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箭谷梨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七十五章 箭谷梨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明坦自顾自地烹制茶汤:“其实吧,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东面监的地是少,可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树多啊!”

杜梨、黑枣、柰(沙果),在京苑东面监基本能找得到,都是些产果子、实质上不好吃的的树,偏偏生命力强盛,东面监那破地儿也不嫌弃。

它们的近亲,梨、柿、林檎(苹果),好吃却没那么容易栽培,比较挑地。

林檎一词,在史上指向多变,此时确指苹果无疑。

“有没有试过,将梨树嫁接到杜梨上头呢?”范铮问道。

明坦点头:“下官研读过《齐民要术》,曾将新丰箭谷梨嫁接到杜梨之上,梨树生子,二子为梨,八子杜梨。关键是,嫁接之处,十不活一。”

箭谷梨可是新丰县的特产,在关中大名鼎鼎,汉朝时就是贡品。

《齐民要术》中,关于梨树嫁接到杜梨的记载,其实很详细,包括把杜梨砧木锯到离地五六寸,原因是梨树较脆,遇风易折。

“木边向木,皮还近皮”,是《齐民要术》中注明的要点。

以十字破杜梨砧木的,成活率极低。

这种劈接法虽然在后世被更好的舌接、芽接法替代,但它的成活率,真的不至于低到一二成,砧木嫁接之后还需要绑缚,才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嫁接之后,以麻布裹土,敷接口处,以绳缚之,待成活后慢慢解缚。”范铮随口指点。

品了一下明坦烹制的茶汤,还成,中规中矩。

明坦顿了一下,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哪里没做对。

呵呵,京苑东面监有箭谷梨,上官为什么不得尝一口呢?不配么?

难怪沃垄会鄙视这些只会闷头做事的同僚,只顾做事了,人情世故都不管了是吧?

事实上,如明坦这样顾不上人情世故的人,在一个朝代的鼎盛时期,很多。

只有老实人的心肠,被冰冷的现实冻结了,才会处处逢迎拍马,再没人愿意低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然后吧,老实人发两句牢骚,蝇营狗苟之辈还会叫嚣“不满意你离开大唐呀”。

“呵呵呵,上官,过几日,京苑东面监摘一些嫁接的箭谷梨,请诸位上官品鉴,品质是否退化了。”

老实人逼急了,抛下颜面,同样会奉承,只不过明坦初学乍练,痕迹还是很重。

范铮笑了笑:“行了,本官知道你们就是些做事的人,要学奉承太为难了。到时候摘一些过来,给寺中上官送去,让他们看看京苑东面监的具体成果。”

咦,明明内容都是一样的,但范铮说过之后,明坦忐忑的心情迅速平静下来,大嘴快咧到耳朵根上了。

这说法,听上去,感觉东面监莫名上了一个档次。

“总监说得是,到时候少不了请总监再指点一二。”

心底那一丝束缚撕开之后,明坦觉得自己说话都轻松了许多,何况上官根本不介意自己以前的拙劣表现呢。

这就舒坦了呀!

明坦暗暗发誓,今年到明年,京苑东面监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方不负上官宽容。

明坦欢天喜地的出去,司农少卿李纬慢条斯理地踱进京苑总监公房,接过范铮递来的茶碗,一声轻叹。

“明坦这个直肠子,总算学会弯腰了。没有陶渊明的本事,学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活生生把他副监的前程耽误了,还被甩到鸟不拉屎的东面监。”

感慨归感慨,李纬可没出手拉一把明坦。

世事便是如此,纵有千人万人同情你,却未必有一人肯伸手拉伱一把。

如果有,那一定是你一生中难以遇到的贵人。

四面监的品秩,虽然与副监一样是从六品下,实权却有高下之分,晋升的优先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没有借着明坦倒霉的时刻,再踏上一脚,李纬就已经是厚道人了。

真的,落水狗被痛打那一刻,举棍的人,多数是从来没有恩怨的。

范铮笑笑:“这世上,总得有一些老实做事的人不是?”

你可以关照一些阿谀奉承之徒,切不可将所有老实人的晋升台阶堵死,否则早晚要出事。

李纬颔首:“难怪上官肯顶住一些人情,非要将你安在京苑总监。除了分段运输法的才情,你这立身,才是上官想看到的。”

明白,老辈人,想尽量维持公正的局面,让所属衙门能良性发展。

只可惜这种空中楼阁的愿望哟……

敬佩归敬佩,但这真的是望梅止渴,一蟹不如一蟹是注定的事。

这是历史的客观规律,不是喊喊口号、给作者扣几顶帽子就能解决的事。

老朱将贪官剥皮革草时,也没想到他家大明是史上贪官最多的王朝。

“副监龙闵这里,你也无须顾虑,即便没有你从天而降,他的资历也不足。”

再说,司农寺也不是只有京苑总监这一个五品位置。

嗯,现在的洛阳宫还不是东都,没有都苑总监这个同级职司,可九成宫总监同样是从五品下,最多就是离长安三百二十里嘛。

极为重要的太仓署令呢?

抱歉,从七品下。

“无所谓。”

范铮并没有因为李纬的话,态度上有任何改变。

龙闵到现在,还是兢兢业业地履行职司,这就够了。

范铮也不至于心眼小到非要赶走他,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如果龙闵想作妖,不妨想想范铮是从哪个衙门出来的。

“上官听说要去民部了。”李纬有意无意地说。

民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因为不理职司,总与宾客饮酒博弈,又被侍御史柳范弹劾了,尚书是干不了,反正有爵位在身,职司爱要不要吧?

本身资历、功劳、爵位足够,唐俭家娃儿唐善识还尚了豫章公主,有什么可恋栈的?

郭嗣本去民部的话,顺位晋升,是必然轮到李纬接任的。

关键是,李纬自身的资历,那是相当硬实,顶上去一点问题没有。

综合以上因素,李纬过来,就不纯粹是闲聊,而是争取范铮的支持了。

毕竟,司农寺里的五品官员可不多。

范铮默不作声,只是对李纬叉手,二人相视而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