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下水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下水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6 21:06:18 来源:笔趣阁

显庆元年二月。

圣命范铮为浿水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程名振为副总管,左骁卫中郎将刘仁愿、左卫中郎将王文度相随,起一路舟师,于莱州出海,试用将作监大匠阎立本新建宝船。

范铮想笑,试用宝船之名好使,朝中大臣连反对的意见都没法提。

然而,你想想浿水之名就知道,天子莱州拔剑,其意是在高句丽。

监军还是熟人尤庆瑞,尤福贵的义子。

宦官无后,故格外喜欢收义子,大约是缺啥补啥了。

尤庆瑞虽然缺了部件,身体素质却不弱于范铮,千里奔袭也未曾落后,范铮的任何决策也不干预,只是按规矩奏报,也并未添油加醋。

范铮虽未曾见奏报的内容,根据朝廷上下的反应也知道,尤庆瑞没说自己什么好话,也未搬弄是非。

这就处得比较舒心了。

否则的话,海浪颠簸,范铮也不敢保证监军会不会失足东海。

刘仁愿出身雕阴刘氏,据传是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后,父为绥州都督刘大俱,他曾赤手斗兽于野。

“可惜,为了宝船的稳定,除了榫卯,还用了大量的抓钉,当了钉子木匠,有辱先人。”

范铮不禁莞尔。

“所以,长点心吧,不要再领公门中人过来了。”

宝船的耗用不小,诸般材料到手,还得有一道道加工程序。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钓鱼佬之神?

雕像隐约面熟啊!

带路的白直面容骄傲:“这就是曾经的慈州刺史、莱国杜公。”

布背甲名副其实,正面是铁甲,背面是布条相系,较步兵甲之类的份量足足减了一半。

没有名声,就不要妄想特权。

老天爷,这得抵多少渔船!

从前的楼船与之相比,便宛如小鸟依人的小娘子,体态苗条得不得了。

范铮想了一阵,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杜荷那个疯子的长兄么?

据说杜构在登州、莱州(此时还合为莱州)率军民抗击海盗,且领渔民捕鱼,官声极佳。

但最耗费钱粮的,是之前一次又一次的试错。

匈奴虽与当时的汉朝为敌,归汉后却多改汉姓为刘,也是一种慕强心理。

人马陆续驻扎于掖县城外,将作大匠阎立本得意洋洋地带着匠人,从隐秘的地方将宝船驰于码头处,抛锚、搭跳板。

郁郁寡欢的王文度看了一眼,迅速给了个答案:“速度远超楼船,平稳性更佳,急转亦未太倾斜,吃水尚浅,若负重更稳定。”

王文度能免死,还能起用为中郎将,多少是因为他有一些能力。

故而杜构为人私祭,也在情理之中。

范铮笑着指了指程名振,没说话。

范铮没必要去做这恶人,杜构的官声不错,多年过去了兀自有人记得,范某也是钦佩的。

陆上,范铮用比粟毒的悲惨遭遇,打造了自己铁血的名声;

可在水上,尤其是海上,范铮还是藉藉无名的。

“总管不时得在将士们面前走动,鼓舞一下士气,不着甲胄不太合适。”

尽管知晓是因范铮才促成此行,却不妨碍程名振给范铮一点压力。

莱州湾很大、很宁静,咸咸的海风拂面,不时在海滩上能看到背壳为绿、紫的梭子蟹横向爬行。

借了不还那也是借不是?

幸好皇帝事先算计了人手,这一路舟师的总人数也就在五千左右。

刘仁愿哈哈一笑,表示对舟师事务不熟。

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程咬金应对的正确,当时的王文度,若无密诏,势不能如此狂妄。

就是说管番邦亲戚借一点也比这强啊!

程名振下了宝船,哈哈大笑:“若有此船三艘,本将当横行海上!”

毕竟,男怕失足。

刘仁愿曾随太宗征辽东,随李勣讨伐薛延陀,战功赫赫。

连一旁的监军尤庆瑞都默然披甲了,范铮总不能让他比下去吧?

歪着嘴,任由雷七给他系上布条,并教他迅速拉开活结,范铮瞅了眼飞翔的海鸟、扯起的帆,才确定宝船出了莱州湾。

嘴上是那么说,可阎立本眉眼间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但是,战时负甲范铮能接受,可这平时就穿甲胄,真累!

“难怪总有人骂横爬呢。”

浪,渐渐大了起来,不时有三尺浪花拍到舷上,宝船却稳稳当当的。

半个时辰之后,浿水军驾驭着宝船在莱州湾里疾驰、转弯、升帆、落帆,玩得不亦乐乎。

偏偏有个作死的阿弟,也是人生一大无奈。

说吹牛?

《水经注》原文:昔孙权装大船,名之曰长安,亦曰大舶,载坐直之士三千人。

范铮讨了三支信香点上:“杜公曾于莱州庇佑黎庶,但朝廷对祭祀有定数,未得礼部认可,皆为Yin祠野祀,须得摧毁。”

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尺寸或略有偏差,但这个头依旧让莱州、掖县的官民瞠目结舌。

就算构思是范铮的,还是从本官手中现世的。

好不好用,范铮并不知道,只能让副总管程名振带人上去试试。

“太子少保且看,本官所造宝船,可稳否?”

究其根源,是让舟师军士落水时能迅速解开布条逃生,免得被坠水底,当了龙王女婿。

幸亏当初在长安,阎立本是按照范铮的主意,等比缩小了试制,要不将作监能当了犊鼻裈。

程名振大笑:“待本将给你挣回本钱!”

在莱州治所掖县等待诸部,范铮闲庭信步,无聊了便着常服往掖县乡村溜达。

白直的小脸煞白,连连叉手,口称受教。

有些话,行伍汉子们能说,范铮这太子少保不便开口。

真是的,就不能文雅一点么?

阎立本狠狠地啐了一口:“三艘?只这一艘,就把将作监三年的靡费都吃光了!”

一场岩石挡住了去路,石上背风的洞中,一尊半人大小的雕像盘腿而坐,手上持根鱼竿,下方的香炉里还燃着几支信香。

楼船能装三千人,宝船装个五千人,怎么了?

唯独让范铮不自在的是,自登船伊始,程名振就让人拿布背甲给范铮系上。

满载了人马、兵备的宝船,吃水近两丈深,这一点风浪不过是隔靴搔痒。

“前面那个岛是龟岛,再往前便出渤海了。”

程名振嚼着炒菽,乐呵呵地介绍。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