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五十章 敦化坊又双叒叕出官员了!

诸坊中,唯有敦化坊最平静。

兽炭作坊去东市的汉子婆娘,回来一学说吃人心肝的将军被县男拿下了,坊中老少立刻得意洋洋。

“看看,还是敦化坊出来的汉子给力,管你什么将军!该拿就拿!”

“食人心肝,这不跟当年的朱桀恶贼一样么?”

“有县男住在敦化坊,诸邪辟易!”

被撵回来的范铮,笑呵呵地牵着范百里,在十字街溜达,还溜进了坊学,看郦正义教陈利俭他们射箭。

范百里的小脚微微蹦着,口齿不太清晰地嚷嚷:“射箭!”

多数娃儿,天生对弹弓、弓箭喜爱,只要见到了就想搞一把。

幸而范百里对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还是有数的,只是在旁边嚷嚷助威,没去捣蛋。

那种没有箭镝的箭,加上是猎弓,还有初学的因素,再加上年幼,五十步的距离实在是太难为人了,十箭十空都是常事。

陈利俭搭箭,努力拉开弦,额头上渗出一点汗水。

五斗弓,对于童子来说,还是相当吃力的,这一级的坊学生多数只拉个半开就乏力了,陈利俭勉力拉个七成开,已经很不错了。

手臂略微颤抖,陈利俭松弦,无镝箭飞出,撞到了靶子边缘。

陈利俭垂下弓,眼里流露出一丝失望。

都能射到靶子边缘了,为什么就不能更准一些呢?

郦正义接过弓,示意其他人收箭、靶,赞了一句:“还是有些天赋的。”

对童子来说,能上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陈利俭的脸上,渐渐现出了笑容。

郦正义过来见礼:“见过县男,见过给事郎。”

范铮蹲下,教范百里叉手:“说:见过先生。”

范百里笑嘻嘻的:“见过……先生。”

郦正义难得地露出笑容:“给事郎,长大了愿意跟先生学本事吗?射箭?”

范百里本能地看了范铮一眼,看到范铮满眼的笑意,才大声回应:“好!”

范铮都有点意外,范百里居然会先看一下大人的反应,而不是茫然。

范百里小手在弓身上摸了几遍,才恋恋不舍地松开手。

哎,玩弓什么的,对范百里来说,可是个遥远的梦想。

连弹弓,都得过上一两年呢。

按着范铮教的礼节,范百里与郦正义告辞,父子牵手走到酒坊之外的池塘,看那四百六十余只鸭子在水里快活地钻着,扇着翅膀,不时叼出一条小草鱼咽下。

鱼苗是早就撒下的,特意供鸭子食用,还额外注意不选鲤鱼。

混在官场,就是那么如履薄冰。

五百只鸭子,有几只是莫名其妙病死的,还有一些,不知道是哪家刁滑的狗偷吃了。

陆甲生当时暴跳如雷,范铮却不在意。

即便是后世技术发达了,养鸭也没法百分之百成活呢,九成以上的成活率,知足吧。

倒是坊中的几个婆娘絮叨,用酒糟伴陈粮喂大的鸭子,好像长得挺快的。

“鸭鸭。”

范百里惊喜地叫道。

嗯,你娃嘴角不馋得流口水就更像了。

“对啊,范百里是不是想吃了?”范铮逗弄着范百里。

不知道是哪个厨子,学了一手葫芦鸭,在鸭子内置八宝食材,外绑绳索,绑得像只葫芦,上蒸笼蒸透,再用油炸得金黄,外酥里嫩,一下子勾起整个定远将军府的胃口。

绑绳索的目的,是防止蒸透的鸭子散了变形。

据说,这道葫芦鸭,与长安本地的鸭种更配哦。

“吃吃。”

范百里笑道。

范老石从酒坊里头走出来,身后跟着两名杂户庶仆。

“范百里,乖孙儿,离水塘远一点。”

范老石绽放出真挚的笑容。

“耶耶。”范百里灿烂地笑了。

范铮注意到,杂户腰间别着枣木短棍,范老石腰上佩横刀。

“咋?”

“枨枨。”

没头没脑的,父子俩已经交流了一遍。

“立政坊、青龙坊,都人心惶惶,唯有敦化坊无动于衷,与你当日的作为有关,也与我、陆甲生、武候来回巡视有关。”

街头传来陆甲生一声暴喝:“拿下他!敢在敦化坊散布流言,就是山长也护不住伱!”

“呀!”

一声暴喝,肉山腾空而起,一屁股坐翻了正要夺路而逃的身影。

“救命!我不能喘气了!”

那个正儿八经的扑街,手臂无力地拍着水泥路面。

三百斤呢,纯纯的体重就能压死人。

范老石大笑:“大侄女这身手,可成为敦化坊第一了。”

老不以筋骨为能,范老石奔天命之年去了,纵然彪悍依旧、实战经验丰富,体能却不可避免地衰弱了。

陆甲生带坊丁一拥而上,绑住那人,细看时却都愣了神。

不是如甄行所料的蒋乾,而是平平无奇的毋坤!

当真应了范铮所言,人不可貌相。

范铮把范百里架脖子上,摇摇晃晃地走过去:“陆甲生还不赶紧让人去县衙禀报?这可是大功一件。”

陆甲生笑道:“没错,樊大娘又立了一件功劳!”

樊大娘翻个白眼:“功劳对我有啥用?我家甄行、甄邦都有官身了,你还不赶紧借这功劳捞一个。”

话有点噎人,可情义陆甲生得领。

这一点功劳,对樊大娘家说,无非是锦上添花,对陆甲生却是雪中送炭。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闻讯匆匆从坊学里跑出来的糜斐,痛心疾首,连布履穿反了都不知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无须自责。”范铮安慰道。

坊丁领来的,却不是万年县的司法史,而是大理寺司直萧景真,直接将毋坤带走。

这是一百零八坊中,唯一抓获散布流言的例子!

次日,门下省传制到敦化坊,以旨授敦化坊正陆甲生为从九品下文散官将仕郎,乌纱帽、青袍、乌皮履一套。

有点破格,却是千金市骨。

周围各坊瞬间炸了。

有一些号称精擅《易经》的文人骚客,摇头晃脑地发表了一番高见,道是敦化坊为风水宝地,之前数十年的平庸,正是为了孕育滔天福分。

各坊正憋了口气,纷纷表示,陆甲生一介后辈晚生,能够抓到散布流言之人立功,他们难道不行?

一时间,各坊甚嚣尘上的流言蜚语戛然而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