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光禄寺设宴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光禄寺设宴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八月,捷报传来。

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率大军越过碛口。

高昌国主麹文泰,因为事先约好的盟友——阿史那欲谷设率部远遁,他先前送去的珠宝打了水漂,西面的焉耆国主龙突骑支趁机起兵二千攻伐,孤立无援之下,惊惧而亡。

太子麹智盛继位,百般乞求侯君集退兵,甚至连曾经挑衅过伊州的冠军将军阿史那矩,都被绑了到田地城下交出,奈何侯君集从来就不是个心软的人!

献策玄武门、斩草又除根。

为了前程,侯君集能把底线塞裤褶里,熬了那么七八个月的漫长行军,是为了让你高昌称臣的?

之所以花了那么长时间,是因为在沙州等突厥的仆从军。

倒不是非突厥兵马不可,甚至侯君集还歧视突厥的战斗力,但对于无法消灭种族的突厥,只能以仆从军的方式,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免得有余力给大唐添乱。

这个任务,对于一贯心黑手狠的侯君集倒并不难。

难就难在,哪怕以城墙为依托,拥兵过万的高昌依旧不堪一击。

侯君集甚至有一种全力出拳、结果打了个奶娃儿的错觉。

早早知道高昌那么羸弱,出一万兵马就足够轻松取胜了。

才拿下田地城,玩点炮车攻城,麹智盛就承受不住,率弟弟麹智湛(好名字)及文武、军士开城乞降。

侯君集出兵各地,赶走讨野火的焉耆国龙突骑支,得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户八千,口三万七千七百,马四千三百匹,地界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

本来因为李承乾之事,闹腾得堵心的李世民,收到这捷报,不由大悦,下诏:此次出征高昌的翊卫、府兵、辅兵,亲人中,父或子有死刑以下的、期亲犯流刑以下的、大功亲犯徒刑以下的、小功亲与緦麻亲犯杖刑的,都可以免罪。

光禄寺摆酒设宴,款待君臣,居然连监察御史这种小官都没漏下,可见李世民有多得意。

战果其实没必要夸耀,这是拿大铁锤砸小虫豸玩,值得一提的,是战略意义。

“今交河军轻取高昌之地,麹智盛等高昌君臣及家眷全部押送长安,朕有意在高昌故地设西州,辖高昌、柳中、交河、蒲昌、天山五县。”

李世民洋洋得意地宣布。

矜持,矜持,笑容可以有,笑声尽量不要发出。

“臣程咬金,为大唐贺!为陛下贺!”

程咬金第一个举杯大笑。

范铮明白,程咬金混得风生水起,这种放下身段的姿态,居功甚伟。

程咬金的话,引领了潮流,满光禄寺都是道贺声。

“陛下挟大胜之势,欲开疆拓土,本是好事。可有谁考虑过,高昌城离长安五千五百一十六里之遥啊!”

“麹文泰贪婪无度,阻商路、不敬大唐,确实该讨伐。可是,麹文泰已死,就不能让他的后人戴罪,守高昌之地,成为大唐藩国吗?”

“设置州县,大唐需用遣兵上番,路途遥远,耗费极高,十年之后会导致陇右空虚。臣魏征以为,当三思而后行。”

明白魏征死后为什么会被推墓碑了吧?

这性子,贼讨厌,每次都在兴头上泼冷水!

偏偏魏征的见识、口才了得,一时竟无人反驳,场面有点难堪。

范铮实在看不下去了,起身道:“郑国公所言,有一定道理,却失之偏颇了。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如果这一次,不是西突厥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阿史那薄布,与乙毗咄陆可汗阿史那欲谷设相互攻伐,交河军的压力会极大。”

“西域商路,葱岭之后有两条。南线,过于阗国,经且末城、鄯善城,入吐谷浑,再进陇右;北线,过疏勒、龟兹、焉耆、西州,入伊州、沙州,达陇右道。”

“南线,大家心知肚明,吐谷浑前太子慕容尊王盘踞在且末、鄯善,杀父之仇、夺国之恨,他必然阻拦,也就只剩了北线可走。”

“这时候,再将西州拱手相让,商路休矣。大唐立国以来,未加赋税,除了靠将士征战斩获,还有很大的部分来自于三十税一的商税,甚至大半是胡商贡献的,就是再有代价,西州也必须牢牢掌握。”

民部侍郎高履行起身:“自本官迁任民部以来,认真梳理了税赋,范铮监察御史于税赋部分所言属实,民部可以提供翔实数目。”

范铮的人情,终于有机会还了!

尚书右仆射高俭扫了自家大郎一眼,眼皮耷拉下来。

娃儿大咯!

都有自己的主意了。

魏征鼻孔里哼了两声,不知道是不是不屑与范铮争辩。

这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辩不出个绝对正确来。

要不然,这世间还需要什么取舍?

李泰晃着身子起来:“臣李泰,编撰《括地志》时,查阅过西域地理,可证实监察御史之言。要么,中断商路,改走波澜壮阔的海路;要么,全力打通西域商路,大唐别无选择。”

海路的风险未知,大唐的楼船还是平底船,只适合近海纵横,远海或者风浪大了,依旧不太乐观。

黄门侍郎韦挺、刘洎异口同声道:“臣附议,”

李世民笑眯眯地一锤定音:“既然是利大于弊,就这么办了吧!”

没有人知道,李世民对李泰也产生了忌惮。

中书省二名侍中,二名黄门侍郎,青雀你把黄门侍郎全部拉过去了,意欲何为?

这是三省之一,朝廷的中枢啊!

朕还没老到要当太上皇!

高昌君臣押解入长安,朱雀大街又是一片欢腾。

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大唐,威武!

李世民依礼,封麹智盛为左武卫将军,封金城郡公;他的弟弟麹智湛为右武卫中郎将,天山县公。

注意,这必须是虚职!

……

察院的同僚,新旧交替,范铮不知不觉成了老资格,可以卖弄资历了。

走的是阚苫。

这半年来,他在范铮面前伏低做小,主动示弱,范铮也懒得理会他。

可阚苫总觉得范铮是在针对他。

柳范派活给他吧,他觉得这一定是范铮设的陷阱;

不派活吧,他觉得这是在排斥他。

即便是韦悰、李乾祐轮番劝解,他的心结依旧,无奈只能请迁司农寺,任正八品上钩盾署令,有事没事管管鸡、鸭、鹅、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