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练一练太极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七十八章 练一练太极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庶人李承乾出长安日,不知是谁的安排,拉车的是驴,随行的是驴,“啊呃”的叫唤声不绝于耳。

同日出长安城的,还有侯君集一子,发配往岭南,算是李世民念及当年旧情,给他留一点血脉了。

侯君集的为人,本就孤傲,程咬金他们从来看不上他,而他又看不上其他人。

他与天子离心,还是从征战高昌而归,纵然有私分财物之过,依旧对牢狱之灾不服。

所以,越走越远,无法回头,是必然的结果。

黄门侍郎刘洎、太常卿韦挺眼中流露出得意。

太子扳倒了,接下来必然是他们支持的魏王上台了啊!

嘿嘿,身为从龙之臣,荣华富贵会少吗?

没人注意到,李泰眼中的那一丝落寞。

两仪殿中,贞观天子批阅着奏折,与谏议大夫褚遂良叙话。

“朕有意立青雀为太子,青雀自云:若得为储,百年之后,当杀子传弟,传位于晋王。”

这番话,就是史上说魏王李泰愚蠢的证据,出自《旧唐书·褚遂良传》,记载亦是出自皇帝之口。

实际上,这番错漏百出的话,真辱人智商。

如果真是李泰说这话,《旧唐书·李泰传》为什么又不记载呢?为什么是从皇帝之口而出呢?

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非要传弟呢?

褚遂良立刻劝谏:“陛下失言。伏愿审思,无令错误也。安有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执权为天下之主,而能杀其爱子,传国于晋王者乎?陛下昔立承乾为太子,而复宠爱魏王,礼数或有逾于承乾者,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殷鉴不远,足为龟镜。陛下今日既立魏王,伏愿陛下别安置晋王,始得安全耳。”

褚遂良的反应很正常,是个脑子没进水的,就不会相信这套鬼话。

于是,李世民以此为由头,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解李泰魏王、相州都督、左候卫大将军、雍州刺史,降为东莱郡王。

后来又感觉过分了点,改封李泰顺阳王,令迁居均州郧乡县。

大概,是想让李泰提前千年,见到张三丰真人,练一练太极?

刘洎、韦挺沉默了。

这变化,委实闪了水桶腰,看不透啊!

原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免官;

礼部侍郎、原太子右庶子令狐德棻,免官;

原太子右庶子赵弘智,免官;

中书舍人萧钧,免官。

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以年迈故,致仕。

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加太子太师;

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加太子太傅;

特进、宋国公萧瑀,加太子太保;

兵部尚书李世勣,为太子詹事。

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太子少詹事。

这个规格待遇,让李承乾看了会流泪。

原治书侍御史、晋王府长史马周,右迁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谏议大夫褚遂良,加太子宾客;

原废太子詹事于志宁,因勤于劝谏而免于责难,为太子左庶子;

中书舍人高季辅,因勇于上书劝谏,为太子右庶子;

通事舍人来济,为正六品上太子司议郎;

监察御史李义府,除旧职,为太子典书坊(后改右春坊)正六品上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因才华并称来、李。

崇贤馆即崇文馆旧称,《旧唐书》、《唐六典》称崇文馆,《唐会要》写着:上元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改崇贤馆为崇文馆。注云:避章怀太子讳。

崇贤馆学士、直学士没有定员,也没有固定品秩。

直学士不好理解,通假为“值”学士是不是就顺畅多了?

从正八品上一跃而起,成为与大夫级别只差一线的太子舍人,李义府心里美滋滋的,于是献上《承华箴》一篇。

“勿轻小善,积小而名自闻;勿轻微行,累微而身自正。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

怎样?

李猫的才华,不容小觑吧?

这一篇文章,得到了李治的嘉奖,可李治是不是真的喜欢别人在他面前叨叨,就不得而知了。

下值的李义府,走路带着风,哼着灯戏调儿,来到司农寺京苑总监公廨。

“哈哈哈,贤弟,近日可安好?”

听听这称呼,变化得真够快的,这就是官场。

“啊呀,义府兄右迁,弟尚未登门道贺呢!”

范铮如沐春风,赶紧让监史上茶汤。

李义府落座,浑身上下都透着喜气。

“义府兄春风得意,想来在东宫也得殿下看重。”

范铮半真半假地捧了一句。

李义府骨头都酥了:“嘿嘿,我之心情,唯贤弟可知!”

这倒是真的。

李义府的发妻,出身不高,眼界也跟不上,能勉力支撑家庭、教导李津兄弟,已经很难为她了。

要跟发妻说官场乐事,真的很不容易,这一点,悲欢难共。

李义府这个人,人品虽然不够坚挺,却一辈子没有休妻的念头,算是很难得了。

当然,这不代表李义府就洁身自好了。

茶汤奉上,范铮示意监史等人退下,与李义府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

倒没什么敏感话题,范铮只是不想让人看到李义府失态的样子。

饮了一口茶汤,李义府夜枭似的笑了,然后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贤弟,你是不知道,我无时无刻不想超越耶耶的荣光。射洪县丞,那是我家上数十八代,唯一的官啊!”

“为兄在台狱,下手狠辣,是因为气不过那些出身世家的官员,哪怕你我位居其上,仍旧藐视我们啊!只有出重手,才能让他们知道,狗屁的家世,无非同样有血有肉!”

咳咳,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李义府魔怔了。

世家存在优越感,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即便是千万年后同样存在。

李义府现在是东宫臣子,安安静静蹲几年,郎中唾手可得,侍郎也不是终点。

范铮拍拍李义府的手臂:“义府兄如今是大鹏乘风,渐入佳境,当成为一族之荣光。”

李义府桀桀怪笑:“锤子哟!老家瀛州,我一个人都认不得,早没联系了。对了哈,李津说是好久不见叔父了。”

范铮咧嘴。

李津、李洽,都厉害着呢,就是容易跟着李义府跑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