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战略包围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战略包围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范铮被抓差到两仪殿时,人都是懵的。

这里,是区区六品官能进的吗?

两仪殿位于太极殿之后,是皇帝批阅奏折、与宰辅议事之所,隋朝取名“中华殿”,贞观五年改为现名。

吐槽一下,这个名字,真没“中华殿”大气。

殿内随意多了,臣子皆有坐处,有案,奉茶,有可以前倚的凭几,要是再加上花生瓜子,妥妥的茶话会。

大唐的舆图,第一次呈现在范铮面前。

图,没有后世在网上看在那么大,羁縻之所都以色染之。

君臣都心知肚明,羁縻只是表示地方臣服,却不能算成大唐的经制州。

甚至,曾经的经制州,还有可能退化成羁縻州。

举个例子,贞观十一年的黔州都督府,都矩州(贵阳)等十五经制州;到了天宝元年,矩州依旧为黔州都督府所辖,却已经退化为五十羁縻州之一。

羁縻只接受部分朝廷号令,其实仍旧自主,就是个小藩国。

你要乐意,舆图上还可以把藩国加进去,也可以洋洋得意地自称是大唐的疆域,然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自欺欺人罢了。

拳头大了,任何地方都可以自古以来。

实际上,对西南方向,大唐长期以来是不够重视的,云贵两地,都是各自势力把持,朝廷施以羁縻而已,什么东谢蛮、西赵蛮、东爨、西爨、昆弥国、金齿部、濮子部各自为政,朝廷也懒得在山区下功夫,就这么听之任之。

按后世的地理,是从川到湘、到桂、到安南,成了事实上的边疆。

舆图上,对于吐蕃国的描绘极少,也就是马儿敢、察瓦绒与逻些城标明了位置。

没法,外人初上高原,相当部分人反应剧烈,职方司的人,真正深入的没多少,还付出了不少代价。

“华容开国县男,素闻你颇有一番见解,今日朕洗耳恭听,不拘对错,绝不追究。”李世民表明了态度。

令狐德棻、孔颖达、郭嗣本、刘善都笑眯眯地点头,表现出善意。

程咬金大喉咙在叫嚷:“那不成,哪怕他不能让老程完全信服吧,好歹也得有模有样。真胡说八道,老程请他尝尝瓦岗特产的拳头。”

范铮了然。

李世民的态度是表示没有官方的责任,程咬金的拳头,实际上也是李世民的意志。

多少得有点真货,要不然皮肉得受苦。

幸好耶耶容貌不出众。

“先说吐蕃吧。吐蕃本来是个小到可以忽略的国度,从上一任赞普囊日论赞起,原本窝在匹播城周边的山南雅隆一系,势力骤然庞大,得后藏系的大论琼波·邦色加入,得苏毗系原大论娘·芒布杰尚囊为首的娘氏加入。”

“然后,因为极力安抚新加入的后藏、苏毗两系,忽略了原有的雅隆系,外戚、高原霸主大羊同攻伐,娘波、达波、工布、苏毗相继反叛,囊日论赞为原山南的老班底毒杀。”

这一段,《敦煌文献》只是一笔带过,《柱间史》倒是稍微详细些,就是《柱间史》的行文风格,据学者推论,晚于松赞干布时期几百年。

注意,琼波·邦色这个人,虽然在吐蕃历史上颇有恶名,在这关键时候,仍旧带着后藏紧紧跟随吐蕃。

所以,琼波·邦色当初,对娘·芒布杰尚囊任大论是极不服气的,凭什么他就上去了,难道当初我的跟随的态度不够坚定么?

“松赞干布十二岁登基,在叔父与忠臣的辅佐下,杀逆臣,重新收复娘波、达波、工布,娘·芒布杰尚囊凭三寸不烂之舌收复苏毗,势力大涨。”

“期间,大羊同的兵马攻伐,皆在年楚河地区的娘若被挡了回去,双方现在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大羊同以苯教辛饶为尊、国王次之,虽然国主李迷夏也是个雄心勃勃的,奈何终究受掣肘,再有雄心也难尽展拳脚。”

“弃宗弄赞……”

长孙无忌打断了范铮的话:“怎么又冒出个弃宗弄赞?”

范铮解释:“吐蕃国主,名弃宗弄赞,因为翻译的问题,也可以写为弃苏农赞。松赞干布是臣民上的尊号,意思为‘端庄尊严、深邃沉宏’,赞普为国主,直译为雄强丈夫,也有保护神之意。”

“借大唐赐婚的势头,吐蕃可以再拉拢大羊同的大势力。双方本就渊源极深,相互纠葛,吐蕃的大论琼波·邦色,与大羊同的大论琼保·热桑杰,系出同族,保字与波字不过是翻译中出现的差异。”

“早晚吐蕃吞并了大羊同,一统高原,要养更多的人口,需要对外扩张。”

“高原东面的大唐,必然是最佳选择。”

程咬金上前,戳了戳松州之西的位置:“东女国等西山八国、白兰羌等地方拦不住?也对,能拦,当初就不会打到松州,让老牛出风头了。”

范铮点头:“正所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这些零星小国,很多还没有大唐的一个县人口多,即便是最大的东女国,也不过四万余户,胜兵过万。”

至于记录的八十余城,平均一城五百户,你说是聚居的镇子倒正常。

贞观年与东女国的接触,是李靖灭了突厥,解救回武德年间来长安朝贡、回陇右时被突厥掳去的东女国使者。

地方太偏僻了呀。

“生羌粘信部、龙诺部,在大唐与吐蕃之间左右摇摆,人称‘两面羌’。”

所以,阻止吐蕃下高原,很难。

还有一个困难的地方,范铮没说。

因为有古羌与高原原生孟族融合,言语、习俗上有共通之处,羌人对于吐蕃的接纳心理,远远大于大唐。

两唐书写高原人为羌人后裔,太片面了。

至于那种拎着一两个发音相近、意思有别的词,就生拉硬扯说是同源的“专家”,可去伱的吧!

全世界好多国家、族群,“妈”的发音还相近呢,你咋不说,无论什么肤色都是一个祖宗?

“你的意思,堵死松州这条道吗?”长孙无忌若有所思。

范铮摇头:“堵不住。松州是最好走的道,但从马儿敢到聿赍城、下昆弥国,可以威胁到剑南道南部;从吐蕃野马驿翻越唐古拉山口,过沱沱河,入吐谷浑格尔木,古称麝香丝绸之路;从大羊同日土,走千里之遥,下西域于阗喀拉喀什河,人称克里雅古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