指的是枪盾步兵。

排,盾牌;

槊,除了马槊外,步兵用的枪与矛,也称步槊。

“王世充侄儿王琬,所乘骢马,朕极爱之,敬德与梁建方、高甑生为朕破阵,生擒王琬,引骢马而归,雄哉!”

“突厥兵至,敬德引兵,大战泾阳,生擒阿史德乌没啜,斩首过千,扬我大唐雄风!”

很默契地,君臣抛开玄武门之变不谈。

手足相残,祸起萧墙,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什么荣耀的事。

不见李世民都复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两个老汉喝高了,摇摇晃晃地离席,在武德殿中扭腰摆胯,如笨熊似的舞动身子,《秦王破阵乐》被他们唱成了破锣音。

范铮不傻,五色棒一词出来,他瞬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恶意。

那又怎么样呢?

别傻好吗?

曹阿瞒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夏侯氏不遗余力的支持,范铮有啥?

学生?

别闹,师生关系是相对松散的,史上有谁靠师生关系而成功的吗?

范铮满不在乎地下衙,带着敦化坊一众学生,晃晃悠悠地回去,丝毫不顾旁人诧异的目光。

“舅父,我听到不利的传言了。”

御史台录事甄行,小脸皱起,心事重重。

甄行是敦化坊学生里,最适合当官的那个,心细而敏感。

甄邦眨巴眼睛:“哈,兄长在说啥?”

范铮微笑:“想得很正确,唯一的问题是,我根本没那背景。”

其他人听得满眼茫然,不知这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官场的勾当,懂的人,自然一点拨就通了;不懂的人却如那顽石,怎么也不开窍啊!

马车隆隆,道侧的官吏指指点点。

范铮又何曾在意这些闲言碎语?

咋,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只要皇帝不犯傻,范铮自然无恙。

李义府骑着驽马,坏笑着从一旁露头:“恭喜,出名了啊!声威震长安!桀桀。”

范铮大笑:“你又不是不知道三人成……大虫,这是捧杀的手段,以义府兄的眼力,自然早就洞悉。”

李义府收敛了笑容:“谁让你得罪的人也不少呢?偏偏地,你与东宫并无联系,得罪了太子妃舅父,又擗脊了太子左清道率中候尉迟宝琳,怎么看都是与东宫交恶。”

“不在此时落井下石,贤弟,你义府兄已经很有良心了。”

这话说的。

李义府其实还是有良心的,只是不多罢了。

范铮笑道:“还得谢过义府兄手下留情,兄若出手,我还得更多头疼。”

李义府桀桀怪笑。

这个评价,让他颇为受用。

顿了顿,李义府皱眉:“我听说鄂国公入宫负荆请罪,陛下于武德殿设宴待之。鄂国公之恩宠,非你我可比,尉迟宝琳又为殿下晋王府老人,恐日后难为。”

以李猫本性,能说出这样的话,属实难得了。

范铮笑道:“鄂国公为国征战,圣宠自是应当。范铮虽不才,自问有用于朝廷,也不敢妄自菲薄。”

“倒是义府兄,不可全抛一片心。”

李义府一怔,满眼的不可思议。

身为奸佞,聪明是必备要素,但凡傻一点都成不了奸佞,李义府自然轻易破解了范铮的话。

这话要是别人说的,李义府最多一笑置之,偏偏说话的是范铮,李义府还从未见到他话有偏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