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百四十九章 剑指长口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百四十九章 剑指长口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7 19:47:22 来源:笔趣阁

高句丽,平壤。

莫离支府。

文武齐聚于此,共议军政要务。

自从当年钱盖苏文宰了荣留王之后,高句丽议事便再也没去过王宫,偌大的王宫成了宝藏王高藏的自留地,冷清得吓人。

钱盖苏文的眼窝深陷,眉宇间透着疲惫。

若有选择,他宁愿当个心思单纯的五刀将,也不愿维系摇摇欲坠的高句丽。

高句丽沦落到今天这地步,按大唐的宣传口径,都是女干佞钱氏的错。

其实,高句丽上下明白,大唐也明白,高句丽的局势,自高元时期对抗隋炀帝就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西与隋朝征战消耗了诸多实力,南临新罗、百济的不时侵扰。

大唐念念不忘前隋旧耻,寻得时机便来报仇,辽东之战不仅夺了近半高句丽国土,更年年攻伐,消耗高句丽国力。

南面的嘤嘤怪新罗,天天摆着柔弱可欺的姿势,却在行欺人之实。

钱盖苏文家世代执掌顺奴部,飞扬跋扈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偏偏为荣留王所恨,欲布局诛杀他,弑君自也在所难免。

凭什么只能任人宰割才是忠臣?

大唐、新罗宣称钱氏为逆贼,然而高句丽的军民并不这么想,钱氏的威望依旧极高。

再说,钱盖苏文又不是自立为王,这不还扶了弟弟钱净土的岳父高藏为王么?

面对大唐的强力打击,钱盖苏文控制力弱一点的话,高句丽难免土崩瓦解了。

谈了一遍今年的税赋,再谈如何引新罗与百济互殴,然后谈贵端水之败应吸取的教训。

对于贵端水撤下的残兵败将,钱盖苏文并未苛责,因为苛责无用,自李世民征辽东以来,哪年不败?

偶尔取得一场小胜、得诛一二唐将,却于事无补。

只能说,天意已不在高句丽一方。

高句丽只能凭借纵深,一点点消耗大唐的兵力,企图熬过艰难岁月,而不是正面对抗。

毕竟,双方实力差距有点大,多年征战的窟窿也快补不上了。

尽人事,听天命。

“温沙门。”

钱盖苏文声音低沉,明显听得出心情不佳。

大将温沙门虬髯、虎目,眼中带泪。

“温沙弥的首级,好生安葬了吧。”钱盖苏文递过一个木匣。

至于温沙弥屠戮大唐渔民之事,钱盖苏文并不认为是什么错事。

立场不同。

并不是温沙弥不杀大唐渔民,大唐就能放过高句丽的,高元时代的积怨太深了。

“据水师幸存者禀报,唐朝起大船,如山岳般雄伟,以温沙弥之事为凭,欲对我高句丽兴攻伐之事。”

钱盖苏文沉声道。

钱男生想了想:“据说此大船仅有一艘,想来人数怎么也不能过万。若以此来攻平壤,怕不会是来护儿第二。”

平壤离海岸线不太远,但怎么说也是都城,兵多将广,凑十万之众还是轻而易举的。

加上被来护儿攻了一次,怎么也得汲取点教训不是?

钱盖苏文不出声,钱净土叹息:“领军的总管是大唐华容侯范铮,凶残刁毒,他不会冒险以这点兵力来攻平壤。”

以舟师所窥,浿水出海的长口,才是范铮最大的攻击目标。

即便各个国度的情况稍有差异,有一点是相似的,江海交汇之处一般都比较富庶,长口城更存了不少的财富。

然长口守将僧信诚能不能抗拒大唐浿水军,存疑。

因漂泊于海上时间过长,幸存军士禀报的时机过晚,即便钱盖苏文能分兵顺流而下,增援已经来不及了。

钱盖苏文眉宇现出一丝焦躁,倒不是为一城一地得失而恼,只因长子钱男生的韬略不足而躁。

更焦躁的是,次子钱男建、三子钱男产与长子隐隐不和,不知自己死后,他们会不会束甲相攻。

长口之地,首次见宝船之巨的守军瞠目结舌。

守将僧信诚咆哮着让军士关闭城门,所有箭矢、滚石、擂木、炮石仓促运上城头。

该死,从来都悠闲无比的长口,几时面临过兵马来袭?

就是百济几次攻击高句丽,也未曾打到过长口,故而长口的城墙高仅一丈,兵备也远远不足,兵力亦只有数千。

僧信诚虽为将,却没真正上过战场,就是凭着余荫为官。

来长口这远离征战的港口厮混,图的不就是一个安全吗?

可是,面对这山岳似的宝船,僧信诚只觉得双股战战、口干舌燥,一颗心快跳出了嗓子眼。

巨艇当前,炮车、车弩、伏远弩接二连三于城门前布阵时,僧信诚满眼绝望。

浿水军的炮车都在一里开外,炮石接二连三砸到长口的炮车,长口竭尽全力的抛出炮石却离目标至少差了数十步!

仗还怎么打?

看着自己的亲兵被一发七箭的车弩钉死在城楼上,僧信诚都快哭了。

让他与强敌正面决战,虽死亦无悔。

但只能无意义地挨打,僧信诚根本接受不了!

尖头轳、轒轀车、飞云梯、板屋次第在长口城前展示,强势的姿态尽显无遗。

僧信诚却忘了,浿水军仅此一艘宝船而已,只要他豁出性命守城,未必坚持不到平壤来援。

僧信诚让亲兵打出一面白旗,浿水军那本就不密集的炮石攻势立刻停了。

“将军,不能降啊!”副将泪流满面地劝谏。

僧信诚同样涕泗横流地回应:“不是我僧信诚贪生怕死,实在是唐军太强大,抵抗毫无意义,只会徒增伤亡。”

这话要从文官口中说出来,估计没有违和感。

从武将口中说出么,啧啧,一股茶味呼之欲出。

这一唱一和,无非是为他们的投降戴以一块遮羞布而已。

长口的兵力不足、兵备不够,偏偏财富多得让人眼红,仅仅府库就让浿水军吃个饱。

车载斗量的珍珠、人参、貂皮,让见惯了财富的范铮都忍不住惊讶,然后笑对程名振:“副总管果有先见之明,仅长口斩获,便不虚此行,果为将作大匠挣回了本钱。”

程名振大笑。

不同于范铮,他对高句丽的状况本就了解,当初对阎立本之言也非无的放矢。

范铮倒是没想到,唬上一唬就能让僧信诚投降了。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