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下贱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你下贱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正案,唐临端坐。

唐临左右侧,是姬霈牯与萧景真,正案侧后是范铮。

案子三天没有进展。

王志远只是一口咬定,自己想娶当康酋首的女儿,为的只是与夷人通婚,让嶲州都督府对当地的掌握更稳妥。

即便做法失当,后果严重,自己罪当处死,初衷还是为了大唐。

无论是皇帝、宰辅,还是三法司正堂官,都断然不认同这说法。

脸呢?

要不是觉得太失颜面,当初也不至于连罪名都含糊其辞。

唐临气极,转头看了范铮一眼。

范铮森然开口:“正好,河源郡王、吐谷浑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到长安,向陛下求娶公主,聘礼不过牛马羊万数,与你索取嫁妆相当。”

唐临拍案:“没错,僭越!”

这一条罪名,虽然不是特别恰当,至少也能让王志远身后名尽毁了。

杀人诛心,才是朝堂诸公想看到的。

王志远低头,对这一条罪责,他无可辩驳。

连帝王家的婚嫁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僭越之说,那是锤得实实在在的。

当然,帝王家的规格,李世民常常去破坏,反正也没人能惩处他不是?

贞观五年,皇帝为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准备嫁妆,数量规格为永嘉长公主的一倍,严重违制了。

满朝大臣表示,长乐公主是陛下爱女,多给点嫁妆也是人之常情。

只有铁头娃魏征表示反对:“永嘉长公主为姑,长乐公主为侄,感情或有深浅,但礼不容逾越。”

搞得最后李世民只能服软,并将魏征的话转告长孙皇后。

反正,当臣子的,一条僭越的罪名,就能让你万劫不复。

范铮继续提问:“有嫁妆,必然有相应的聘礼。请问,你从哪里准备与牛马羊过万的相当的聘礼?不说相当,哪怕有其一半的价值也成啊!”

王志远就是把身上的肉全剐了当猪肉卖,也凑不够一成之数!

“犯官要这嫁妆,也是为了嶲州的府兵……”

无法正面回答,王志远就顾左右而言他。

公堂内,响起炸雷般的吼声:“呸!敢作不敢当怂货!真看上哪家小娘子,扛了回家就是,大不了过后纳进房!伱那是明明白白图谋人家的家产,你下贱!”

须发横张的程咬金,威风凛凛地出现在大理寺公堂,手上持一道圣谕。

唐临哭笑不得地扭头看向范铮,看你出的好主意!

这都什么人!

看上小娘子就扛回家,那是响马!

抱歉,忘了卢国公还真是响马,天下闻名那种。

被程咬金一声喝骂,原本死不认账的王志远俯首认罪了。

程咬金的嘴,一贯的毒,把王志远拼命隐藏的小心思揭了出来。

王志远以军功、苦功为傲,程咬金的功劳远胜于他,镇守之功,嗬嗬,泸州都督了解一下。

他所心悦诚服的、远超同侪的武将魁首之一,当面戳穿他的心思,自然再无从辩驳。

换其他人,王志远说不定能坚持到东市口。

王志远在供词上签字画押,然后被大理狱丞、史押回牢中,等待皇帝判决。

程咬金打开谕令:“陛下复范铮令:无忌!”

范铮行礼,接过圣谕,向大理寺的司直史讨了个布囊装好。

程咬金轻轻踢了范铮屁股一脚:“果然如大郎所说,心思多多的娃儿!”

……

寒风呼啸中,范铮带着巫亹,走了一趟国子监算学,可把盘长他们乐坏了。

范铮微微诧异:“不对呀!我记得你们算学生不是只有三十名么?现在的人数,超过五十了吧?”

盘长快活地笑了:“上次算盘竞技,算学生技压全场,哈哈!师兄不出,谁与争锋!京畿及周边州县司户一条线的官吏都想来学算盘,奏报上朝廷后,全部压到祭酒这里。”

“博士来此的行程,不是提前五天定好的嘛,祭酒通告出去,能来的都赶着来了。”

算你娃没太膨胀!

“算盘呢?”

范铮挑眉。

盘长立刻回答:“算学的算盘,必须是从师祖那里订购啊!谁要从别处弄来,也不配进算学的门不是?”

懂事!

事实上,有巫亹授他们技艺就足够了。

算学生除了注意不要漂珠、带珠,加减法混合运算都没大问题,只需要提升速度了。

还是范铮说的那句话,终究是年长来学,比坊学生的速度、潜力是差许多。

新来的各州县司户,则在巫亹耐心的指导下,别别扭扭地调整了指法,一个个面容扭曲,手指都快要抽筋了。

要不是各种不便,范铮都想把检校算学博士的头衔安到巫亹头上了。

礼部祠部司那里,范铮走了一趟,与沃鯌修订了道士婚嫁饮食的不合理限定。

沃鯌满眼期盼地看着范铮:“贤弟,招提与兰若,暂时得搁浅,你看看有没有适合祠部司搞一搞、又不至于大动干戈的?”

这是又想吃肉、又怕挨打的。

别的不说,当时颜相时出场,对范铮回衙也有助力,事情有沃鯌在背后推动的因素,这份人情,范铮得领。

范铮轻笑:“别人问肯定没有,郎中问必须有。门僧就是个豁口,想认真管一管也行,借机刮点油水也可以。”

门僧,也叫门徒僧,跟网上的诠释完全不同,是指富贵人家出钱剃度、供养的僧人,可以参照《水浒传》里赵员外送鲁智深五台山出家。

(说到《水浒传》,再扯一下现在的新闻。嗯,把中国历史文化古籍全部举报了、禁了,就能成功消灭一个文明了,幸好官方这一次很英明。)

门僧,肯定是不够资格正式为僧的,很像当年的自费生。

不同的是,门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犯了事的,是在原籍县、坊、村、里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了身份,过上几年,神通广大的富贵人家再通过官府,办理正式度牒,就彻底洗白了。

水,略深,但祠部司还能压得住。

有弹性的做法嘛,虽然最后难免沦为……

咳咳,阿堵物不值一提。

“贤弟果然足智多谋,要不是御史台看重贤弟,我都想请侍郎奏请迁你为祠部员外郎了。”

沃鯌半真半假地说。

事实是,绝无可能。

不是说不看重范铮的头脑,而是祠部司只有一名员外郎的定额,各种祭祀的实务都需要员外郎操办。

要是有两名定额倒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