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零一章 文成出嫁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零一章 文成出嫁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正月十二日,宜嫁娶。

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亲率一府人马,护送着下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出长安城。

礼制、规格与弘化公主一般无二,醒目的是队伍中夹杂了三千比丘,毗卢帽、僧伽帽格外壮观。

范铮的损主意,终究没有完全达到效果。

各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虽然送比丘上高原,势不可挡,但人数是可以商议的嘛。

岐州刺史、宋国公萧瑀,对萧灞毗被诛一言不发,却为此事上书,请求稍减入吐蕃比丘的数量,语气终于学会缓和一点了。

萧瑀虔诚信佛,先后于两朝,把亲生的三个妹娃子,舍于长安城安业坊的济度寺出家。

事不见于两唐书。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七《大唐济度寺大比邱尼墓志铭》记载:法师讳法愿,俗姓萧氏……唐故司空宋国公之第三女也……甫及笄年,爰披法服,乃于济度伽蓝。

及笄,十六岁出家,跟网上传的十三岁出家有异。

《济度寺故比丘尼法乐法师墓志铭并序》载:法师讳法乐,俗姓萧氏,……父瑀,……,皇朝中书令……,法师则太保之长女也,勤恳之节,爰自幼童……,年甫三龄,归诚六度,脱屣高族,落发祗园。

《济度寺故比丘尼法灯法师墓志铭并序》载:法师俗姓萧氏,……父瑀,……法师即太保第五女也。年甫二八,修行四谛。

萧瑀信佛的虔诚可见一斑,就是那个三岁出家,委实让人难以接受。

反正,有那么一大帮信佛的大臣帮腔,送比丘上高原的宏伟计划,多少是打了折扣的。

不过,就连大兴善寺都被抽了近百比丘,据闻有几座招提因为比丘被全征,已经荒废了。

吐蕃请求的工匠、农艺、水利技艺与书籍人才,一律被替换为子曰诗云与佛门经卷,以及诸多的法器。

大论琼波·邦色,与小论噶尔·东赞,目光都微微有异。

他们来大唐,求娶公主是其一,侦知吐谷浑与陇右的情形是其一,求取工农艺、水利技艺也是主要目的之一啊!

即便大唐的农艺、工艺与吐蕃有显著差异,无非是对照参考,然后加以提升。

水利才是他们最想要的技术。

然而,琼波·邦色的形迹暴露,导致大唐封锁技艺,此行却不完美了。

说完全封锁是不可能的,遣人混入大唐学习、重金诱得匠人入吐蕃,都是解决方法,但不通过官方,到手的就是零敲碎打了。

也许,学得了某项技艺,转头才发现,这是大唐官方早就淘汰的技艺。

成本无限提高了呀。

琼波·邦色与噶尔·东赞心知肚明,大唐未必将吐蕃当成对手,却一定有所防备了。

回去之后,要迅速将吐蕃内的税制统一了,尽快收拢人心,准备独霸高原。

嗯,牛腿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厌翟车上,盛装的文成公主唇角微翘,眸子里显现出一丝好强。

弘化,你我向来不对付,现在各嫁一国,就看看哪家夫婿更厉害吧!——

魏王李泰,献上编撰完成的《括地志》,十道三百五十八州,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

李世民大喜,大笔一挥。

《赐魏王泰诏》:

“地记之设,繇来尚矣……可赐物一万段(缎),其书宜付秘阁。”

之后,李世民核定每月给李泰的物料,逾越了太子的规格。

李承乾一言不发,胸中的怒火却可以烧死人。

这个偏心眼,已经偏得连臣子都看不下去了。

谏议大夫褚遂良,直接上书了:“……谓之储君,道亚睿极,其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

东宫的用度,你拼命压着,倒让魏王的用度超过太子,你咋想的?

皇帝表示,虚心纳谏。

于是,两个诏令新鲜出炉了。

《令皇太子承乾听讼诏》:

“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于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今若有固执所见,谓理不尽,然后闻奏。”

《皇太子用库物勿限制诏》:

“储贰不会,自古常式。近代以来,多为节限,求之故实,深非事宜,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

然后,对褚遂良的建言,且当马耳东风。

这个操作,风骚吧?

但是,伱当李承乾没点脾气?

如果是平常时候,你放开东宫的用度,哪怕李承乾再颓废,也会有少许兴奋。

可是,放开用度,是为了成全青雀的逾制,凭什么?

李承乾公然上表,婉拒库物勿限诏,于是李世民再下一诏。

《答皇太子承乾诏》:

“汝家之冢嫡,国之储两,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入学齿胄,则君臣之义也,同之府库,实父子一体也。是以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奢则不孙,以约失之者鲜矣。勉思守道,无烦致谢。”

呵呵……

然后,皇帝奔洛阳宫去了,朝中大事,丢给太子监国。

范铮去东宫显德殿上了两次朝,就觉得疲惫不堪。

累!

不是躯体累,是心累。

即便范铮是徐庶进曹营,他一言不发,照样为压抑的气氛左右了。

李承乾的面容,不知道是不是肌肉不协调的缘故,看上去总是格外怪异。

太子十卫率都格外肃杀,没有人再拿出混日子的态度,哪怕他阿耶是国公也不行。

封师进侍立在李承乾身边,卖相倒是威风凛凛,可惜是个十足的草包。

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已经抽调了部分翊卫拱卫东宫,看上去选择了立场。

没办法,他想要更进一步,除非是有从龙之功。

范铮对此并不意外。

庆幸的是,铁小壮的左屯卫屯营,名义上还是左屯卫的,实际已经脱离了左屯卫翊府的管辖,自成一体。

这样,就算李安俨作死,也一定牵扯不到铁小壮。

魏王李泰,刁滑得很,早就上表请求全家侍驾,以全孝道——反正他的封邑就在洛阳。

魏王池、魏王堤听说过没?

李世民的回复更让人深思:准皇孙李欣、李徽伴驾出行,魏王妃阎婉可同行,以照顾年幼的李徽。

总而言之一句话,你们兄弟,各见手段吧,祸不及家人。

皇家这养蛊式的传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