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章 坏就算了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章 坏就算了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不过嘛,这个司农寺京苑总监,很有几分桀骜不驯的味道。

阿耶在两仪殿说过,范铮这种人,宜收心,不宜强制。

许敬宗的碰壁,其实也是好事,多少让李治了解一些范铮的脾气。

脾气是不太好,护短,想强压下去几乎没可能。

脑子还好使,许敬宗挖的坑,他一个没跳,反手给许敬宗挖了一个坑。

当然,许敬宗也没跳坑,半斤八两。

就是司农卿在他公房里,出乎许敬宗意料,也让李治怔了一下。

一般情况下,上官极少出现在下官公房,主次要讲,多半是将下官召入上官公房。

李纬在京苑总监公房,且位置较隐蔽,当然不可能是未卜先知,猜到许敬宗要去找事,就只能是对范铮、对京苑总监的事务极其重视了。

司农少卿唐同人也坏,他就不可能猜不到李纬在京苑总监,偏偏捂着不说,甚至摆出两不相帮的姿态,引得许敬宗再无防备,狷狂尽显,被李纬抓了痛脚。

谁说玩泥巴出身的,就一定淳朴?

不要把群体印象,强加到每一个个体身上。

张亮表示:对对对,我就是那么淳朴!

“柳奭、许敬宗这些蠢货……”李治轻叹。

若不是东宫尽皆朝廷重臣,自己能使得动的人没几个,李治是真嫌弃这些货色。

臣子嘛,坏就算了,别蠢。

待许敬宗退下,一旁书写文牒的太子舍人李义府,鼻孔里哼了一声,眼中现出鄙夷。

李义府与许敬宗相看两厌,由来已久。

许敬宗厌恶李义府的狂态,李义府憎恶许敬宗倚老卖老。

李治微笑:“舍人这是有想法?”

李义府起身叉手,桀桀怪笑:“殿下,方才右庶子在,臣身为典书坊(后改右春坊)属官,不便开口。华容开国县男与臣在御史台共事数年,交情甚笃,对其为人也略知一二。”

“范铮其人,虽刁滑而不失底线,虽顽固却颇重情。因家境之故,对阿堵物不甚重视。”

“故,柳侍郎拿捏敦化纸,其直接断了兵部这条线,是不耐烦与柳侍郎争这仨瓜俩枣。虽略有不满,至少范铮是克制的。”

“但是吧,柳侍郎非要拿敦化坊的学生撒气,就叫人鄙夷了。连同飞骑校尉铁小壮在内,敦化坊入各司的九品官、流外官,俱未及中男。”

话,戛然而止。

搬弄是非的最高境界,不是将话都说尽,而是让听者有自行扩充内容的余地,人称:脑补。

李治哑然失笑。

柳奭非宰辅之才,不堪重任,他其实是知道的,不过是看在太子妃王氏的情面上,不予计较罢了。

欺负幼童,这话传出去,李治能够想到,柳奭会被众臣挤兑成啥样。

所以这才是范铮一点情面不留、直接把敦化坊生调走的缘由吗?

最近几年,孤要是有那么一位先生护着,就不用窝在十六王宅晋王府里装疯卖傻了。

莫以为大兄与青雀兄长厮斗,孤就不用自己承担巨大的压力了。

要不是学会了哭,孤未必熬得过他二位。

真以为在帝王家,有谁顾忌手足之情吗?

“重情”二字,直接挑破了许敬宗的最大失误。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范铮未必不能让延益他们重回兵部,可你一上来就摆明了打压的姿态,你觉得范铮的脾气不够硬咋地?

或者说,你许敬宗就不希望延益他们回到兵部,故意想看柳奭出丑?

别说想法脏不脏,东宫内的各位,哪个是省油的灯?

“有趣啊。”李治轻叹一声。“若未猜错,这应该是阿耶留给孤拔擢的臣子。五品,入士大夫门槛了,偏偏位置不太高,有足够空间发展。”

是的,李治可以确定,范铮就是阿耶刻意留下、又刻意游离于东宫之外的臣子,能不能挣扎到三品大员不好说,但一定是比较重要的人物。

酒精、曲辕犁、珠算,已经让范铮有了足够的立身之本,加上飞骑、滑翔机、热气球,哪个帝王要动范铮之前也要想想。

兵部,库部司。

侍郎柳奭坐镇,看着郎中、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忙忙碌碌,心理多少平衡了些。

被降实权的怒火,就应该拿下属来泄火嘛,以备战辽东为由,让库部司清点兵甲,怎么了?

兵甲之物,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将作监制造,卫尉寺入库,每年按相应数量拨至兵部库部司,再由库部司补充入各卫、府,更换已经损毁的兵甲。

总而言之,库部司就是个二道贩子。

但大唐的幅员辽阔,总的兵马数量也大致在五六十万,导致兵部祠部司每年存放、调拨的兵甲数目也极其庞大。

备战辽东,虽然朝廷还没有明确的旨意,但是联想一下司农寺在洛阳宫含嘉仓的动作,不太蠢的柳奭还是能明白的,以此为借口,倒也没有问题。

很快,柳奭就后悔了。

这是自找麻烦,种类繁多的兵备,能让人眼花。

鼓分:铜鼓、战鼓、铙鼓;

金分:錞(chún)、镯、铙、铎;

弓:长弓(步卒用)、角弓(骑射)、梢弓(近射的短弓)、格弓(仪仗用弓);

弩:擘张弩(步卒用)、角弓弩(骑射)、木单弩、大木单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远弩;

稍稍奇怪的是,《唐六典》没有将威力巨大的车弩算在里头,《太白阴经》却有明确记载。

箭:竹箭、木箭不禁民间持有,军中为兵箭、弩箭;

枪:漆枪(骑兵用)、木枪(步兵用)、白干枪(仪仗专用)、朴头枪(左右候卫专用);

刀:仪刀、障刀(参照倭国二刀流的短刀)、横刀、陌刀;

注意,安西陌刀将、出身雍州三原县(京兆高陵)的李嗣业,并不是第一个出名的陌刀将,被李孝恭冤死的阚棱才是之前最出名的。

甲:明光甲、光要(耀)甲、细鳞甲、山文甲、鸟鎚甲、白布甲、阜绢甲(上朝之用)、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具装骑兵专用);

彭排(盾牌):膝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

三十二旗、五色袍、大角、大纛、钺斧、铁蒺莉、捧、钩、铁盂、水斗。

种类繁多,每一堆的数量还不一致,数量出入就大了。

看着老书令史,慢慢腾腾地推着一颗颗算盘珠子,柳奭恨不得将他踹开,自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