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百二十七章 弘化长公主归长安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百二十七章 弘化长公主归长安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2 17:07:28 来源:笔趣阁

范铮头很大。

再怎么不情不愿,接待弘化长公主的事,还是得鸿胪寺与宗正寺共同安排。

六百六十七帐内开道,三百三十三亲事拱卫,诸僚属齐全,乘亲王所用象辂车,弘化长公主的一应仪仗,俱是按亲王配备,从明德门一路入朱雀大街。

这是以出嫁公主与番邦可敦双重身份归来,在史上也是罕见的一幕。

若非永徽天子早有安排,怎生安置弘化长公主都是个问题。

昔日天子为藩王时的潜邸让弘化长公主落脚,即便她有什么想法也得老实憋住。

安排膳食之事,乃光禄寺职事,不用范铮费事,也就是接替良酝令的舅兄杜官保抱怨了两句。

杜侃的岁数按官场来算不是太大,可早存了回汝阳杜氏小住半年、为诸先祖清扫陵墓的念想,索性告老还乡了。

有范铮这层情面在,永徽天子不可能为难他,自然爽利地让吏部郎中孙行办了交割。

要不是顾着读书,范百里早就想跟着去汝阳耍了。

安顿完毕,弘化长公主开始寻范铮晦气了:“据闻鸿胪卿对吐谷浑小有意见?”

范铮微笑回应:“不知长公主从何处听来谗言,下官于吐谷浑从无私心,更素无私交,一言一行俱出于职司。”

“下官”之称无误,非亲王、公主僚属,不能妄自称臣。

《唐六典》上明确了,对帝、后、太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子,才以“臣”自称。

弘化长公主嗤笑:“吐谷浑侍郎庄浪郎吉,可不就是托鸿胪卿之福?不晓得如今尸骨可存否?”

算旧账啊!

“长公主说的,是先帝时抓捕的庄浪郎吉?”范铮的笑容灿烂。“此人通过逆贼李元景,与国子司业紫道勾结,利用其私生子、独孤氏外室子刘几畦发行**。”

“污蔑西汉李广投匈奴,其心可诛。然其为秘书郎上官仪所查,与下官无关嘛。”

“至于尸骨,倒不晓得如今庄浪郎吉是否在台狱中存活。”

但愿李嵩、李全交、王旭这京城三豹没把人玩死,残是肯定的。

酷吏的存在,在所难免,关键是掌控酷吏的人准不准他们滥用职权。

至于首先举报此事的便是范铮,他倒只字不提了。

弘化长公主笑得轻松:“也就是慕容诺曷钵那笨蛋,才想得出这损人不利己的招数,除开恶心人,一无是处。”

这话,范铮信,弘化长公主没必要诋毁母邦。

“不过,张掖水之事,鸿胪卿是否该给个说法?”

能成为大唐第一个和亲公主,弘化长公主的智慧不差,范铮与素和贵之间的猫腻她也一眼看穿。

范铮打着哈哈:“几匹马的事么,长公主不必如此计较。区区一点利益,换慕容氏之长久,挺划算的。”

范铮想说,长公主,你也不想有个灰孙子叫慕容复吧?

“再说了,吐谷浑遇事,下官也出手了啊!长公主不会以为,吐蕃国内那些事,拓跋氏、野利氏诸部增援白兰羌,纯属巧合吧?”

弘化长公主面色微变。这些为官的,手脏、心脏。

从好处想,范铮所为确实解了白兰羌之围,避免吐蕃在高原之下打一颗钉子;

从坏处想,范铮能让吐蕃状态百出,就不能让吐谷浑也出一出吗?

别说是能力并不出众的慕容诺曷钵,就是威名赫赫的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对这样的手段,也得焦头烂额吧?

恢复了平静的笑容,弘化长公主开口:“本长公主好奇的是,琼波·邦色当年宁愿自刎也不举兵对抗松赞干布,可见琼波氏的实力与胆略已然欠缺。”

“鸿胪寺又是如何说动琼波·昂日琼在这个时间举兵呢?”

“论用兵,琼波·昂日琼怎么也不及韦·松囊,更无法持久。”

范铮只说了四个字:“后顾之忧。”

当年为保命,于琼波·邦色自刎后,琼波·昂日琼斩下父亲的头颅屈膝于松赞干布,心中岂无愤懑?

让他将族中后辈、家眷化整为零转入大唐,承诺给一块肥沃的土地,了无牵挂的琼波·昂日琼自然大肆异动。

吐蕃兴盛,自有琼波·邦色的汗马功劳,便是因他而毁,琼波·昂日琼也觉得理所当然。

屡屡举兵攻打博东,反被韦·松囊打得落花流水,琼波·昂日琼不得不承认,他的征伐能力,连父亲琼波·邦色的一根小指头都抵不上。

噶尔·东赞率大军南归的消息传来,琼波·昂日琼的乌合之众便四散而逃。

惟有琼波·昂日琼孤身单骑,纵马直闯韦·松囊的大营,为几名桂长矛刺穿身体,兀自怒目圆睁,死不瞑目。

琼波·昂日琼家眷,为大唐统一安置到汾州,简姓琼。

弘化长公主所来,范铮这头只是顺带。

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跟永徽天子哭穷,打一打秋风。

打秋风的目标不是财物,而是面对吐蕃时的军援。

即便还有乙弗摩诃这样的勇将,吐谷浑的实力还是一落千丈,根本没法与慕容伏允时期相提并论。

当然了,真恢复到那时候的实力,大唐该睡不安稳了。

即便永徽天子守万年宫不出,弘化长公主的表章依旧能及时转达,且事先经过政事堂的草批。

相对永徽天子、范铮的激进,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还是很稳重的,稳重到几近顽固。

在他们看来,范铮在吐蕃之内掀起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嘛。

吐蕃与吐谷浑都不是善茬,打打更健康,谁死也都是个死。

至于说哪家吞并了对方会实力暴涨……

在这些老派人眼里,即便葱山军失利了,那也只是偶然,大唐的兵锋还是天下无敌!

即便是吐蕃加吐谷浑,在他们眼里仍旧是渣渣!

完全没人想过,实力对比要是对调,会是一个什么险恶局面。

所幸在永徽天子看来,吐蕃确实是一个威胁,这一点从登天军不断增加的伤亡可以看出来。

当初,正兵加辅兵计二万三千之众的登天军,而今只二万出头!

除了在操练中出现的伤亡,还有病亡的、逃跑被射杀的,在鲜于匡济的奏折里都轻描淡写地提了一笔。

慈不掌兵,何况登天军的多数人,死都是在赎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