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子太师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子太师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刘仁轨虽然很暴躁,却非无脑。

事情本来就不大,你就是闹上天去也没人理。

哪怕刘仁轨认为天下的理都在他身上,也不得不赞同范铮那句话,他有权改判。

只是一口气不顺而已,想开了自然无所谓。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范铮没有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哪怕刘仁轨敢像对付鲁宁一样吧,也找不到理由下手不是?

李乾祐性子好,还会开解一下刘仁轨,处罚的目的是教育,是罚铜还是罚抄名字,效果都差不多,没必要揪着不放。

换一些脾气大一点的上官,刘仁轨你还能不能干了?不能干走人!

台狱里又送来了一名人犯,官不大,区区均州郧乡县尉。

均州治武当县,郧乡县即后世郧县,离长安也不足千里。

县尉的罪名,让人惊愕。

偷盗,注意,居然不是强抢!

偷的还不是公物,是民财。

真给同僚们丢脸了,难怪被送御史台。

范铮来了兴趣,亲自去审。

“说说,怎么犯的事?”

郧乡尉哀叹一声:“谁让犯官生性就喜欢狗之类的物种呢?县中有一老汉,养獭捕鱼为业,击掌呼之,群獭皆至,缘袷(qiā,无领外衣)藉膝,驯若守狗。”

“犯官不禁动了心思,愿以十贯钱求得一只。”

这个价钱,不算低了,真说起来,即便是驯服了的獭,也卖不到这价钱。

“问题老汉将獭视为子嗣,死也不肯卖,犯官又不能强买。无奈之下,行了下策,漏夜入户,为梁上君子,带走了一只獭,留下了十贯钱。”

“结果,老汉不依不饶地报官。本来犯官也能搪塞过去,偏偏那温顺的獭突然发怒,咬了犯官一口,惨呼声顿时让犯官露馅,惹得明府大怒……”

(养獭出自《酉阳杂俎》。)

范铮好不容易才止住想放肆狂笑的冲动。

这个奇葩!

他哪怕是用权势压过去,郧乡令也不至于那么恼火。

事真没多大,本来最多均州就能处理了,偏偏郧乡令脾气上来了,非要捅到长安来。

范铮下判决,笞三十,罚铜四斤,移吏部司。

郧乡尉的处罚不重,但损失的大头在吏部司那边,至于坐个三两年的冷板凳是难免了。

也就是贞观朝的官员依旧紧张,换了冗官冗员的朝代,下去就别想再下来了。

两仪殿中,太子、魏王皆不在场,诸位宰辅面色凝重。

到了太子与魏王相互红眼的地步,动荡就在所难免了。

太子公然称魏王“未来的明君”,就是将矛盾公诸于众。

“陛下,臣以为,当稳太子心思,免得总以为要易储。”

吏部侍郎刘祥道四平八稳地建言。

黄门侍郎刘洎轻笑一声:“陛下,臣以为,太子贵体有恙,不若安心养身。”

也就这性子狂放的,敢明目张胆说出几近悖逆之言。

司徒长孙无忌眼皮子抬了一下,无声地笑了,这是在自寻死路。

当然,谁当太子,长孙无忌不是太在意,只要肉烂在锅里就行,哪个外甥上都差不多。

至于那个妹夫说“类己”的李恪,哼哼,早晚弄死你!

未来的御座,只能是我外甥的!

司空房玄龄嘴角微抽,晓得伱刘洎是魏王一党,可吃相也别那么难看,太子还没倒呢,你就想推。

没看到在场真正的宰辅都没表态吗?

尚书右仆射高士廉谨慎地开口:“要不,给东宫加三师?”

三师,指的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多为虚衔,但在特定的时间有特定的意义。

此时加三师,则表示,有重臣愿意鼎力支持东宫。

但是,这就是个坑呀!

明眼人都知道,李承乾摇摇欲坠,东宫之位,任皇帝再信誓旦旦地说要保他,可谁信呢?

你们都天天骂他的昏君、亡国之君了,这是对储君的态度?

李世民看了一眼殿中,几乎人人垂眉,仿佛没听到高士廉的建言。

谁愿意在这山雨欲来的时刻,保这明显要被放弃的太子,愿意在船只将倾时登上去呢?

李世民无奈地点将:“郑国公,朕欲你为太子太师,辅佐东宫,你意下如何?”

垂垂老朽的魏征无奈:“陛下,臣这身子骨……”

李世民立即顺杆而上:“就这么定了,明日朕携太子,亲至郑国公府奉上束脩。”

魏征无奈:“臣领命。”

宰辅们悄悄松了口气。

魏征,好人呐!

一整只烤羊被推入两仪殿,性格差一点的宰辅想张口骂人,直到衮冕入目才收敛了脾气。

衮冕是一品官员的正式服式,几乎就是亲王的代名词。

垂青珠九旒,青纩充耳,角簪导,青衣、纁裳,服九章,白纱中单,黼(fǔ,礼服上的斧状花纹)领,青标、襈(zhuàn,衣服的边饰)、裾,革带,钩,大带,韨,剑,珮,绶,朱袜,赤履,配上一张稚气犹存的温和面容,晋王李治自建府之后,首次出现在宰辅们面前。

“朕有些饥了,晋王,速更常服,且将羊肉分与各位宰辅。”

李世民也没喊他小名,毕竟,已经成家了呀!

李治快速更衣,着常服,亲自操刀,将羊肉细细分割,均分到每一个盘子里,并亲手盛到每位宰辅的案上,态度甚是谦和。

宰辅们面容如常,心中却暗暗思量,晋王在这个敏感时刻出场、更衣,有何深意。

最后一盘羊肉分配完毕,整只羊也恰恰剩下骨骼。

有细心的宰辅看到,李治持着满是羊油的刀子,抹到一块胡饼上,随即放下刀子,有滋有味地嚼起了胡饼。

整个过程,李治流畅自然,没有丝毫作伪。

这与李治生性节俭有关,也与晋王府用度不太宽裕有关。

从艰难时代走出来的宰辅们,瞬间对晋王的好感度提升。

贞观年从窘迫到稍为宽裕,还不能称为盛世,老人们对节俭这一点很在意。

仅这一点而言,李世民尚存的十一子,无人能及李治。

吃完,净手,擦嘴,李治依礼退出,整个过程都彬彬有礼。

长孙无忌眨巴着眼皮,发现自己一直疏忽了这个亲外甥,似乎他更有可塑性?

感谢矿吃矿吃的胖子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